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机构仲量联行的最新报告《全球化趋势创空前投资热潮》称,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国继续保持对海外投资的巨大吸引力。这份研究全球房地产投资动向的报告披露,近期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达27.7亿美元。 而在持续多时的调控新政挤压下,部分靠住宅开发积累了一定自有资金,或得到外资助力的国内房企,有的 “弃住从商”,有的脚踩两只船,商场、商业街、写字楼、酒店乃至旅游地产、工业地产等等,都成为其大展身手的舞台。 外资国资齐助力 仲量联行上述报告显示,海外基金在上海楼市表现尤其活跃。今年1~9月,上海有15栋物业整体出售,涉及金额约18亿美元,买方均为来自美国、欧洲及亚太区的外国机构投资者。 据仲量联行国际董事郝思建分析,海外资本显然是直奔国内商用物业而来,写字楼投资占这类跨境投资近五成,而酒店投资则占23%。他还透露,去年活跃于澳大利亚的日本投资者,今年上半年纷纷转战中国写字楼市场。 有意思的是,以往不显山露水的国资企业,也成了商用物业市场上一股越来越活跃的力量。最近,北京大型综合建筑群“主语城”的写字楼先后迎来两家国资委下属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而该项目开发商首创集团,正是京城最大的国资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之一。 另据记者了解,北京东二环商务带上一批新写字楼项目,也聚集了大量国企客户。 住宅开发商“移情别恋” 国庆节前,京郊有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别墅项目大举“扩军”,跻身国际化特色酒店之列,其“主谋”正是在业界率先公开宣布“弃住从商”的SOHO董事长潘石屹。近两年来,善于审时度势的他在写字楼、商铺开发上渐行渐远,而随着与凯宾斯基饭店管理集团的持续合作,其酒店物业投资也开始走上正轨。 与此同时,成功开发京西百万平方米住宅大盘郦城之后,永泰地产也转向了商务物业开发。近日其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低密度生态办公物业“自在香山”正式面市,位于金源MALL附近的另一处酒店物业,则在进行定位和规划。
![商业地产网 里应外合商业地产挑大梁](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251156311397.jpeg)
同样位于京西的知名住宅物业“诚品建筑”的开发商世博控股集团,近日借推出高端商用物业马奈草地之机,宣布商业地产开发将是公司今后四大战略重点之一。 此外,北京西三环沿线新写字楼项目“国际财经中心”的投资商正华集团,也曾专注于住宅开发。 专业人士指出,住宅开发以“快速开发、出售套利”为主要特点,与商用物业开发相比较为简单。从住宅开发起家的企业,转战商场、写字楼及酒店等,首先必须改变投资理念,从短线投资转向长线投资;其次,要设计好融资模式,拥有分散投资压力的手段;最后还要提高商业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物业长期运营管理的技能。总而言之,着眼专业和长远发展,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