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问题怎样才能认识清楚?我们认识问题怎样才能深刻全面。下面分析一下认识的三个层次。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
什么是认识和认知的过程?就是观察力、形象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我们认识事物就是按照这样的过程来认识的。
观察力对应的就是感性认识。就是对事物的看、听、说等的感知形成的对事物的直观的、片面的认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认识,我们有时候的直觉判断、灵感就来自于这些感性认识。这种认识的缺点就是太注重感觉,偶尔可以成功。它是来自于长期的经验的积累。
知性认识。当感性材料的增多,我们就对事物的表面认识的更加深入,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整体。通过总结这些感性认识,我们联系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达到了对事物的初步的抽象,可以称之为一次抽象。形成初步的概念。这就是我们的所谓的总结。但是这种认识没有完全上身到理论的程度,它重在强调事物的关系,他对实践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为啥很多人不懂理论但也能做成事,就是我们会总结,形成了对事物的初步的总结、抽象这是对事物本质的初步认识。但是他是对事物比较全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最高层次。就是通过对材料的抽象,形成科学概念、推理、判断形成理论,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缺点是容易造成对事物认识的片面,因为我们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就是具有片面性的,因为事物是复杂的,还有不是本质的属性,它也在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但它是对事物最深刻的认识。
三个层次的关系。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就在于第二层次。就是对事物的总结,形成观点。达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对事物相互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有第一层直接上升到第三层。也可能直接到第二层。这就是为啥很多人没读过书也能做好事情,就是因为他们会对事物进行总结。会思索。所以他们也可以直接到第二层。但是第三层的人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因为这是对事物最高层次的认识。需要抽象。这正是我们国人的缺点。我们不善于去抽象事物。我们善于整体观察事物。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三种认识方法是同时起作用的。在第二层次的知性认识可能有第三层次的理性认识,在第三层次的理性认识也可能包括第二层次的知性认识。
而实践的过程方法的过程恰好相反。是从理性到知性,再到感性的过程,就是具体化的过程,我们分为一次具体和二次具体。一次具体就是把理性变到知性的过程。二次具体就是把知性变成感性。就是执行的过程。毛主席对马克思理论的具体化、实践化。就是有理论变成知性、感性的过程,他的作用就是让每个人都能理解。让哲学走出书屋。毛泽东方法论的过程第一层次就是调查的方法和矛盾的分析方法,第二层次的方法就是事实就是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三层次的方法就是具体的政策和策略。从企业文化上说,第一层次的方法论就是思想层,第二层次的方法论就是制度层,第三层次的方法论就是执行层。
认识问题的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我只不过把抽象分成了一次抽象和二次抽象,实践的过程就是具体化的过程,我就是把具体划分成了一次具体和二次具体。从一定程度上说,通常哲学上讲的感性认识直接到理性认识,这其实少了一个中间状态,就是知性认识。我们有时候往往以为自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但是我们是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知性阶段。只是对事物进行了深刻总结,但是还不是探究到了事物的本质。所以在营销界里,除了菲利普科特勒是理论家之外,其他所谓的专家都是对他的理论进行阐述,进行修补。进行理性到知性、感性的具体化过程。不信你回忆一下,你哪一个观点不是在4p的基础下、在《营销管理》基础下延伸出来的。我们没有自己的营销理论,这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