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EDI到电子商务提法的出现; 从对电子商务讨论到电子商务产品的“百花齐放”;从引进国外电子商务产品到适合国情的“量体裁衣”,这些都不是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的现成结论,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交流、在实践中形成的,笔者据此来理解大流通,提出市场型企业的概念,并进行结构化分析。
【关 键 词】电子商务/结构化分析/市场型企业/大流通
现在对电子商务有许多的看法和产品,如果说产品是其“躯壳”,则看法就是其“灵魂”。我们需要适合国情的产品,更需要适合国情的“灵魂”。为此首先介绍本文常用到的要领以及对电子商务现状的思考,以供讨论。
一、在电子商务讨论中得到的启示
1、科技的发展带来商品流转机制的变化
有人认为,电子商务的活力,主要在于商品流转的机制。传统的商品流转是一种“间接”的流转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生产企业的商品大部分都要经过批发商,有时还不只一个批发商,才能到达零售商手中。这种机制不但给商品流通增加了一些无谓的环节,而且也增加了相应部分的流通、运输、存贮费用,加上各个批发商都要提取自己的利润,造成商品的出厂价与零售价有很大的价差。对此一些名牌企业把商品直接送到商场上柜销售。这种直接流转方式,既受消费者的欢迎,也使部分商品的价格下降。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给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好处,因为要求他们要有许多销售人员经常奔波在全国各地,这样反而增加了市场费用。
电子商业的出现,为每一种商品都带来了最直接的流转渠道,生产商可把商品直接送到顾客那里,还能从顾客那里得到最有价值的需求信息,真正做到“贴心”的服务。
在中国目前商品流通欠发达的情况下,电子商业可节约店面租金、装璜费用、水电费、人力费,还可达到“零库存”的经营目的,减少资金压力,这对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电子商业可全天候营业,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子商业还有一种“电子商店”形式,它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商店,与传统超市和百货公司不同的是,到电子商店消费,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脑实行在线选购。
电子商店还有一个特点是,它所能实现的“交易”比现在商店“铺面”更大,“商品”更全。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上万家电子商店(《中国计算机报》,1998年3月20日,第9版)。
从上述来看,引进电子商务的好处更多的是由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得到。相反地,用户遇到的将是铺天盖地的网页而无所适从。用户希望有帮助“货比三家”的咨询者,就象在因特网上欢迎Yahoo 这样的“中间商”一样。这样才是真正做到向“贴心”服务努力。
减少物理的中心环节使供需双方更为接近,使企业贴近市场,或者说生产、交换、服务逐步走向融合,“把需要的信息在正需要时刻送到正需要的地点,以消除时间的浪费。”(《中国计算机报》,1998 年3月20日)这样可以做到资源更优化配置。
2、一种新的商务理念的出现
IBM曾经建立名为世界大街(World Avenue)的EC中心, 但已于1997年6月关闭。IBM又推出了新服务Net.commerce,它与World Avenue不同之处在于,商家需要自己开拓市场,IBM不插手客户的业务。IBM抓住EC的精神实质,即不采用迂回的方式,而是把商务“直接化”。有人认为,传统商务的本质特征,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个物理时空上的中间第三者——商场;而在EC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 凡是夹在它们中间的第三者都将越来越不合潮流。 这就是World Avenue被关闭的深层原因。
EC不是搬来一些电子形式的物体,在物理空间中的收款台上完成交易,而是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各种中间(迂回)环节、中间成本进行彻底的削减,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数学概念变为商务理念;把我们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只有拉长迂回路径,增加中间环节,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传统观念,变为“只有快速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减少中间环节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信息价值观。
在近期所理解的EC,就是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的直接方式的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它的理论和赚钱操作上的要点都在于减少工业化的商业中间环节。谁在这方面上做得好,谁就是胜者,否则明天就是被收购的对象。
笔者认为,按照上面说法,铺设电话线路更应该运用那个数学概念,但是相反地,电话交换局这个工业化时代产生的中间环节不仅没有被淘汰,还被应用到信息网络中。
正在IBM 的世界大街关闭的时候, 我国有关单位开发的基于INTERNET/WWW的EC系统,于1997年10 月“中国商品交易中心”正式开通。据介绍这个中心是不折不扣的生产商与零售商的中间环节。如果IBM的世界大街因为是中间环节而被关闭, 为什么同样是中间环节的“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却在此时开通?这也许是国情不同,也许更重要的是中间环节电子化。
