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本报记者余涛
实习生叶洁纯
嘉宾:
互联网实验室总裁刘兴亮(博客)
Q开网店卖农产品(000061,股吧),被物流难倒
读者李先生来信:我曾是广告公司的一名白领,2008年金融海啸使我的工资“缩水”,但我也发现肉菜销售利润高,且有亲戚从事此行业向我传授经验。于是同年9月我开始创业,我的第一家销售红薯、大蒜等农副产品店开业。
因为我在第一渠道进货,售价能比同行低10%-20%,每星期进货量在2000-3000元。一个月后开了分店。但这种实体店对人手和客流量都有较高要求,今年3月两间店都关门。
我曾在网上发宣传帖引来很多人关注。于是我的网店应运而生,为配合网店销售,五月份我又在珠村综合市场开了实体店配合网店销售。网店每天能接到3-6张价格在40-50元的单,网购顾客中珠三角居多且回头率较高,而更远的顾客虽然对这些农产品需求大、咨询多,但因物流费过高而放弃。
与实体店每月1万多的营业额相比,网店的月销售额从开始的1000多元上升到现在3000多元,但我深感市场需求量还很大,只是被物流卡住,无法打开市场。有顾客提醒我可以在不同地方设点,但受管理和资金限制,不敢轻易尝试,在继续设点之前,我想问问,这样的模式有什么问题么?
A先踏踏实实服务好本地客户吧!
做电子商务为何很辛苦,最大的难处就在于单个用户ARPU值(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太低。图书领域B2C的ARPU值就很低,顾客通常只买一两本书,所以美国的亚马逊经营10年后才实现年度盈利。
而1901年J.F.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从此,在所有商家的心目中,物流的重要性上升到了核心位置。
100多年过去了,当时形成的很多认识依旧在发生作用。比如李先生来信中介绍的这种情况,产品便宜而物流费贵的情况,是不符合消费领域的常态的。客户要购买几斤你的红薯,可能总价顶多需要十几元,而异地物流通常需要20元,这显然不合消费常态。除非,这个产品你是独家的,只有在你这儿才能买到。
“产品便宜物流昂贵”的情况为何以前很少发现,有了电子商务之后却常碰到呢?因为互联网提供了这种便利:即使你躲在山沟沟里卖红薯,理论上来说天涯海角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用户。可怎么把物流费用减下来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共同配送这一条华山独路。共同配送要求要么物流公司上规模,要么你自己的企业上规模。
国内某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去年也开通了一个以农产品绿色食品为主的B2C网站。他们在物流方面是怎么做的呢?首先,目前只面向北京的用户,不接受外地用户的订单;其次,购物满50元才免运费;第三,在开通任何一个异地市场的前提就是就在当地建好农场。规模化的公司在网上卖农产品尚且这样,更何况个体户的网店呢?
看了你的来信,目前还不具备规模经营的实力。同时,你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你不如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只服务于本地客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