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经济危机爆发 百货业在危机中寻找下一轮爆发



根据中百协会统计,205家零售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17.8%,主营业务利润总额315亿,同比增长21.7%,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了销售规模的增长幅度,这显示中国百货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利润增长比较显著。 本报记者  王  越/摄

  百货业是零售业中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这使得近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格外令人关注。如何临“危”不惧,并化危机为转机呢?业内人士的关注点都聚焦于此,而普遍乐观的情绪似乎让人看到了危机中的希望。

    冲 击

  “百货业的压力大于超市和其他业态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是世界性的,谁也无法避免,波及面很广,对于零售业来说,百货受到的冲击最大。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攻坚战。”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楚修齐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在考验着中国百货人的信心、勇气、智慧和耐力。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08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简称《行业报告》)显示,由于经济危机对零售终端的影响有相对的滞后期,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比上年加快了4.8个百分点。

  2008年,百货业销售规模的增长总体依然较快。据中百协会最近统计的60家百货零售企业200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显示,2008年中国百货行业的销售规模的增长状况仍然比较乐观,60家企业2008年的销售额比2007年平均增长15.69%。

  《行业报告》显示,2008年百货业不仅保持了市场规模的较快增长,同时在经营管理水平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效益有所增强,盈利规模增长。据中百协会统计,205家零售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17.8%,主营业务利润总额315亿,同比增长21.7%,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了销售规模的增长幅度,这显示中国百货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利润增长比较显著。

  尽管如此,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波及面越来越广,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也逐渐下降,一季度10.6%,二季度10.1%,三季度9%,四季度6.8%。《行业报告》显示,各种零售业态中百货店首当其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明显。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批发零售企业四季度商品销售总额的增速分别是:10月份10.74%,11月份9.52%,12月份11.24%,全年累计增长水平为19.19%,年末三个月的指标大大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四季度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对百货业的影响非常明显。

  “金融危机给我们的经营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 合肥百大集团总经理刘卡佳说,去年11月份以来,金融危机对安徽零售市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在日益扩大。

  “我们全省的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去年11月份比前几个月回落9个点。”刘卡佳表示,合肥百货集团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去年3月份合肥百货集团的销售增速达到16%,去年全年合肥百货集团的销售额增幅为20%,但第四季度的增幅只有16%,是全年惟一的一个没有达到20%增幅的季度。

  今年1、2月份尽管有春节和元旦两个重要节日,合肥百货集团的百货销售增幅只有14%,低于去年水平。刘卡佳说,如果剔除集团新开门店因素,今年1、2月份的增长只有8%。

  “百货业的压力大于超市和其他业态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是世界性的,谁也无法避免,波及面很广,对于零售业来说,百货受到的冲击最大。

    困 难

  “除了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一些因素以外,我们百货业在自身快速增长的上行周期里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我们必须从自身找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说。

  黄国雄认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百货业发展面临着三个“雷区”。一是危机之后,货币紧缩以及消费者消费谨慎和理性化消费的转变会直接波及到高档商品和高级奢侈品的销售,使之出现大幅下滑;二是受冲击最大的百货和大型购物中心部分可能面临着被淘汰和倒闭的危险;三是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商业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除了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一些因素以外,我们百货业在自身快速增长的上行周期里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我们必须从自身找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说,近年来,中国的百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这掩盖了行业发展存在的很多问题和矛盾,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这些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来。

  任兴洲认为,经营同质化,缺乏特色和差异,也即所谓的“千店一面”现象在百货业很明显。与此同时,在这些年快速增长期里,大量的跑马圈地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企业变得非常脆弱,难以承受冲击。扩张过快也导致了管理粗放,行业的服务水平相对比较低。 

 2016中国经济危机爆发 百货业在危机中寻找下一轮爆发
  任兴洲说,中国百货业的盈利模式也急需转型。一些百货商场以出租柜台式的物业管理型经营模式为主,在行业快速上升期租金不断上升,利润不错,日子过得非常好,但是一旦经济回调,自营能力弱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很容易陷入被动困境。

  人才缺乏、创新不足是百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任兴洲说,百货业在经营创新方面还需要加一把劲。

  “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应对危机的时候把我们出现的问题做一些梳理,如何提升我们这个行业?”任兴洲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竞争会更加激烈。百货业面临着来自消费、经营、扩张等多方面的竞争,行业的整合和洗牌会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整个市场回调进一步加剧。