更重要的是“在每个行业中,分散的提供信息的媒介将让位于一、两个居于统治地位的信息中介,这些居领导地位的信息中介将是获利最丰厚的那一部分企业,即为信息服务提供主要的电子分配渠道。这些新的信息中介在信息经济趋于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在2010年以前将成为取得各行业中有关买方和卖方信息的主要途径。……信息中介还可以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供应商和用户,以及发货方和收货方相互联系在一起。信息中介通过使上述各方彼此从对方获得更好更快的信息而增加价值。它们用方便和直接的途径每天24小时送出实时的结果,以满足顾客的需要。”([美]斯坦·戴维斯/比尔·戴维森:《2020年》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企业与市场通过信息沟通不断走向融合,也许信息中介是最好的粘合剂。
二、引人注目的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的一些名称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EB涵盖EC:EC强调的是有交易意识的直接的电子商业行为,范围比EB小,但却是EB的主要和精华部分。
EC包括早一些的EDI和相对新一些的因特网商务,如在线商店WEB业务。电子商务的非EDI部分称为因特网商务,如因特网数据库、 在线商店、在线目录、电子邮件等,电子商务的平台是因特网。
2、世界上各著名大公司的竞争
那些关心电子商务带来多大市场潜力和潜在客户的公司,着重在推出产品。微软与NCR达成协议,开发集成化数据仓库、电子商务、 高可用性技术和应用程序等;HP提出以现代扩展型企业为IT基本结构,由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业务E—BUSINESS、电子消费E—CONSUMER 为基础的电子化世界E—WORLD。同时还认为,变换企业业务动作模式、改变企业竞争策略、提升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是企业在EW中获得成功的关键。IBM则提出说明其观点的公式:WEB+IT=电子商务,提出E—BUSINESS的概念,并推出完整的产品系列,如DOMAIN/LOTUS系列产品;NET.COMMERCE电子商城等,(《计算机世界》,1998年4月27 日,第21版)IBM以其强劲的营销手段向世界市场推进。
3、对EC的分析
在现代社会,IT对商业基础设施的贡献是巨大的。商业实体不断发展IT,建立完备商业(底层)基础设施,使其商业动作自动化。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些商业一直采用的是“自动化孤岛”的作业模式,即由于系统和进程的非兼容性,导致系统集成度低,使得它们与其他商业伙伴和客户的关系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现有的商业基础设施缺乏互联能力,无法充分集成商业实体与其商业伙伴、客户的关系。而集成这些“自动化孤岛”的最大障碍是技术供应商们出于自身利益不能就标准达成一致。现在Internet正在将几乎所有的通信技术集成为一个统一媒体,促使“体系结构控制”模式向产品标准化过渡。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体现在这些标准的实现上。Java作为应用开发的标准和SET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作为公用网信用卡交易协议的标准正体现了标准的形式和完善过程。这些Internet标准奠定商业电子化基础,拓展了商业应用范围形成一个全新的应用平台和EC环境,使得这些“自动化孤岛”以跨越办公室、跨越国家、跨越全球的方式,与其雇员、商业伙伴、客户进行通信联系。各公司正将这些标准用于通信、管理和协作。EC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商业基础设施自始至终的用途。因此EC的惊人之处不是带宽/浏览器,也不是服务器/安全技术,而是其传递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发掘需求,并用现有技术去满足这种需求。(《中国计算机报》,1998年1 月12日第9版)
4、电子商务产品的分类
目前的商务产品分二类,第一类是能够把买卖双方拉得更近的电子商务产品;第二类是智能商务,一方面指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通过先进的工具把数据转换为有用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布到整个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决策,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地区的资源分布,发现地区之间资料余缺情况,使之能有效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对于供需链的理解
一般意义上说,供应商是指对生产企业开办和运转过程中提供土地、能源、资金、原材料的商户。生产商是指生产企业销售部门。生产企业分为生产工业品的与生产消费品的,所以就有工业品生产商和消费品生产商。分销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所经过的各个商业组织或个人连接形成的通道。按此理解,这些商业组织或个人是通道上的节点,而不是通道本身;通道及通道上的节点则构成分销渠道。如分销渠道上有“—代理商—经销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常常替之以“—分销商—”。
本文提到的供需链(或供应链)是指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消费者和政府)[4—1]
[4—1]是消费品供需链,并且把零售商另外列出。如果是工业品供需链应为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工业品用户[4—2]
在供需链上,除了实物交换(物流)和货币交换(资金流)外,更重要的是有关信息(包括物流信息)的双向交流。所以供需链应是以下三个流程的抽象:
附图
[4—3]的特征是安全性,包括对商户节点中具体单位、货物、货币的确认。
[4—4]的特征是信息联系的广泛性,包括克服对经营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所以供需链是以广泛性和安全性为特征的。特别是[4—4],通过下游与上游的信息反馈与交换,为上游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一做法称之为向上游获取更多的附加值。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流通型企业的盈利已不再是主要依靠赚取商品销售差价,而是通过信息交换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求共同发展。
