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内外各路人士的共识!仔细想来,这也合乎情理!中国这样的大国,14亿的人口,消费力是惊人的,中国移动连续赢利创世界记录当仁不让的与中国的人口多有关,2亿多的移动通信用户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望而兴叹。就是日本人每人都有两部手机也赶不上中国的手机数量。因此,不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凭常识也知道内需应该是继续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可是,从现实看来,问题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个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消费大国在2010年出现了消费异象:
最具消费诱惑力的汽车消费明显下滑,结果就是中国的车企全线“不及格”,用2010年8月23日的《中国经营报》急着的话说,库存危机一触即发,20家主流汽车企-爱华网-业都没有完成去年销售目标的50%,而这一情况在2009年上半年没有发生一例。业内人士称,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在9月份以后好转,年底前不少汽车经销商可能出现破产潮!大家知道,汽车销售贷款不少国产车和进口车都是零利率,而且与购房不同,买多少辆车都没有限制,而且是鼓励,甚至一些国产车企还有国家补贴。怎么在这样大力扶持下的重点行业出现疲软状态呢?千条理由万条原因,最基本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能力出现了疲软。
为什么汽车消费出现大疲软?在我看来,这是消费现象的连锁反应!人们除了日常生活消费(餐饮、服装、家电、家具等)外,大件的消费主要体现为汽车及与汽车有关的维修服务消费、与住房有关的家具装修等消费。在上半年鸡蛋、大蒜等农产品不断涨价的同时,住房消费突然卡壳,二套、三套房贷政策的变化导致人们用于住房的现金量增加,同时进行车贷和房贷的能力萎缩,一个积攒力量买头套房的年轻人不可能先去买车的,一个有了一套房想换更大房子的人当然就更不敢买车了。
车市与房市的连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如果仅仅从此认定汽车消费直接受到购房政策的影响还略显偏颇的话,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代表,这里蕴含着内需消费力的70%以上)并没有完全恢复,尽管政府三令五申的提出最低工资政策等关注民生的命令,但是就业的人aihuau.com们还是明显感受到了就业的不确定性,就业压力陡然增加,就业的人群还远未达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状态(包括各类非正规就业),消费能力自然受到遏制。连就业都是个问题,谁还敢大张旗鼓的买车呢?
因此,扩大内需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完全变成现实,基本原因就是在倡导扩大内需的同时,忽视了内需的动力机制和内需的真正源头。
只有各类就业增加、政策相对宽松、人们挣钱容易、有安全感,内需才能真正爆发出来,否则可能出现越喊扩大内需,人们越不敢爆发需求的尴尬状态,总不能逼着人们花钱吧!总得先有钱、而且花的时候有安全感,才会有真正的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