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售商业集聚理论及其类型划分
有很多学者对城市零售商业的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关于城市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对城市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着眼于城市内部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一类是着眼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第一类研究主要有美国学者贝利(B.J.L.Berry)、琼斯 (K.Jones)与西蒙斯(J.Simmons),以及日本学者荒川右吉等人的研究;第二类研究主要有日本地理学者服部銈二郎等人的研究。
美国学者贝利根据中心地理论对零售商业与服务业的空间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零售商业集聚进行了类型划分。贝利认为,零售商业与服务业是按中心地的层次进行集聚的,而且每个中心地都有规模不同的集聚,各种商业集聚的市场覆盖范围也不同,并将零售商业的集聚类型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中心商务区,主要由各种食品商店、药品店、理发店、综合服装店、百货店等构成的商业集聚;第二种是高速公路或城市主干道周围的带状商务区,主要由各种服务店、餐馆、加油站,以及各种家具店、汽车维修站、电器商店等组成的带状商业集聚;第三种是各类专业商务区,如汽车商业区、娱乐商业区等等。琼斯与西蒙斯则根据“集聚地的形状或空间形态”、“集聚业种的功能结构”、“计划与非计划”等因素对城市零售商业集聚进行了分类。日本营销学者荒川右吉则将城市零售商业集聚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一级商业街、二级商业街、商业地区、店铺集团等。一级商业街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部,其业种构成主要以经营选购品的商店为主,店铺规模较大,并有一定数量的百货店,店铺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二级商业街一般分布于城市中心部的外围或近郊城市、卫星城市的中心部,主要以经营食品的商店为主,店铺规模比一级商业街的店铺规模要小,经营商品的范围也比较窄,商业街内部的店铺之间也是相互竞争的;商业地区一般分布于中心城市及近郊城市的周边地区,主要以经营食品的商店为主,店铺规模较小,经营商品的范围较窄,专业化程度较低,各种店铺是相互补充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店铺集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布在住宅区附近的高级或特殊店铺集团,如高级食品店、药品商店及各种服务类商店等,一种是分布在农业中心地或近郊城市周围的一般店铺集团,主要以食品商店为主,规模较小,核心店铺一般以综合商店为主。
第二类关于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不同城市之间的零售商业集聚差别的研究。该类研究认为城市规模不同,零售商业集聚的形态、规模也不同,从而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对零售商业集聚进行了类型化研究。该类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日本的服部銈二郎。服部銈二郎认为,零售商业集聚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秩序与层次性,根据城市规模的大小及其功能、以及零售商业集聚的规模或商圈范围、成长性等等,可以将零售商业集聚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特大城市商业街”,一种是“地方中心城市商业街”,一种是“地方中小城市商业街”。
以上关于零售商业集聚类型划分的研究虽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各种零售商业集聚无论规模还是功能都是不同的,而且存在着多种形式的零售商业集聚。
四、零售商业集聚的变化及其原因
既然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零售商业集聚,那么,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在各种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中,具有传统优势的城市中心部以及近邻居民区的零售商业集聚与郊外,以及高速公路周边的新兴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则最为明显与激烈。竞争的结果是,那些具有顾客吸引力优势的城市中心部的零售商业集聚,由于百货店及站前超市,特别是中心商店街的低迷,从而使其优势不断下降,同时,与居民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近邻型商业集聚也因汽车的普及、消费者购买空间的扩大而处于停滞与衰退状态。也就是说,零售商业集聚具有不断分散化的趋势。
表4 日本不同零售商业集聚店铺数及销售额的变化 (单位:%)
从静态上看,1994年“商业集中区”的店铺数占总体的42%,而销售额则占46.4%,而与该区域比较接近的“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数占总体的4.8%,销售额占5.5%,这两个区域合计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分别占总体的46.8%与51.9%,大约占整个零售商业的半壁江山。这两个区域也就是城市规划中的“商业区或近邻商业区”,也是城市中心部及其周边的中心商业区。上述结果表明,零售商业向这两类区域集中可以获得“集中正效用”。
除上述区域外,“传统住宅区”的店铺数与销售额所占比重也较高,分别占总体的28%和26.2%。而与该区域类似的“住宅团地”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则分别占总体的 2%和2.1%。这两类区域主要是指城市规划中的“第一、第二种住宅专用区及一般住宅区和住宅团地”区,这两类区域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大约占总体30%左右。第三类区域是“农村及其他区域”,该类区域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分别占总体的 18.8%和12.6%。这类区域是指城市规划中的“市街化调整区及非指定区域”,在该类区域的零售商业主要承担向居住在该区域的农村消费者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职能。第四类区域是“工业区”,该类区域是指城市规划中的“工业专用区、准工业区及一般工业区”。该类区域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分别占总体的 4.5%与7.1%,该类区域与“商业集中区”及“写字楼集中区”一样,其销售额的构成比要高于店铺数的构成比,从而说明该区域的大型店比率较高。
从动态上看,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发生了以下变化:
