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坤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在上海打拼已有6个年头,目前已是本地小有名气的中介行业。从一个12平方米门店加3个员工的“小作坊”,发展到曾拥有30多家门店的中型企业,浩坤的创业历程成为中小型企业在上海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0年初,从安徽来沪的绍辉怀揣着100万元创业资金准备大干一场。
![房地产中介店长 浩坤地产弱市求变 与店长共进退](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255328675588.jpeg)
当时上海房地产正处于起步阶段,提供房屋出租、买卖的机构并不多,在寻找住所的过程中,绍辉发现房产中介行业正值朝阳期,这显然是一个好机会。 2000年,绍辉以50万元的注册资金,注册了上海浩坤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然后在浦东开了第一家中介门店,12平方米的门店内除了他这个老板外仅2个员工。 “当时上海的中介店不像现在这么泛滥,在没有太多竞争压力的情况下,生意越做越火。”开张没几个月后,业绩就上窜到了每月6万元左右,去除每月1万元左右的成本,每月净赚5万元左右。 “稳赚不赔的生意当然要做大。”2001年,绍辉在浦东又接连开了6家门店。“由于对浦东楼市较为了解,再加上总公司也设在浦东商城路上,门店管理较为方便,2001年我将公司发展空间定在了浦东板块。” 绍辉透露,当初操作这7家门店每月成本共15万元左右,而净利润在20万元左右。 到2005年4月,浩坤的门店已发展到30多家,其中90%的门店设在浦东。 “宏观调控不期而至,2005年成为我创业至今最艰难的一年。”绍辉表示,自2005年4月起,各家门店的业绩直线下滑40%-60%左右,半年之内关了20多家门店。至今年初,浩坤的门店数已缩减至8家。 今年1月份开始,门店生意逐渐转好。为了避免去年情形的再次发生,绍辉在营销手段上创出了新的模式。 主要操作手法是,仍然由公司方提供店面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然后和每个店的店长合作经营,盈利共收、风险共担。如果每月收入存在盈利,那么去除成本后的净利润由公司方和门店店长、店员对半分成,若当月亏损,那么各门店店长要将第二个月的盈利部分拿来填补上月的亏损额,如果连续2个月亏损,该门店店长将被除名。 这种经营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如今二手房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加上新型经营方式的实施,截至目前,浩坤8家门店的业绩已上涨了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