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一直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出口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却大幅减少。据海关最新统计,2009年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56万t,比1月份减少35万t,与去年2月份相比下降50%;1-2月累计出口347万t,同比下降52%。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由于其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使得中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由此预见,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的出口仍然会产生较长时间的不利影响。

为此科学合理地研究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如何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市场调研,推销切合农民需求的产品。深度开拓农村市场,就要了解农民的生活消费习惯、风俗文化;认真研究农民的消费心理、特点、习惯和消费结构;根据农村即期消费和潜在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适宜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提高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将农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力。 第二,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提倡合理、健康消费。转变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首要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和过分守财、过度节俭的观念,激发农民通过勤劳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懂得享受生活,拓宽消费领域,追求文明、向上、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积极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并与中央保持一致。地方政府应发挥基层干部领导作用和支持作用,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规划、引导和扶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遵循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公路、建电站、强通讯,也是深度开发农村市场所必需的。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才便于产品配送,便于城乡交流、商品流通。同时也要加强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小额贷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五,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加强农村中心村、中心镇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农村新型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 第六,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学有所教”的远虑,必定会抑制农民现期的消费,就难以有效开拓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