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已经突破8000美元的上海,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阶段。因此,加快建立一个从“引资”上升到“引智”的平台,依靠人才,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必由之路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如果说招商引资对上海经济发展起到一种“输血”作用的话,那么人才智力的引进则达到一种“造血”的功效
●“引智”问题,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问题。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培育国际化多元生态,增强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加强“引智”公共服务,完善“引智”政策;三是规范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四是促进“引资”与“引智”相交融,项目推进与人才开发的相结合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正加速向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转变,对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多家落户上海;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总数已达7万多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留学人员在上海创办的企业已达3800余家。在上海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发展的高潮,都引发了一轮移民的高潮;每一次移民的高潮都造就了一代新上海人。
随着国门的开启,上海的开放型经济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在改革开放早期,我们注重引进外资,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上海已连续十多年GDP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总体上走的路子还是以资金和资源大规模投入为主的总量扩张道路。但是,人均GDP已经突破8000美元的上海,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阶段。因此,加快建立一个从“引资”上升到“引智”的平台,依靠人才,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必由之路。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如果说招商引资对上海经济发展起到一种“输血”作用的话,那么人才智力的引进则达到一种“造血”的功效。事实上,有了人才,没有技术可以开发技术,没有资金也可以创造财富。上海没有其他资源,人才是上海最大的资源,但这一优势同样面临着挑战。以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来衡量,目前上海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相对较低、高端专业人才不足。比如,衡量国际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常住外国人口的数量,上海常住外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0.67%,而纽约为20%,香港为7.6%,新加坡为8.9%。
环境是吸引力,事业是感召力。“引智”问题,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问题。资本的流动,往往追求的是利润的回报和利益最大化。一些地方为吸引外资,政策一宽再宽,条件一降再降,甚至忍痛牺牲国内企业利益而制定各种“引资”优惠政策。而“引智”问题却复杂得多,拴心留人不是仅靠优惠政策就能起作用的。所谓“筑巢引凤”、“候鸟迁徙”的比喻,反映了对人才生态的综合性要求。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优化投资环境,更要重视优化人才环境,形成引才、育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生态和制度优势。上海有条件也必须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把竞争的舞台放到全世界,尤其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机遇,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的人才开发与管理的经验,遵循国际惯例,全面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促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用得好、流得动、能发展。
一是培育国际化多元生态,增强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加强软环境建设,促使各类人才宜居和创业。尊重不同国家、种族、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习俗,建设国际化的语言环境,为海内外人才在上海工作、生活创造文化认同氛围。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营造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安全、宽松、自由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应建立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控体系。可选取影响人才成长、发展、创业的各方面环境要素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定期发布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二是加强“引智”公共服务,完善“引智”政策。完善海外人才服务工作平台,将服务延伸到海外,扩展到海外人才身边,着力推进服务内容国际化、服务标准国际化、服务理念国际化。如,为海外人才提供各类远程信息服务;加强与国外人力资源行业的合作与交流;着力抓好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信息统计系统、服务产品标准系统、质量和绩效评估系统、评价认证系统、培训系统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形成“控制人口,不控制人才”的政策导向。重点制定和出台人才资源保护、人才流动权益保障等政策法规,并在办理居住证、提供人才公寓、简化出入境手续、个人就医、子女就学、个人所得税纳税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便利,使各类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找到应有的、恰当的位置。
三是规范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市场。应整体性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中介服务、智力流动、项目聘用、契约用人的新模式,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探索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机制。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充分利用供求、价格、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人才的流动和重组。要加快引导和发展择业服务、就业服务、创业服务、评价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才中介机构,积极推动国内外著名的人才中介机构特别是猎头公司落户上海或到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人才市场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等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对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才、科技、资本的有机结合。
四是促进“引资”与“引智”相交融,项目推进与人才开发的相结合。实际上,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不仅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高端人才和营销网络。因此,招商与招才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外商投资企业与上海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资源采购、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要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入户上海,吸引跨国公司来上海设立服务外包基地和培训基地,以机构的进驻促进国际人才的集聚。进一步完善留学生创业园区、高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使之成为集聚人才的强磁场,并建设一批引智示范基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要进一步培育和升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和深厚的近现代文明的积淀,激发移民城市的活力,兼容并蓄,中西交汇,着力创造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主动集聚上海,并通过上海这个平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使上海真正成为太平洋西岸一个优秀人才汇聚的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