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人才 商业地产遭遇人才“黑洞”
当地产开发商向商业地产领域“挺进”时,巨大的开发需求和人才供应便形成一对“矛盾体”。作为可持续化发展的企业,一定要加大内部人才的储备,这才是发展商业地产人才最重要的策略。 “当房地产从一个行业变成一个产业时,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在接受《中国商贸》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商业地产而言,此言更甚。进入2008年,166万平方米左右的新增放量,加之原本不少从事住宅地产开发的开发商,由于日渐紧缩的政策,纷纷转向商业地产,于是,人才问题再次成为商业地产发展之“黑洞”。 储备“内部人才” 当地产开发商向商业地产领域发展时,巨大的开发需求和人才供应便形成一对“矛盾体”。作为可持续化发展的企业,一定要加大内部人才的储备,这才是发展商业地产人才最重要的策略。 相关资料显示,在住宅房地产开发相对饱和情况下,90%地产开发商都有意愿进行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规划,应该说商业地产行业业已成为我国地产业新的热点。“但是这个行业就像其他行业发展初期阶段暴露的问题一样,人才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瓶颈。”知名人力资源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王霆表示。 要解决人才问题不外乎要加强人才储备,在王霆看来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挖人,把别的企业优秀人才引进来;第二靠企业自己培养。
“引进人、挖人可能解决短期时间里边人才的空缺。但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我们把它叫做空降兵,空降兵可能会与企业文化冲突、价值观有区别。虽说空降兵能对企业有所帮助,但他并不一定会成为企业的真正财富,甚至有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作为可持续化发展的企业,一定要加大内部人才的储备,或许这才是商业地产人才发展中最重要的策略。” 复合型人才千金难求 商业地产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懂商业的人或许比比皆是,懂地产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既要懂商业、又要懂地产的复合型的人在现实中却是少之又少。 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成功的商业项目,招商总监职位以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或其他境外人士居多,并有零售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双重经历。他们熟悉国内的城市规划、居民消费心理等,这部分人一般年薪在50万元以上。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商业房地产的高管人才年薪也基本保持在30万—40万元之间。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经理、总建筑师、销售副总经理的平均年薪都在28万元以上,高于同级别职位10%以上。 中国商业地产大抵是2000年之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自己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甚至诸如大连万达抑或铜锣湾之类,也分别属于住宅地产或者从事零售行业。难怪有业内人士会发出:中国没有专业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的感慨。因而,在商业地产的人才方面,自然也没有专业的人才与之匹配。 拥有一个好的商业项目对企业而言或许不难,但是拥有非常优秀的商业地产运作人员,却成为了不少企业领导者所梦寐以求的。王霆说:“我们所说的专业人才要既懂得房地产,同时了解商业运作的规则,尤其对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有比较清晰的理解。这类人才对于房地产金融还必须有深刻的理解。国外商业地产发展需要用金融的工具,大量的金融创新给予我们项目的支持,如果离开房地产金融单纯谈先行的模式,可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健全“培养机制” 针对国内目前的人才状况,只有通过整合社会力量,针对商业地产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以便让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之所以造成商业地产复合型人才“黑洞”的现状,在王霆看来,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出现了问题。“在高校里边没有完全对口的专业,为我们培养人才。而且高校里的人才培养一般滞后于企业市场需要。从高校直接输送人才,我觉得目前阶段不切实际。虽说随着高校在这方面认知和发展,可以弥补这方面的弱势,但更多需要我们企业界、房地产行业,包括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种形式机构、培训力量,高校在内整合在一起,共同调研目前中国市场环境下商业地产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通过成立一个项目组,去研究、调研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案,不妨称之为中国当前环境下商业地产人才培训模式分析的工作,可以有效改善人才“黑洞”问题。然而在国外,这方面工作通常是由政府来完成,例如,美国劳工部会把市场相关的行业、相关的工作、它所需要知识体系、能力全部进行研究,只要社会出现新的行业,会有专门的专家研究,所有结果都对全世界免费公开。 针对我国商业地产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出现的问题,王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美国有的行业和专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分析,而且在商业地产行业政府一般都会给出指导性的最高、最低工资参考标准,这跟我们国家不太一样。针对国内目前的人才状况,只有通过社会力量整合起来,针对商业地产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以便让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商业地产专业人才 应具备的条件 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士认为:商业地产运营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一个合适的商业地产专才,最好有5年以上的操盘经验,大本以上学历,同时具备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经营与管理的各种知识,要对土地运营、商业开发、零售运营、市场营销、建筑规划等方面均有涉猎。应该是融合了多种边缘学科知识的“通才”。而经验不足则是当前这类高级人才告急的主要原因。 “数”说商业地产人才“黑洞” ● “商业地产人才的薪酬至少比住宅市场同等级别的翻三倍以上没有问题。”中国华迅商业地产俱乐部总经理郭杰对记者表示。 ● “尽管没有权威统计数据,我想粗略的来说,数万人的缺口是绝对有的。”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袁开红教授表示。 ● 在国外,一个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需要管理层人员是13人左右,但国内同面积同类型的物业所需管理人才是其2倍,在管理人才方面国内有很大的缺口。 ● 目前国内成功的商业项目,招商总监职位以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或其他境外人士居多,并有零售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双重经历。他们熟悉国内的城市规划、居民消费心理等,这部分人一般年薪在50万元以上。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商业房地产的高管人才年薪也基本保持在30—40万元之间。房地产高级人才的薪资在企业的不断竞争中持续攀升。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经理、总建筑师、销售副总经理的平均年薪都在28万元以上,高于同级别职位10%以上。
更多阅读
高端白酒 高端白酒生死局(上)
进入2013年度,中国白酒,特别是中国高端白酒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战略迷惘期:高端白酒价格带不断下移,高端白酒团购商不断泡沫化,高端白酒总容量大幅萎靡、高端白酒商业模式遭遇挑战-----,面对高端白酒惨淡的消费现实,高端白酒企业进入了生死
李宁渠道变革启示 渠道变革不能丢失商业本质
低价不是电商推动我国商业渠道变革的唯一筹码。 商业本质是盈利,如果拥有做大做强的规模、越来越多的品类、持续增加的客户,却没有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所有这一切都会化作幻影。 这对于眼下正在掀起的因为“
滴滴遭遇钓鱼执法 当商业逻辑遭遇中国式执法
从心理学角度说,自卑者必自傲,因为要用外在的傲慢来掩饰内在的自卑感。正因为如此,自卑者对于任何可能冒犯自己的歧视也就最为敏感,甚至动辄会疑心受到他人歧视。 不可否认,由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创伤的和现实境遇的多方面原因,
地产也疯狂 商业地产疯狂抢人
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公布了17个行业的工资指导线,颇为出人意料的是,饱受调控煎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咸鱼翻身”,以10万元的平均年薪重回榜首。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住宅市场遭受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异军突起或是推动
秘鲁遭遇寒流侵袭 流拍或以底价成交 商业地产遭遇“寒流”
商业地产素有“资金避风港”之称,从12月起,在深圳、杭州、上海的多块商业用地出现流拍,但各家开发商进驻商业地产的热情迥异。 曾被业内视为资金避风港的商业地产,从12月起接连遭遇“寒流”,深圳、杭州、上海的多块商业用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