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模式分析



〔摘 要〕 城镇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类型和层次,提出了研究问题的分析模型和网点布局的选址模型,并就网点的优化布局提出了几点初浅的建议。

〔关键词〕 县域城镇 商业网点 布局 模型

   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土地有偿使用和转让机制的逐步建立,使得县域城镇的改造和建设加速推进,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商业零售网点的迅猛发展。然而受到诸如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的规划与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与城镇其他设施发展的综合布局不够协调、还未形成能较好地满足群众购物需求规律的有序网络结构、缺乏特色和对传统风格的保持、在建设规模和服务档次定位上有一定的盲目性等。本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部分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调查研究,从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类型和层次分析着手,提出了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分析模型、网点选址模型、以及网点优化布局的初浅建议。

    一、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类型与层次

县域城镇基于其基本特征:规模小、特色明显、规划不足甚至于无规划等,在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上就有很大的设计空间,但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接受先进的观念和模式,或者盲目求全求大,或者无规划意识,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能选择好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类型与层次。

1.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

作为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其目的在于为消费者、社区、工商企业和社会创造(设计)一个良好的商贸服务环境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因此在规划之前必须要明确的是———谁是规划中的主要受益者、关注对象,也就是要明确规划的角度。一般就一个县域城镇的商业发展状况而言,其网点布局的规划合理与否,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利益主体:

·消费者(群体)———能否得到舒适的购物环境;

·工商企业———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政府———能否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

·社会———是否表现出一种繁荣稳定的态势。

从上述四个层次的利益主体来看,结合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城镇商贸的发展要以消费者为利益中心,提高工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可以确定,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要从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这一角度出发来构建和设计,从而带动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2.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类型

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成功与否, 其判断标准是其所带来的变动是否使得整个商贸流通系统发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对规划结果的关注,是我们选择规划类型的主要依据。目前,各级政府都在最大限度地寻求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然而,政府决策者往往忽略了对现实的理解,为做规划而规划,使得规划成为一纸空文。站在辩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求我们在规划的过程中完成从现实到结果的完美过渡。在一般的规划设计中,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对商业网点现有的分布状态进行改善,使之运作更有效率;其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发展目标,重新设计新的布局规划方案。两种规划类型中,第一种做法是寻求改进当前的工作,第二种是超前性地提出新目标。如何选择,就要看当前的实际和规划能否带动经济的蓬勃发展。

3.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层次

根据规划工作中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规划中不同层次利益主体的属性,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

(1)宏观层次规划

宏观层次的规划就是要将当前的目标扩展到未来并寻找到新的目标。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的宏观层次规划是最基本的规划选择,需要摸清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契机,同时力求完成下级层次规划的目标,就要为消费者、企业、政府乃至社会设计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2)中观层次规划

中观层次规划是基于提高目前商贸流通体系的运作效率、实现当前已被接受的社会目标的规划。其显示的现实问题在于,当前商业网点的分布形式基本合理,社会各界对现实状态趋于满意的情况下来思考问题的。规划的重心趋向于解决局部调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前体系的运作效率。

(3)微观层次规划

微观层次规划的着眼点在于商业流通体系的基本利益主体的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进行布局设计,使商业网点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上三个层次的规划在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的规划过程中是交叉实现的过程,任何一种规划模式都必须或多或少的包含三个层次的规划内容,值得关注的就是侧重点不一样,这是基于一种现实的思考。

二、基于系统思考的规划分析模型

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对城镇整体社会经济及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系统分析的最基本因素是该城镇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城镇经济地理位置、原有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城镇产业格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文化以及居民消费水平、

消费习惯等。分析模型就是在综合各方面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消费者、工商企业、城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为目标不断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结构的进化过程。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整个分析研究模型由五大块组成:理论准备模块、规划目标模块、规划要素分析模块、研究分析模块、方案选择模块。其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1.理论准备模块。本模块主要利用商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布局规划理论等解决在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的理论问题,使整个规划布局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2.规划目标模块。基于上述规划的层次论述,根据规划中所涉及到的诸多系统要素,建立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所要达到的三级目标体系,在方式方法上可利用时间序列、多元回归分析、多目标规划理论来确定具体的数量目标。

3.规划要素分析模块。对规划布局中所要考虑的各要素进行调查、分析、整理、研究,并提出分析报告,作为决策模型的主要约束条件。

4.研究分析模块。主要是综合利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并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县域城镇商业运转机制,确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由此建立模型并求解,从而构成了供决策者参考商业布局规划方案集。

5.方案选择模块。将满足各约束条件的方案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供决策者参考选择。

三、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的选址模型

商业网点的选址是整个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广泛的研究,如在网点布局中进行商圈分析时提出了伽萨法则、哈夫法则;在零售商业网点选址上提出了莱利模型、康珀斯模型、伽萨模型、哈夫模型等。本文借助哈夫模型来研究基于商圈分析的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选址模式。

在县域商业发展过程中,一般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是基于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规划布局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进行各级商业网点的商圈分析。商圈一般是指一个网点的服务供给所辐射的有效势力范围,其大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服务项目、每项服务的经营规模正相关,同时还与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及交通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处于同一商圈中的消费者在考虑接受哪一个商业网点接受服务时,其基本出发点是遵守最小成本原则,即购物总费用最小。因此,在一个消费者购物过程中,其综合考虑因素包括:①其到购物中心的经济距离;②购物风险;③购物中心的规模;④购物中心的商品指数。所以,消费者购物的总费用数学表达式为:

