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日,商务部颁布的《拍卖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自1997年《拍卖法》实施以来拍卖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第一个部门规章。业内权威人士解读,该《办法》凸现出来的政策趋势,一方面是加强了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入世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中国的拍卖业自1986年恢复以来,发展非常迅速。调查表明,2004年广东省拍卖成交总额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8。但即使是这个全国首屈一指的拍卖重镇,其年成交总额甚至还比不上国外一个大型拍卖企业的年成交额。目前,据称广东拍卖企业中有90%以上属民营企业。拍卖业的低门槛,造成了目前拍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用一句形象的话讲,就是“满天星星,独欠明月”。拍卖业入世最大的挑战,与其说是应对外资竞争的威胁,不如说是如何与外资一起共同做大市场蛋糕,将满天星星做成月亮。
拍卖新规强化监管
2005年1月1日,商务部颁布的《拍卖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了解,该《办法》共7章61条,在《拍卖法》中没有相应条款或条款规定不具体,但在实际操作中时常发生,需要规范的事项,在《办法》中作了明确规定。《办法》对拍卖企业分支机构设立、企业退出及从业人员等作了明确规定。《办法》要求设立拍卖企业应当符合当地拍卖业发展规划;二是完善了分支机构设立和企业退出制度,明确拍卖企业在成立后6个月如果没有开业,在开业后连续6个月没有举办拍卖会或没有营业纳税证明,将吊销执照。三是对拍卖企业的从业人员结构提出了要求。
针对目前行业中的问题,《办法》强化了监管。一是结合落实《行政许可法》,建立监督核查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二是“禁止恶意降低佣金比例或低于拍卖活动交易成本收取佣金,甚至不收取佣金或给予委托人回扣等手段竞争拍卖标的”,《办法》对此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三是要求省级主管部门进一步细化拍卖公告媒体,以保证拍卖的公开、公正、公平。规定了拍卖企业、委托人应当说明其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的瑕疵,否则免责声明无效,因未说明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要求拍卖企业给予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企业有权向委托人追偿等内容。《办法》对拍卖企业、拍卖师、委托人及政府管理人员明确了禁例,并提出违规处罚的规定。明确建立拍卖业监督核查和信用管理制度。《办法》明确了经营性的拍卖活动应当由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进行,同时还细化了拍卖企业及分支机构的准入条件。并对零佣金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作了禁止性的规定。明确建立不合格企业的退出机制,对拍卖企业从业人员从结构上提出了要求。为了维护拍卖业的社会公信度,《办法》提出由拍卖行业协会具体实施拍卖业的信用管理制度。
业内权威人士分析,《办法》出台,从政策方面传达出一个信号,拍卖业的监管力度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格了。广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拍卖师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行业都有游戏规则,新《办法》就是严谨的游戏规则,以约束整个行业。
2004年12月18日,广东省拍卖业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处长李党会在会上对记者表示,商务部对拍卖业的总体思路是:注重立法、加强协调、促进发展。《办法》出台是立法的第一步,2005年,商务部一方面要跟踪《办法》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从而提出修改《拍卖法》的建议;另一方面就拍卖业发展中的相关政策瓶颈,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拍卖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国门打开异军入境
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在广东省拍卖业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表示,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从今年12月11日起,我国拍卖业全面对外开放。也就是说,拍卖业面临国外拍卖企业的竞争和挑战,拍卖业面对“国门打开,异军入境”的新形势,对此业界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处长李党会表示,今年元旦正式施行的《办法》结合入世承诺,对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设立、退出作了相关的规定。据了解,《办法》的第三章规定了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如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除应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符合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在中西部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40年。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及分公司成立后6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连续6个月无正当理由未举办拍卖会或没有营业纳税证明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商务部收回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据广东省拍卖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虽然外资拍卖企业尚无一家在广东省内正式开展业务,但境外一些拍卖企业已派人到广东进行前期摸底。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的市场容量这么大,外资进入只是迟早的事情。
恶性竞争难以言笑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事实上,广东拍卖行业也有“三一”企业,即一个屋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以开个夫妻店。此外,还有些人是先有个标的,然后再注册一个企业。
广东省古今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湘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拍卖行业的进入门槛不能太低,不能批那么多的拍卖行,所谓“有得生没得养”,控制好数量才能完善质量。据最新统计,2004年广东全省拍卖成交总额预计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1/8;拍卖企业407家,约占全国1/9;拍卖从业人员5300多人,约占全国1/8;执业拍卖师871名,占全国1/6。自1986年广东率先恢复成立全国第一个拍卖行以来,广东拍卖业发展十分迅速。过去,拍卖只限于书画、罚没物品等少数领域,如今拍卖已进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中国破产第一案”的广东国际大厦实业有限公司100%投资权益及债权,小到一两茶叶、一颗荔枝,拍卖从神秘走向大众。
据透露,为了获得拍卖标的,拍卖企业由原来的竞相降低佣金,演变为只向买受人收佣金。甚至有的企业采取“零佣金”甚至大亏本的方式将竞争推向白热化。有的拍卖公司为抢夺法院执行物和银行、房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标的,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对这些部门进行“公关”。有观点认为,目前被黑箱操作的拍卖不仅仅艺术品或者古董,还有那些国有资产类的拍卖以及罚没资产的拍卖。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拍卖行业首先要加强行业自律,把自己管好,只有把自己管好了,整个行业才有希望,不然会自断前程。
如何面对“狼来了”?
据了解,目前广东拍卖企业中有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在面对拍卖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以及国内监管加强这“一外一内”两大背景面前,民营拍卖业将何去何从?有观点预言,广东拍卖业将由此上演一场大洗牌。
游宁丰表示,跨国经营的拍卖行能够形成网络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全球性机构,其先进的技术、高水平的管理与服务,对本土的拍卖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外拍卖企业,特别是跨国拍卖集团,都是以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的,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对此,陈少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进入?不怕!公平竞争嘛。还有拍卖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小石头扔进大海都会起波澜。外资从无到有,当然会对市场和整个行业有影响。不过,他推测短期内的影响不会很大。
广东另一家拍卖行的负责人表示,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不是针对个别企业的,外资企业也不可能通吃,有实力的拍卖行在新的竞争动荡中有抵御风险的能力,问题的关键还是谁应对调整的动作快。今后,旧有的赢利模式将越来越难以维系。还有专家认为,广东拍卖业要应对外国拍卖业的挑战,还必须千方百计拓展拍卖市场,坚决纠正只把眼光盯在缉私罚没物品和法院查封资产上,不仅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发现标的,还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创造标的,充分挖掘国有资产、专利技术、专营权、冠名权、代理权、广告权等方面的潜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加入WTO有利于中国拍卖业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拍卖企业在与他们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可以有机会学到这些先进的经验。此外,入世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拍卖业的更大发展。拍卖业作为极具市场形态的行业,其经营环境时刻被周围的市场经济的完备的程度制约着。而入世以后,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将会进一步加强,整个拍卖行业的市场也会随之增大。
某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拍卖业的市场空间还很大,此前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进入的企业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竞争。而拍卖业对外资全面放开的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更应该理解为一个契机,一个共同做大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