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商店的经营,几乎不谈“商品规划”,而且还有很多“寄卖品”,这不但占了寸土寸金的陈列架,影响了其他商品的引进,更严重的是商品没有经过规划,结果是消费者想要的没有,而消费者不想要的又一大堆,占了陈列架不打紧,库存资金的积压没有充分运用才是真正的可惜。
那么,如何将商品做最好的配置呢?以下几点可做参考。
面积分配
大卖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有效与最经济的面积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这些面积要如何分配给各商品呢?以下是几种方法:
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比率,参照现有超市平均比率做划分。
假设不论什么产品品种,其每一平方米所能陈列的商品项数都相同,那么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卖场各项商品的面积配置比率应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比率相同。但我们也知道,目前超市的商品结构比与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比有很大差异,何况各项产品因陈列方法的不同,所需的面积也有很大差异。但仍需以此数字做基准,做最简单的分配后,再做调整。
参考竞争对手的配置,发挥自己的特色来做面积分配
在做卖场配置前,可以先找一家经营得好的店进行模仿,先了解对方的卖场配置,例如a店是竞争店,它有100米的冷藏冷冻展示柜,其中蔬果20米、水产15米、畜产20米、日配品25米,接着就要考虑自己的卖场状况,如果卖场较a店大,当然,可以扩充上述设备,可陈列更多的商品来吸引顾客。如果面积较小,则应先考虑可否缩小其他干货的比例,增加生鲜食品的陈列面积。如果面积一样,也可探讨a店这样的配置是否理想,或者自己有农场,可以在果菜类方面发挥特色,当然,我们就可以增加果莱的配置面积,而对其他产品别做适度的缩小或要求得更精致一点。对于其他干货类中一般的食品、糖果饼干、杂货等,也都可用此方法去探讨(如下图)。
部门别的面积分配做好后,应再依中分类的商品结构比率,做中分类商品的分配,最后再细分至各品项,就完成了陈列面积配置的工作。
商品配置
有了陈列面积的配置后,在动向规划上又该如何呢?
大卖场的动线规划是由商品来导引的,所以商品的配置就必须与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相符合才行。
据调查,通常消费者到市场的购物顺序是:
果菜→酱渍菜→肉类→鱼类→冷冻食品类→调味类→糖果饼干、饮料、速食品→面包→日用品(如下图)。
日配中的牛奶与果汁,由于购买频度高,销售单价又高,且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多数超市逐渐将该商品往动线前端移动。
此外,配置也要注意关联性,落地式货架的两侧部分不得陈列关联性商品,因为通常顾客是依货架的陈列方向行走,很少再回头选购。所以关联性商品应陈列在通道两侧,而不适于货架两侧(如下图)。
有调查报告显示,新鲜蔬菜、水果的贩卖地点,如摆在进口处,则其营业额都较高,且新鲜蔬果是消费者每日必购之物,摆在门口,较容易吸引客人,如果果菜的颜色鲜艳,可以加深客人对果菜的印象,较能表现季节感,而水果的大量陈列,可以给消费者丰富的感觉。所以绝大多数大卖场,都将果菜类摆在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