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如恒河沙数,如今第一代民企创业者许多正面临退休,可是企业财富的继承与代际传递的世界性商业难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具备商业敏感、人格魅力、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的第二代企业家寥寥无几。由于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九成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企业家的断层现象。第一代企业家打下的江山,后辈们如何接棒再续辉煌?如何才能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定律?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今天开始,本版开辟《探究“富不过三代”》专栏,约请省委党校黄铁苗教授撰文剖析“富不过三代”现象,敬请读者垂注。
黄铁苗
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除了少数人或个别特殊家庭、特殊地域的人员外,中国人的经济状况对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富裕起来了,虽然富裕的程度有所不同。与此同时,不少有识之士也敏锐地发现和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富裕之后,中国人如何才能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无论某一家族通过什么途径发家致富,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被世人总结出一条定律,叫“富不过三代”。有学者指出,中国历史连绵不断,没有出现一个哪怕能够传承100年以上,并在当今社会依然显赫的财富家族。事实无情地告诉人们,富裕家庭多“败家子”、“穷孙子”。纵观古今中外,富有家庭、家族及企业“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很常见,乃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九成半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宿命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如今第一代民企创业者许多正面临退休,可是企业财富的继承与代际传递的世界性商业难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调查资料显示,由于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目前国内精英富人家族的孩子中,只有约10%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人。中国民营企业每分钟就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
对不少富有家庭、家族及企业来说,有的已不是富不过三代的问题,而是能否富过两代的问题。珠三角有不少“二世祖”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二世祖”是广东方言,就是“败家子”的意思。说的是老爸辛辛苦苦创业,买田买地盖大院,可是子女不争气,一心追求享受和刺激,成了“败家子”。
在香港,各界人士也并不看好香港家族企业的传承,香港中文大学一项研究更证实,香港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十分严重。通过对香港38家已发生财富更替的上市家族企业过去15年的股价进行调查,这些企业在上一代领导人交权后的8年间,剔除其他市场因素(如金融风暴等),股票的回报率平均狂泻8成。
“富不过三代”并非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问题
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家族企业中30%能够传承到第二代,只有10%能够“活”过第三代,淘汰率高达90%。“富不过三代”并非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问题。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葡萄牙人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人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人则用三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英国《泰晤士报》曾经对全球过去20年的超级富豪进行调查,发现十有七八不能守住财富,主要原因要么是盲目投资导致经营失误,要么是生活奢侈导致挥金如土,令身家大幅度缩水。通过研究分析20年来《福布斯》全球400首富排行榜,JP摩根投资银行发现,平均每5名上榜的超级富豪中,只有1名能在榜上20年屹立不倒,80%的富豪都被“淘汰出局”。
可见,“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