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采访记
“你这旅游纪念品摊摆了多长时间?”“刚摆一个月。原先在景区卖花生、地瓜、芋头等,旺季时每天能收入百余元,淡季时二三十元。看到游客越来越多,我就搞了个纪念品摊,同时还卖点金银花、扁豆干等特产。”
“收入很不错啊!”
“村里比我能干的多了。有的光卖煎包一年就收入三四万元,游客多啊。” “家里的地还种吗?”
“种地不能撂,这个摊也不能撂。早晨起来干完农活,9点多来摆摊,这时候游客陆续都来了,两头不耽误。”
这是5月27日记者在沂水县“天然地下画廊”景区,与桃树顶村村民夏余祥的一段对话。
在沂水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旅游业正越来越有力地拉动老区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直接带动了餐饮、宾馆、交通、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3年来全县新开业餐饮宾馆150多家,共有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
在院东头乡,村民谭庆勤正在扩建厂房,引进新的干果生产线。“我2002年开始制作干果,作坊就在家中,销量很少,一年也卖不了几万元。”谭庆勤对记者说:“2003年几个景点开放后,来旅游的多了,生意也红火起来。”
促使谭庆勤扩建厂房的,是去年的两个“黄金周”。当时他的土特产品供不应求,每天都有几十个要货的电话。谭庆勤注册了新的商标“沂蒙农庄”,从村里搬到了乡上,投资50多万元扩建厂房,已能生产花生果、野生松菇、蔬菜粉皮等18个品种。谭庆勤兴奋地说:“今年我的销售目标是过百万元!”
以旅游业为桥梁和纽带,大量的县外资金涌入沂水,促进了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2005年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358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25个,到位资金131亿元,食品加工、布鞋加工、机械制造等优势集群产业竞争力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农民增收有了新途径。依托天然地下画廊、地下荧光湖、崖瀑谷等景区,院东头乡有3500名农村劳动力在参与旅游开发中获得丰厚收益。据乡党委书记戚树启介绍,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658元,同比增长21%,其中农产品暨旅游商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160%。
留虎峪村的村民刘志高被大伙称为当地的“刘老根”。他组织140多户农民,凑了20万元,参与天然地下画廊景区的开发,当了股东。2004年农民股东分红8万多元,去年增至17万多元。他自己还盖了20多间房子,办起了“农家乐”。刘志高对此很是得意:“城里人都稀罕村里的山野菜、羊肉汤、山蘑菇炖柴鸡等,去年仅‘十一’黄金周我这店的收入就超过1万元。”
在采访过程中,刘志高的手机响了3次,都是联系来旅游的:“旅游这个东西不过期、不过时,我是尝到了甜头。”这位63岁的老人告诉我们,他眼下正在学驾驶,打算买辆车扩大业务。
旅游开发让老区资源活了,农民富了,更难得的是游客带来的活信息、新思路,让乡亲们开了眼、换了脑。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相关产业具有多元拉动效应。”临沂市委常委、沂水县委书记刘晓说,“3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发酵效应’,打造城市名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招商引资,虽然起步晚,但成效明显。”
2003年以前,沂水县只有两家小型旅游企业,一家星级酒店,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不足50人,没有一家旅行社,旅游业的收入基本上是空白一片。为此,他们采取得力措施,推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政府主导,整合资源。沂水县的旅游资源散、体量小,单纯依靠个体资源开发成熟产品难度大。为此,他们对个体旅游产品整合创新,打造“沂水地质奇观生态旅游”整体形象品牌。县里拿出专项资金聘请专家,将沂水旅游确立为“地质奇观、山水风光、沂蒙风情、红色之旅”四大旅游板块。
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市场化运作。3年多来,县财政只拿出几十万元制定规划,建设资金完全采取股份制、吸纳民营资本等多种形式,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他们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在景区名称上将九顶莲花洞改为地下大峡谷,将留虎峪洞改为天然地下画廊。地下大峡谷中有一条地下暗河,很多类似景点都是简单的划船,但沂水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了地下漂流项目,很受游客的欢迎。
正是旅游业“发酵效应”的带动,2005年沂水实现生产总值1192亿元,是“九五”末的22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是“九五”末的15倍。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展示了沂水旅游业的火爆。由于游客蜂拥而至,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等著名景区,每天下午就不得不停止售票。2005年沂水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653%,实现旅游总收入76亿元,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山东乃至全国旅游业的一匹“黑马”,沂水旅游业正在进一步扩大“发酵效应”,促进县域经济的振兴。同时,它也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向世人展示着今日革命老区的独特风采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