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业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超前地、全面地、专业地展现世界工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历史证明,世界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往往都是通过展览会最先传播出去的,它就像是产业与科技界的“奥运会”一样。与此同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运用,也推动着展览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展览业开始探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可行性,使展览体系市场化;另一方面,网上展会可以为实物展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得实物展览如虎添翼。可以预言,国内展览业正步入e时代。
展览体系的市场化
应该探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可行性,使展览体系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展览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40多亿美元(不包括一年两届的广交会),内贸交易额达120多亿人民币。各种类型的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外的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等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作为一个较新的行业,我国的展览业仍然存在着不小忧患,例如缺乏全国性的权威的展览行业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协调,使得办展的地点、频率更加合理化等等,因此,我们应该探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可行性,使展览体系市场化。
成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管理机构作为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展览业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设有国家级的展览业管理机构,如德国的展览委员会(AUMA)、法国的海外展览委员会、工业和经济合作署(CFME-ACTIM)等,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展览业则由国家贸易促进机构进行管理。这些展览业管理机构的职能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全国性、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展览业由中国贸易促进会独家主办、承办,改革开发打破了这一体制,但是国际展览会一直由多个部门参与审批管理,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多头管理审批弊端诸多,迫切需要改进。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可以采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管理,例如建立覆盖全国性的信息网络,成立全国性的权威展览行业管理机构,实行会员制,制定展览业的相关行为准则。根据会员的章程、制度、职能等,通过网络系统对会员实行电子商务管理,以科学的行规保护和制约展览业,对优秀的规范的展览公司进行排队并及时公布。政府办展的职能应该逐渐取消,引入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为中国培养名牌的展览企业,提高办展水平。
提高办展经济效益目前,展览业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因为受到利益的驱动,各地办展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造成展览市场混乱、展览内容重叠、办展质量不高等等。2001年6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来准备参展的通用、大众、奥迪、宝马、VOLVO、丰田等著名国际汽车厂商在中途相继宣布退出,受其影响,国内的一汽大众、神龙富康也宣布不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际知名的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和慕尼黑展览公司将于同年年底在上海浦东举行“2001中国上海国际汽车展”,其规模和规格远远超过“第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后者无法与之竞争。同一年在同一个城市举办两个汽车展览,造成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亏蚀了展览公司,忙坏了参展商,累坏了消费者。
由此可见,通过网络管理,使办展的地点、频率合理化,提前预告各展览排期及有关的详细资料,让展览公司根据资料预测办展收益,取消或合并地点时间相近内容相同的展览,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