Cij=Pij× ×

其中:Cij——i消费者到j购物中心的购物总费用;

Pij——i消费者到j购物中心的购物系数,由城市商业发展状态、特色及消费者购买习惯、购买方式、消费水平等决定;

 上海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模式分析
Dij——i消费者到j购物中心的经济距离,一般用时间距离表示,即消费者到达购物中心的时间;

Mj——j购物中心的规模,一般用营业面积表示;

M0——城镇理想化的商业中心;

kj——j商业中心的商品种类指数。

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城镇的商圈分析,按其总体消费水平和习惯、居住位置、交通状况等综合指数,将其划分为几大类别,对每一类别分别计算J=minCij则J这一网点位置就是消费者比较倾向于购物的位置。

当然,商业网点位置的选择,在本模型中是基于原有网点布局不合理,要重新布置网点和改造原有网点,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需就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网点选择,首先要明确商圈的范围,掌握商圈的基本情况,然后评估经营效益,使得商圈、网点、经营条件融合协调,这样就有利于打牢网点的根基,提高网点的经营效率和区域商业市场的整体效益。

四、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建议

县域城镇商业网点是其城镇人流集散量较大的场所,也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不仅涉及到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现代购物活动往往与休闲、文化、娱乐、社交等其他活动是相结合的。因此,在布局规划过程中,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基于上文一些理性思考,本文对县域城镇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提出了以下几点初浅的建议。

1.改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商业环境规划是由政府设计出来的,并不等于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规划的目的在于宏观调控,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效率的市场,形成一个好的发展态势。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体现在:第一,推进政府制度创新,提高办事效率和运作效率,规范市场运转机制,使得工商企业有一个理想的发展空间。第二,加强社会道德伦理建设,使得整个区域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工商企业组织、政府各大机构都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第三,强化法制建设,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第四,发展中介组织,以新型的商业行业协会实现市场自主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2.提高商业流通体系与城镇体系的空间整合程度, 使其就商业流通体系的发展而言,存在着由同期性集市向每日集市、由小型传统零售市场与城镇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向大型现代零售市场、由小型自发型批发市场向大型规范型批发市场、由单一孤立零售店铺向大型连锁超市的演化过程,同时,人口分布、收入差异、消费偏好、政策法规、城市规划也影响着零售市场空间组织的演化,由此使得市场网点种类日益完备、各网点之间关联性与协调性不断提高,整个商业流通体系空间结构等级层次不断丰富,核心辐射能力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城镇的商业网点布局与城镇体系进行有效的空间整合,与城镇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完全将自己置于一个孤立的小范围内,而应该将其商业功能辐射到与之相关的城镇圈之中,最大限度地寻求发展空间。

3.规划工作要规范化,使商业网点有序、协调、健康的发展市场的发育及其类型与结构是区域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的规划上,首先要与城镇相关规划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与城市综合布局的发展相协调,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及其他服务设施(银行、邮电通讯、餐饮等)建设,这样就不至于产生局部的盲目冒进或建设滞后的现象;其次,城镇商业网点的布局要有序化,形成总体上以大中型商业中心为主体,诸多小型连锁店面为基础的分散覆盖城镇每个小区、居民点的网络结构;第三,城镇商业网点建设要有经营特点,与城镇的形象、地方特色、风俗民情相互协调,同时,各网点之间也要根据其规模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服务档次上表现为特色差别化定位;最后,商业网点的经济管理上要融入现代经营理念,有着高品位的商业形象。

4.树立商业特色形象,打造城镇商贸品牌任何一个县域城镇,在各自不同程度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文化、风土民情、地方特色产品等,如果商业网点的分布只注重接受现代经营理念,而摒弃独具魅力的传统风格,则其商业流通体系在其所处城镇圈中的辐射范围就必然是有限的。因此,以地方特色文化和商品为基础,建设特色商业街市,形成并发挥其品牌效应,才能扩大城镇商贸流通的影响面,从而促进县域城镇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里·伯曼,乔尔·R·埃文斯著.零售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08

2.李桂君,赵德海.城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布局模型与反问题求解.商业研究,2002,(5)

3.张荣齐,白人朴,张荣耀.商圈分析与网点布局.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4.石忆邵.对城市规划中市场体系规划的几点思考.城市研究,1999,(2)

5.曹连群.北京商业网点发展与城市规划布局.首都财贸,1998,(1)

 

作者简介 徐建文,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12133.html

更多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起到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银行的金融创新不单要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还要符合当代的基本国情,不但要适应时代

商业模式咨询 新商业文明需要新咨询模式

     目前,大部分咨询公司所采用的模式,我认为依靠的是“能人经济”或称作“作坊式”,即咨询公司最大的资产其实就是老板,老板的时间、精力、格局决定了一个咨询公司能做多大。在我看来,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使得咨询公司既没

中国化妆品零售峰会 商业生态破坏下的化妆品零售

    像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一样,商业也有自我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收入水平、消费状态与营运成本紧密关联的。它具有连续性与内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这一过程的形成往往要花

声明:《上海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模式分析》为网友东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