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会展经济成“双三角”新引擎?



 □一位会展专家说:“如果在哪个城市办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美元”

  □火爆上海与广州的第11届国际汽车展和第97届春季广交会,不仅创下多项会展纪录,且正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两地乃至全国的经济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是否已成“明日黄花”?

  两种模式:广交会是欧洲式,向世界推销中国商品;上海国际汽车展则是美国式,主攻中国市场

  潘承凡:自从1850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个展览会以来,国际会展业已走过一个半世纪。 会展业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在德国乃至欧洲,展会是国际化的,被当作出口贸易和发展经济的手段。美国则不同,国内需求旺盛,展会大多面向国内。

  张翼鹏:看来,广交会是欧洲模式,主要向世界推销中国商品;上海国际汽车展则是美国式,面向中国国内市场。

  潘承凡:是的。中国的纺织服装、机电、轻工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汽车工业却很幼稚,具有自主品牌的奇瑞轿车才开始试水出口。所以,上海国际汽车展这个舞台,主角不是中国汽车企业,而是蜂拥着想瓜分中国汽车市场的世界汽车业巨头。

  张翼鹏:两种类型的展会,分别代表了展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两种方式。广交会推动了中国产品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而上海国际汽车展则让我们在家门口亲眼看到世界汽车制造业最新成果,推动世界先进汽车制造技术的吸纳和消化。

  潘承凡:两种推动都很重要。我们既要向世界卖出更多产品,同时也要加快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加速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

  张翼鹏:广东的企业和广东的经济发展,比其它地方更依赖广交会,因此,广交会的展位非常紧缺。潮州枫溪的云祥集团公司总经理廖培勤说,单是枫溪的陶瓷企业就需要1000个展位,这显然不可能。结果,周边的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以及广州体育馆等出租场地,开展场外交易,效果很好。

  潘承凡:两种模式,还有两个不同特点。比如德国,展会主办方一般自己拥有展馆,可以自主决定展会日期。拥有场馆最大的好处是培育品牌。汉诺威展览就成了世界展览业的知名品牌,对展会的成功显然有重要意义。

  而美国的展览公司大都没有自己的场地,但在数据库方面领先德国,它们多数隶属于出版集团,拥有众多传媒,覆盖很多专业和消费媒体。通过读者订阅,得到很多详细有效的数据。拥有传媒对招商也有重要意义。

  中国会展业应该综合两种模式优势,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

  1∶9及8∶1:展会使高星级酒店一房难求

  潘承凡:一位会展专家形象地说:“在哪个城市办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美元。”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场馆收入如果是1,相关收入为9。

  张翼鹏:会展业内还有一个说法,商家日常推销产品的支出为展览会的8倍:日常花8元钱推销一件产品,在展会上只需花1元钱。由于成本低、效益高,会展一直被商家看好。广东中山市就将会展业与房地产、旅游业当作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潘承凡:上海也在全力打造国际会展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1990年,上海一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2000年,上海会展猛增至270个,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而2003年,上海会展业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申办成功,更使上海会展业吸引了全球的眼光。

  本次国际车展全面扩容,总规模达12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0%;来自欧、美、亚各大洲26个国家1036个参展商,也创下国内车展之最。各大跨国公司将之视为展示实力的最好舞台,世界汽车巨头6+3悉数到场,预计近30名跨国汽车集团的CEO和主要领导借车展之机造访中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的主席也亲自率团。车展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透露,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BBC、CNN、道琼斯等国际主流媒体均参与报道,国内外记者超过5000人。上海车展正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汽车业盛会。

  张翼鹏:这样的规模和豪华阵容,对上海的第三产业消费链一定拉动很大。

  潘承凡:最直接的拉动是:国际车展期间,上海酒店一房难求,“如家快捷”这样的大型连锁酒店竟然一间空房都没有。上海32家高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达180美元,比2004年春季平均价高出20%。上海酒店还在继续扩容,到2005年底,高星级酒店将达68家,占全市酒店总量的比重近20%,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比例不低。

