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屡出新政,几乎形成举国体制造新能源汽车的声势,从各地政府,到整车企业,再到配套厂商,一股新能源的热潮就像开水一样滚沸着。
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阶段还为时尚早。曾经有一位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专家说,他劝他弟弟不要买电动车。这看来是一种悖论,其实不然。因为他对他的弟弟说出一个道理:现在的电动车售后维修不方便,特别是你没有地方充电,配套社会严重不足,你买电动车做什么呢?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是高昂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而且国际的经验也表明,欧美日政府都对新能源汽车推出程度不等的价格补贴。
因此,在许多厂商呼吁之下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被寄予厚望。但是,补贴政策并不是东风,因为万事并不具备,新能源汽车真正进入市场的所需要的条件还有很多。
虽然,许多厂商都宣称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续航能力很强大,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放心。他们不放心的是万一电动车行驶到中途就没有电了怎么办?如果找不到充电站或者充电设施怎么办?毕竟,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而不是作为自己的职业。
配套设施严重缺乏是障碍目前新能源-爱华网-汽车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谁来出资建设像中石油、中石化那样的加油站一样如星罗棋布的充电网络呢?
整车生产企业,绝对没有这样大的资金实力,况且不能要求企业去建设一个面向所有品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国家电网等看来是最合适的企业。但是要面对一个没有市场容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让国家电网这些企业去单独面对,绝非易事,毕竟,它们也是一家企业,企业就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
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市场量化,是一道谁也不能给以准确回答的问题。基于此,何时大规模投入资金建设配套充电网络也将成为一道横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量化的难题。这样反过来,没有很好的充电网络,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很难启动起来。
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难题。
要解开这个难题,并不是没有办法。我曾经和有些民企老板接触过,许多人都有意向投资充电站等配套设施
中国的民间资本众多,况且这个行业应该是属于政府鼓励民进资本进入的领域,如果放开,充电设施的建设就会集纳大量的民进资本,一个是可以解决充电网络建设的资金缺乏,另外一个可以分散风险。
民间资本只是建设充电网络的一个部分,要真正让民进资本充分动起来,必须动员多种渠道资金进入。
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必须的。
首先,是政府可以出资,直接拿出资金建设充电站;其次,鼓励各种类型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必然,税收减免以及配套资金的补贴;第三,可以建立充电网络产业基金,动员更大量、更大范围的资金介入。
配套是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具有了市场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