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纵论商业街的前世今生
在大都市购物中心纷纷崛起、城市交通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块状商业圈逐步形成且逐步增加的新形势下,支撑上海商业市场数十年长期繁荣的传统长条状商业街,日前被商家、专家一起推上了“风尖浪口”,对其近几年来逐步显现出的一些弱点进行剖析,并建议调整改造。此举显露出,沪上若干条长条状商业街经过上几轮周期的发展后,在全新的“十一五规划”背景下,将面临着全新调整,同时上海商业有望迈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白金地段”一度歇业9年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淮海中路结构调整与综合改造专题研讨会”上获悉,一度被誉为“白金地段”的淮海中路688号一幢独立楼宇,却一度歇业9年左右,但是该项目已经被民营企业上海嘉创企业集团,花费巨额资金整体收购。 据了解,大约在9年前,一家香港企业在上述地段建成了一幢独立楼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处于长期关门歇业的境况。据透露,目前嘉创已经对其重新改造,定位为独立的购物商厦,并将引入世界时尚品牌旗舰店。 沪条状商业街凸现弱点
![大浪商业街 传统商业街被推上“风尖浪口”](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263985420400.jpeg)
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上海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依然有一些巨额资金愿意“砸入”淮海中路,证明其对未来的长期经营前景充满信心。但是客观上,传统的条状商业街目前已经面临着一定的调整压力。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晁钢令教授分析认为,线状商业街的弱点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引起的,比如,轨道交通的发展,就引发人们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消费者乘地铁从徐家汇到南京路,不再需要经过中间的商街,可以很快直接到达目的地,这就会减少中间商街的流动客流。又如正在不断崛起的城市购物中心,一般营业面积都较大,消费者逛完一个购物中心就会感觉到较累,存在于人身的消费惰性,也使得人们通常聚集在购物中心附近活动,而不愿意继续沿着长条街一家一家逛过去。 嘉创集团有关负责人建议在淮海中路商业街附近,规划设计与该商业街功能相配套的停车库,增强对有车族的吸引力。 业内有观点认为,随着众多购物中心的崛起,如果长条状商业街未能增加有效的点状集聚区,增加更多的商业透气空间,那么未来条状商业街将难以保持长盛不衰的商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