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招商引资对象虽有“内外”之分,但检验和衡量招商引资成效的根本标准却无“内外”之别。招商成败与否、成效如何,关键要看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据媒体报道,自从我市去年“3·28”境内市外投资额首次超过合同利用外资后,今年“3·28”境内市外投资额在2月中旬也再度出现了超外商投资额,成为了今年“3·28”招商又一亮点。 在笔者看来,我市招商“内资”连续两年超过“外资”,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这是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我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招商引资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中山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大胆解放思想,主动应对市场转型挑战,转变招商引资理念,改善区域投资结构,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中山经济新一轮大发展的现实选择。
应该看到,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已经相当雄厚,尤其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居民储蓄规模均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有大量闲置资金需要投入到生产环节。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优质“内资”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产业竞争优势一点也不比外资企业差,如果择优招引,很可能会取得比单纯招引“外资”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市连续两年“3·28”招引“内资”超过“外资”的例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难发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招商引资对象虽有“内外”之分,但检验和衡量招商引资成效的根本标准却无“内外”之别。招商成败与否、成效如何,关键要看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随着国家土地环保、对外贸易、企业用工和产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单纯靠招引“外资”及片面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市场风险已日渐凸现。相反,在继续抓好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外资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大招引“内资”力度,不仅可以减少招商引资的盲目性,大幅降低招商引资的成本,培育生成一批本土优质企业,激发内源型经济的发展活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化解招引外资的市场风险,减少对外资的过度依存,进一步优化国内资本的市场配置。
由此看来,招商引资既要“眼睛向外”,在招引“外资”上下功夫,同时,还要“眼睛向内”,在招引“内资”上求突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陈旧的招商引资理念,改革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树立有进有退的世界眼光,做到“内资”、“外资”齐头并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和奖罚办法,真正把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考核评价招商成效的主要依据,实现“内资”、“外资”一视同仁;要在继续抓好引进外资、提高外资质量的同时,不断优化“内资”的投资环境,全方位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以此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科学理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