从1982年开始所有区域的店铺数都是不断下降的,但不同区域店铺数的下降幅度是不同的,从而表明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城市中心部“商业集中区”的店铺数仅下降1.6%,与其他区域相比,该区域的店铺数下降率是最低的,说明该区域的“集中正效应”仍然存在。但是,与“商业集中区”同处于城市中心部的“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数却减少了 13.4%。这类区域虽然在城市规划中也属于商业区域及近邻商业区域,但由于规模较小,因此很难发挥“集中正效应”,基本转变为专门的“写字楼区”。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零售商业集聚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集中区”与“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数继续减少,而且销售额也开始下降。无论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这两类区域的销售额增长率都低于整个零售商业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郊外新的商业集聚正在形成,而城市中心部的商业集聚开始出现衰退。另外,无论是 80年代还是90年代,“传统住宅区”与“住宅团地”的店铺数下降速度都高于整个零售商业的平均下降速度,但是年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却高于平均增长速度。这说明该区域的大型店铺较多,小型店铺较少。与此同时,在80年代和90年代,“农村及其他区域”店铺数的下降速度也高于平均速度,但是,这类区域的销售额却是增长的,且增长速度也超过整个零售商业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这说明该类区域的小型店铺数也不断减少,但大型店铺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同样,“工业区”在80年代与90年代的店铺数分别下降 7.9%和3.5%,但是销售额却分别增长了72.7%和2.1%,从而表明该类区域的大型店也在增加,零售商业也向该类区域集中。
由上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各类商业集聚的店铺总数都在减少,但是,零售商业最集中的“商业集中区”其店铺构成比却从1982年的38.9%提高到 1994年的42.0%。同时,原来很少有零售店铺的“工业区”其店铺构成比也由4.3%提高到4.5%。与此相反,“传统住宅区”的店铺构成比则由29.9%下降到28.0%,“农村及其他区域”的店铺构成比由19.4%下降到18.8%,“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构成比则由5.3%下降到 4.8%,“住宅团地”的店铺构成比则由2.1%下降到2.0%。但是,从销售额的变化情况来看,“商业集中区”的店铺构成比虽然有所增加,但销售额构成比却由50.3%下降到 46.4%,与此相反,“工业区”的销售额构成比却由6.0%上升到7.1%。此外,“传统住宅区”和“农村及其他区域”的店铺构成比虽然下降,但销售额却分别由24.6%和10.7%上升到26.2%和12.6%o而店铺构成比下降的“写字楼集中区”其销售额构成比也在下降。最后,“住宅团地”的店铺构成比虽有所下降,但销售额构成比却基本保持不变。
总之,传统的“商业集中区”仍然是最重要的商业集聚,但零售商业集聚已呈现明显的分散化趋势,其中“传统住宅区”、“农村及其他区域”等郊外地区的中小零售商业不断减少,而新的零售商业集聚正在形成,特别是“写字楼集中区”已开始转化为单纯的办公区,而“工业区”却正在成为新的零售商业集聚。
当然,零售商业集聚的上述变化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中心部的地价高昂、交通拥挤、汽车普及、郊外人口及大型店铺的增加是导致零售商业集聚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汽车的普及是导致郊外人口和大型店增加的最直接原因。即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人口向郊外转移,进而促进了郊外新的零售商业集聚的形成以及大型零售店铺的增加,但是,汽车的普及不仅促进人口向郊外转移,而且也为居住在城市中心部的人口提供了到郊外商业集聚购物的便利。同时,由于郊外地价比较低廉,从而大大降低了郊外大型店铺的建设成本,进而也促进了郊外大型店铺的增加。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型店铺的地区分布来看,有近94.5%的大型店铺是在郊外开设的,而且大多数大型店是在人口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或城镇开设的,其中在3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或村镇开设的大型店占33.5%,在5—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21.2%,在3-5万人口的小城镇开设的大型店占 16.8%,在10-3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14。7%,而在30- 100万人口的城市开始的大型店占 7.7%,在100万以上大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6.1%。也就是说,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 70%以上,特别是在5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开设的大型店占50%左右。这是导致日本零售商业集聚结构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日本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空间竞争结构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也不同。在“城市化”阶段,零售流通系统具有向城市中心部集中的倾向;在“郊外化”与“逆城市化”阶段,零售流通系统则逐渐向郊外转移,进而出现城市中心部“商业空洞化”现象;在“再城市化”阶段,城市中心部的零售商业有所复兴,但仅限于部分业态(具有观光与文化功能的商业街、具有交流与休闲功能的小型专业店等等),一些大型的零售商业设施仍然在郊外布局。
2.大城市首先发生零售流通系统规模结构的变化,即小型店比率减少,大型店比率增加,进而波及到地方城市或中小城市;在城市内部,郊外的大型店比率增加,而中心部的大型店比率减少。
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零售流通系统出现了许多相互区隔、相互竞争的零售市场空间(零售商业集聚)。零售流通系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与店铺层面,更表现在商业集聚之间。一些理论可以解释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
4.零售商业集聚的竞争优势会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零售商业集聚区也会不断出现。
以上结论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1.在制定城市政策与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功能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在制定零售商业空间布局规划与零售商业政策时,也要考虑到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
2.从企业层面来讲,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业态选择与网点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店铺、业态及企业层面的竞争,更要考虑商业集聚层面的竞争,从而使企业的业态选择、店铺布局更适合特定商业集聚的特点。
3.政府与企业可以利用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零售商业集聚理论,研究城市空间与零售商业集聚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