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图书管理员到六家连锁书店的操盘手,吴风用前卫的管理方法实现了身份转变 在数年的采访职业生涯中,我从未听过一个女性能利落地说出这样的话——“我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做了简简单单的事。” 22日的上午,长春的天气有点阴沉但并不冷。在一家咖啡厅,记者见到了吴风。 她会温文尔雅地告诉你,“当我到幼儿园接孩子时,听见某某女老师读博或者研究新课题,会很羡慕。” 同时她还会告诉你,“我没有高层次学历,当时在农村,随便拉来一个社员都会给我们上课。面对你们,我压力很大。” 如果不是朋友介绍,记者根本不会相信眼前这位邻家阿姨形象的女性,竟是长春市六家连锁书店的操盘手。差异化的定位赢来市场 当时很多书店认为人文社科类书籍利润低,市场小,相对而言在市场这类书籍就少了些。但她与爱人分析,这类书籍虽然销量不如畅销书,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有市场,而且这很能体现书店的经营特色。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 吴风当年最大的希望是考上一所大学,但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她落榜了,几经周折最后到东北师范大学做了图书管理员。 记者希望吴风回顾她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她的回答是,“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开个书店,省得以后出去买书。”1994年,学校的图书馆对外承包,考虑到当时所处的环境,她与爱人商量一番后,决定承包下来。“当时一年承包费用不是很高,但手中资金仍然不够,最后不得不从外面借来1万元。”吴风就这样把这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书店承包下来。 当时学校的教师常到外地购买专业书籍,由于路途遥远来回携带很不方便,因此每次出差前都要到他们的书店来看看,如果书店有就不在外地购买。后来,老师建议他们应该多进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 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吴风走上了外出采购之路。当时资金很紧张,他们外出采购时只能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北京按着地图一家家寻找出版社。 这时,吴风迎来了第一个难题:不会讲价。“当时对这方面没有经验,很多东西都是从头摸索。刚开始进货时不会讲价,第一次批书时,人家6.5折能进货,我就是7.5折甚至于7.8折。到铁路发货时,我也因为货少而被铁路方面提高价格。这样下来,一本书的利润会很薄。” 她描述当年的情景,取货时坐公共汽车到车站,然后再走到快(慢)件货场,最后雇人力三轮车拉回来,这一系列的活动她都要亲自参与。 吴风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书店认为人文社科类书籍利润低,市场小,相对而言在市场这类书籍就少了些。但她与爱人分析,这类书籍虽然销量不如畅销书,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有市场,而且这很能体现书店的经营特色。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前卫的管理方法解决了资金问题 当时几家很有名气的出版社到学校来,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的书店。发现这个20平方米的书店挤满了学生,并用计算机管理日常经营。在与她接触之后,这几家出版社主动把订书单拿来让她填,并说“你们可以先不付书款” 企业发展了,接下来就面对一个共同的话题——资金。 当时在出版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书店与出版社初次做生意必须先付款后发货。“店面小、资金紧、进货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货更加困难。 “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有个优秀的男人做支撑!”吴风的爱人王忠民是东北师范大学一名计算机教师,他利用自己的技术给书店设计了一个卖书付款的电脑软件,也这是这套软件让书店解决了当时进货难的问题。 “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书店,竟然用计算机收款,这种经营模式让出版社很惊讶!” 吴风说,当时几家很有名气的出版社到学校来,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的书店。发现这个20平方米的书店挤满了学生,并用计算机管理日常经营。在与她接触之后,这几家出版社主动把订书单拿来让她填,并说“你们可以先不付书款”。这对当时的书店来说可是雪中送炭。
![开热饮连锁店赚钱吗 卖书 13年她赚下6家连锁店](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293995807446.jpeg)
1997年,一个全国性的书市在长春召开,他们认为这对于书店的推广是个机会。“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书市,认为离市区较远,宣传效果不会太好。当时我们一口气拿下了三个柜面,带上了最好的图书到现场宣传,很多人通过这次展会知道了我们书店的存在。”吴风说。 正是在这种思路下,他们培养了自己稳定的读者群,并且慢慢做大。一切都很顺利,1997年,她的书店走上了连锁之路。到现在,她已经在长春开了6家校园连锁店,并把分店开到了上海。 “开了这些店到底投入多少钱?”“现在的投入就像滚雪球一样,具体的数目无法计算出来”她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