  1∶X的拉动:中国制造业的质量,在国际客商严苛的审视下提高

  张翼鹏:作为国内展览业的龙头,创办于1957年春季的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成交额均占当年中国出口贸易额的1/3,成为出口贸易的风向标。去年秋季第96届广交会实现成交额272亿美元,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借此走进国际市场。刚刚结束的第97届广交会也在规模上创历史新高。本届总展览面积为5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12279家。同时广交会更扩大了品牌展区,品牌展区占总面积的12%。

  今年广交会期间,广州市取消酒店最高限价。40万国内外客商云集,酒店供求关系也非常紧张。五星级双人房价格最高到3300元,三星级也要1000元左右。但是,距离广州1小时经济圈内的珠三角城市的星级酒店容量很大,间接调节了广交会住房市场。可以说广交会及同时的搭车展会拉动了整个珠三角的第三产业消费。

  潘承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还会间接拉动经济升级,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会展产业拉动系数不只是1∶9,而是1∶X。

 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会展经济成“双三角”新引擎?
  有人说,展览会像个T型台,参展企业则是模特,大企业老总上台演讲,中等企业设置展台,小企业在台下观摩也获益匪浅。本届车展,奇瑞、红旗、天津一汽、吉利等自主品牌生产企业,首次展示正在研发或即将上市的十几款全新车型,世界汽车制造业将在这儿认识中国汽车制造业整体实力,这种广告作用无可替代。展会还推动和加快了技术更新和观念转型。

  张翼鹏:广交会也是。国际客商带来的不仅是合同,还有最新产品信息。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就是在他们严苛的审视下迅速提高。

  为“会展病”号脉:多而散,规模小而重复,是否政府主导造成?

  潘承凡:会展业不仅是经济发展助推器,同时还是高额利润的回收器。据悉,承办一般规模的展会,展览公司会有十几万元收入;大一点的国际性展会,保守推算,收入上百万元。巨额的利润吸引,促进展览企业不断壮大。截至2003年5月,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的包含有“会展”、“展示”或“展销”等经营范围的公司,已达7600多家。其中,以会展活动为主业的公司为480家,约占全市会展营业额的90%。

  张翼鹏:去年广东省仅在两届广交会前后举办的国际展已达90多个;2003年占全国展览总收入的37.5%。但高素质会展人才缺乏,成为困扰广东会展业的瓶颈。广州目前主营会展业务的企业353家,按平均每家需求量20—30人计,共需专业人才近8000人,人才缺口很大。与上海相比,广东高校没有专门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上海开发了“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组织了“注册会展经理”认证,广东却没有类似高层次的培训和认证。

  潘承凡:上海会展业问题也不少:展馆数量较多,面积小且分散;少有品牌展览,有些展览主题重复。从1999年6月到2000年1月初的半年时间内,上海各类食品展就有6个,每个展会参展商都不到200家,质量和效果均打折扣;也曾出现过短期内连办3个汽车展的情况。有些展会,开幕就是闭幕,组织者钱却不少赚。

  张翼鹏:广东也有类似问题。去年3月,“第8届广州国际广告展”和“2004广东国际广告展”在时间上几乎完全重叠;去年,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共上演了6场“家具展”。中国贸促会前不久发布的《2004年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90个展览馆共举办展览会2467个。在展览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该报告也注意到,相同类型的展览会过多过滥。

  潘承凡:商务部研究院沈丹阳研究员认为,政府主导型展会泛滥,是导致目前商业性展会重复过热的重要因素之一。此类展会除“广交会”等少数外,几乎都是效果差、效率低、无效益的,绝大部分需要地方财政“埋单”;过去,此类展会一般都属综合性,如投资贸易洽谈会、经贸洽谈会、博览会等,现在一些汽车展、礼品展、电子展等专业展会,政府也大量介入。

