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半年多,经营状况如何?”
“……我们将越来越好。”
昨天上午,在北京旅游集散中心“一日游”新产品的发布会上,针对记者关于集散中心经营状况的提问,北京旅游集散中心总经理助理王兴海在沉默片刻后这样答复。“越来越好”这四个字却恰恰映射出北京旅游集散中心这半年的辛酸。
困境
日均接待量只有盈利点的1/10
尽管王兴海昨天没有详细透露经营状况,但旅游集散中心另外一位负责人蔡连齐在发言时则坦承,集散中心自去年9月20日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不过6万余人,日均流量200-300人。而据保守估计,只有集散中心日均接待游客达到3000人,业务水平才望维持在盈利点,可是现在的接待量只有1/10。更有知情人士透露,集散中心开业至今的亏损面在千万元以上。
对于出现经营困境的原因,蔡连齐认为,中心开业后随即遇上冬日旅游淡季,客流量普遍下滑。集散中心办公室主任董欢则认为,当初仅开发3条北京一日游线路,集散中心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社会认知度不高也是造成中心经营遇冷的原因。此外,最大的问题便是黑一日游猖獗,直接影响了集散中心的正常运营。
被视为北京非法一日游“克星”的旅游集散中心,不仅没能将黑一日游打趴下,自己倒落个遍体鳞伤。这让集散中心有关负责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场
黑“票提”盖过正规军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南角的北京旅游集散中心。面积不小的营业大厅内冷冷清清,只有一个售票口在营业,但里面没有一位工作人员。入口一咨询台后虽站着一工作人员,但正跟旁边的保安热乎地聊天。
记者刚从集散中心大门出来,数个身戴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工作证的不明人士便围了上来,“先生,去八达岭长城吗?团体价100元。”(注:集散中心售价为140元/人)一男子上前搭讪:“我们这都是正规集散中心的工作人员。”随后,他将一张印有“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字样及LOGO的名片塞给记者。该名片与集散中心正规人员所持名片几乎一模一样。
一集散中心工作人员见怪不怪地对记者介绍,这些散发名片的都是从事非法一日游的黑“票提”。记者粗略统计,散布在集散中心周围的黑“票提”人数至少是集散中心工作人员数量的5-6倍。
解困
严管、市场双管齐下昨天上午,集散中心一口气推出10条全新一日游线路,线路产品总量达到13条。新线路囊括了司马台长城、红螺寺、石花洞等北京知名景点。被集散中心称为“打造北京旅游产品大超市”序幕的拉开,使集散中心更市场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旅游经济专家戴斌认为,旅游集散中心应定位于公共服务产品,给来京旅游的散客提供一个旅游咨询、服务平台,应该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
集散中心方面昨日还提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加大对黑一日游的查处力度外,还应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的宣传、扶持力度。但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记者并没有看见北京市旅游局的高层领导。而旅游局,恰恰被认为是治理北京非法一日游的排头兵。
不过,有旅游局人士也向记者抱怨,治理非法一日游涉及到公安、工商、城管、旅游、公交等多个部门,旅游局出面也属于隔靴搔痒。至于加大对集散中心的扶持力度,更难让旅游局一家做主。
现在看来,旅游集散中心的辛酸史似乎还要诉说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