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场是由进行信息、货币、货物交换的销售通道以及相邻的左右两个节点构成的,以安全性为第一特征,并争取越来越广泛的联系。与商业节点相邻的商业节点,互为具有某种信任度的伙伴关系,称之为伙伴节点。将一个具体的商业节点称为商业单位,它将有许多、但是有限的伙伴单位。这些伙伴单位概括为伙伴节点。商业节点是伙伴节点和潜在伙伴节点之和。所以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利用这抽象的供需链。但作为供需链的应用,那是具体的。对任一商业单位,其前后都联系许多伙伴节点。该商业单位实际上起了如同电话交换局的作用,起码目前也同电话交换局一样,商业单位是以贡献和承诺为宗旨而收取服务费的。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也象电话交换局一样,利用对信息或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提供而使它增值。
四、大流通为资源有效配置创造条件
市场是一切商品交换和货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商品流通的载体,它可以是:①商品交换的场所;②商业行销的区域;③市场的主体:用户、买主和顾客。由此可以说大市场是商品大流通的载体。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大流通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和时间不是有限的,而是超越时空的。特别是因特网的推广与普及,各处专业网的出现为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流通整体地、动态地考虑资源在供需链上活动的全过程,第一,对供需链上游提供了降低流通成本的更多选择,对下游挑选合适的资源有着更多的余地。第二,政府可以对大流通进行宏观调控,即调控资源的流向与流量,也可以控制资源在生产、流通和消耗中因产生废弃物而发生的环境污染。第三,供需链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联系。
五、一种新的企业模式——市场型企业
由于科技的发展,近来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如虚拟企业、虚拟商店等。
1、虚拟企业
如果在网络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一个IP地址,我们将IP地址上出现的企业称为虚拟企业。它也许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出现厂房、设备、图纸、零部件等,尽管这些东西不是在一个场所内,而是在各自距离很远的地方。只是通过计算机内部存贮,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出来,甚至我们有时可以称这些数据库和文件为一个企业,这当然就是虚拟企业。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下,无论是物理的或虚拟的企业,其开发的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将不止是本企业的经营内容,还包括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所以在数字化的情况下,这更能表现出企业融向市场。与此相同,还有虚拟市场的存在,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空间。
2、市场型企业
在流通型企业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如有形的蔬菜批发市场,其特殊之处是:
(1)它不象商店或商场,买卖双方是市场的主体, 但不是市场的主人。市场的主人是该市场组织的职员。
(2)它全天候营业,而且其经营有周期性。高潮时, 充满客户群而成市场。低潮时,只是一个市场(物理)框架。在网络环境下,其市场框架即可进行网上交易。
(3)它并不生产蔬菜,但卖方联系着众多的蔬菜基地和农户, 而且基地和农户在市场调节下,某些时候(如灾季、节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保证并丰富着一个地区的蔬菜供应,而且不是只靠本地的基地、农户供应蔬菜,可以联系更大范围的蔬菜供应者。
这种组织形式或称为企业或称为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也有这种市场与企业融合的特点。进一步说,一个企业,它只“生产”产品的图纸,而产品零部件由他认为信得过的工厂/车间生产与组装,这个工厂可能是世界上某个地方。完全这样做的企业可能不多,但已经存在,如在CALS中提到生产波音777那样。再进一步说,一个企业, 它只“生产”产品的理念,然后在市场上选择据此理念“生产”产品图纸的企业。这两种企业也有市场与企业融合的特点。笔者将具有这种特点的企业称之为市场型企业。
象上面提到的蔬菜批发市场,在我国正提倡农工贸一体化,这将促成市场型企业的产生。严格地说,市场型企业是在网络环节下,把多个企业(包括生产型、流通型),按多种企业逻辑设置集成起来,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组织。它必是虚拟的,同时必有这样一个从事集成的具体企业,这企业就是市场型企业。如果一个专门生产概念产品的企业,并以某种方式生产与销售与该概念对应的物质产品,那么这企业必是市场型企业。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必定依赖市场而存在,但不能说这就是市场型企业。市场型企业是企业与市场的融合,是以组织、引导和发展市场为已任企业。
六、商务是商务空间中的活动
商务活动指社会中商品交易活动,以及对交互活动的筹划与管理。对企业来说又称之为企业经营。商务活动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进行的,它需要有自己的活动空间,笔者认为,因此有三维的商务空间。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按市场要求进行的商品资源配置过程,其中:1.在交换活动中同时存在商品流、货币流和信息流;2.交换活动是在市场进行的;3.从传统商务走向电子商务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由此认为商务活动在一个三维的商务空间中,这三维是交易环境维、交易方式维和交易市场维。而商务活动是必须通过供需链来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