  张翼鹏:中国展览馆协会秘书长王云民也认为,尽管中国展览业发展迅速,但政府过多办展带来失控。有人建议政府应该从商业性展会中退出来,交给商会、协会或中介组织管理。

  政府和市场谁是会展主体:广东与上海均有意限制政府办展积极性,但一些国外专家认为,政府不应退出

  潘承凡: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介绍,《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今年“五一”实施。该法就是为了解决上海国际展到处开花、展览“撞车”,明确限制政府部门和机构办展。政府部门将转变政府职能,逐渐从该市场行为中退出,让市场成为展览业竞争、发展的主角。

  张翼鹏:广东前不久也公布了《2004广东展览业发展报告》。报告认为,广东主要的品牌展大多由政府主办,如广交会、高交会、航空展、广州博览会等。以广州为例,据海关统计,2004年由市政府及下属部门举办的展览会共17场,另外东莞三大展览: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也是政府举办。

  政府主办展会对提升城市和展会知名度,扶持本地产业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政府主导过多,造成不公平竞争,形成主题雷同的重复办展问题,增加财政负担,不利于展览市场发育和展览企业成长,也不利于展览业服务水平提升。

  潘承凡:国际著名的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培喜却认为,中国过去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退出给展览“搭台”。目前看,政府还不能退出。一个会展城市要吸引外资、宣传包装、组织运输交通配套,为进来的展览公司创造基本条件,都离不开政府。展览也是一种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冯培喜认为,混乱是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如果法律法规完善,又有足够的透明度,就能防止欺骗。这方面更需要政府出面宣传和掌控。

  张翼鹏:听上去有些道理,政府应该做它该做的事,要转变职能,由前台主角转为幕后支持。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美国一些议员认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年底将增长到1300亿美元,中国人从美国赚走了美元,让许多美国工人失去工作。温总理诚恳建议美方,促进中小企业增加对华出口,平衡贸易逆差。温总理话音刚落,美国驻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艾伦先生就先后两次走访了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准备组织美国中小企业以美国国家展团的形式参加中国的贸易展览会。最后确定7—8个展览会,准备从2005年开始组织美国企业赴华参展。

  可见,美国政府也在出面办展会,但它可能只是组织推动,具体承办还是会交给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8093.html

更多阅读

白酒业 健康白酒,中国酒业的新风口!

深陷产业深度洗牌的中国酒业,很多酒企仍处在艰难挣扎的困境中,但业内也迎来了新的利好消息。截止目前已公布2015年年报的酒企销售数据显示,茅台、洋河、古井贡、金徽等销售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这意味着大众白酒消费有稳定保障。但酒业

cad如何寻找坐标点 寻找中国营销的新坐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营销依托本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高举高打、渠道下沉、深度分销、终端促销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赋予了中国营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一个个时代印记。然而,30多年的筚路蓝缕和不断追寻之后,中国营销却在21世纪的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的新国际竞争力

     同时,应该关注利益相关方,了解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并准确地回应,这是中国企业从简单的慈善捐助,转化成为战略性社会投资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的新国际竞争力  善的商业模式,其关键词就在于“模式”两个字,为什么不叫善的商业

世博会营销:中国品牌的新契机

对企业来说,一场新的营销大战——世博会营销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对中国品牌而言,世博会营销是继奥运会营销后又一新的品牌升级契机。世博会是一项世界性的非贸易性的大规模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可以说是一场经济的奥运会。这个有

白明 片儿白 白明 中国陶瓷的新语言

 文  渝渝       他是中国现代陶艺界在国际交流中出现最多的艺术家,他编写的专业书籍成为陶艺界的工具书、教科书,他创作的白氏青花在景德镇被竞相模仿,眼前的白明还很年轻,一身对襟衣服,朴素亲和,想像不到他承载了这么多光环。

声明:《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会展经济成“双三角”新引擎?》为网友满腔的辛酸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