  新发布的《行业报告》也指出,与绝大多数行业相比,充分市场化的中国百货业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2008年市场形势愈发严峻,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带动下零售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伴随着市场的发育完善,零售市场百花齐放,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开放,市场精细化的发展和强化使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国内的、国外的、国有的、民营的、独资的、联营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同台竞技,百货店、综合超市、大卖场、专业店各种零售业态分享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推动市场不断洗牌,同业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营销策略上的较量也更加激烈、复杂,不同业态在千方百计巩固自己市场的同时觊觎他方领地,时刻准备夺取阵地。

  强大的外资企业去年加紧了在中国布局的速度。去年8月韩国乐天百货与银泰百货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黄金地段联手打造乐天银泰百货,这是韩国乐天在北京市场收购万客隆进军超市领域后在百货业开拓的首家店;同年10月英国马莎百货在内地的第一家店也在上海开业;日本永旺北京首家商店也于去年10月正式开业,包括百盛、新世界在内的外资企业也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快开店的速度。

    机 会

  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小川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商业处于第三次危机之中,商务部正在按照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在危机中寻找快速发展的机会。

  虽然冲击和危机正在考验着中国百货业,但这或许并不能影响中国百货业蓬勃向上的势头,希望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会的依然大有人在。

  管加东是来自温州一家上市公司——浙江东日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他此行来参加第七届百货业高峰论坛的目的就是要与业内人士增进了解。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的公司有意要在温州建设一个高档的购物中心。对于当前行业面临的困难和冲击,管加东认为这是一个短暂的问题。“我们购物中心三年后开出来肯定不会受影响了。

    ”他很有信心地说,温州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出现明显下降,老百姓手里还是很有钱的。但当前的危机却使购物中心的建设成本大为降低,现在开始准备,三年后,这个购物中心就会赢得可观的利润。“当然,我们要做的购物中心与现有的经营模式会有很大的不同。”管加东表示,只有深刻理解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的内涵,在理念和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获取可持续的、可观的利润。

  “中国零售市场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黄国雄说,中国的零售市场是比较稳定的零售市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零售市场是世界上受冲击最小的市场,并将有望成为最先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市场。他认为,体制的保障使中国对经济的调节手段基本完备,不会像美国和欧洲导致了金融和市场的失控。目前,中国储蓄存款达三十几万亿,加上现金净资产接近50万亿,超过了GDP的总量,这可以保证市场平稳的发展。而且,13亿人50%的消费率使中国市场空间巨大。

  中百协会的《行业报告》显示,尽管受累金融危机,增速有所下滑,但百货业市场规模发展较快的趋势没有改变,门店的数量继续增加。

  任兴洲也认为,在危机之中中国百货业务其实也迎来了很大的机遇。CPI快速回落给居民消费带来了正面影响,不仅会刺激消费,也降低了零售企业的成本。“市场回调、销售困难反而加大了零售商的话语权。”任兴洲说,在产品销售困难的时期,作为销售终端的零售商利用手中资源的话语权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百货零售业没有大量的去库存化的压力,不像工业企业那样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消化高成本库存,资金压力和融资压力都要小很多。与此同时,政府刺激消费和放松信贷的积极政策都将使零售企业从中获益。百货业通过自身的完善和提升将有望在这次危机中抓住更大的潜在机遇。

  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小川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商业处于第三次危机之中,商务部正在按照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在危机中寻找快速发展的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1157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最近有两个人物新闻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一个是关于“中国首富”黄光裕的,他被判了14年;一个是关于“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他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黄光裕出过太多新闻了,本博主在此不再费笔墨,只说说陈光标。2009年,陈光标(39岁)的企业

抓机遇 谨防“在危机中抓机遇”的危机

     ——《聊斋》中长亭故事的启示  国人的辩证思维能力不容低估,“在危机中抓机遇”常常被企业管理者挂在嘴边。这从提振信心的角度看无可厚非,然而也容易被用来投机牟利,甚至将危机作为利益输送的“机遇”,难免要受到人们的质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 在危机中发展中国跨国企业

 文 | 李东生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相对一些国家来说,中国已经是金砖四国,经济表现要比全球经济总体的表现要好得多,如果今年中国经济实现8%的预期增长,将会为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会达到22%。        

新一轮军改集团军撤并 便利店在危机中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表示,尽管京沪地区的便利店发展相对迅速,有的地方甚至在数量上已经相对饱和,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对于二三线城市,便利店发展的潜力更大,但由于受到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市场成熟度等因素的影

阅读 在绝处寻找生机 珠宝企业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我国的珠宝企业中,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附加值的企业,主要是依靠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而生存。随着新劳动法的推出,原有的不规范的 “低成本”用工制度基本陷于崩溃。用工成本20%至30%的上升,对于那些投资回报率在30%以下的企业,打

声明:《2016中国经济危机爆发 百货业在危机中寻找下一轮爆发》为网友沉默物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