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建筑业的“钢笔模式”是否值得企业借鉴仍旧是一个问题,不少企业并不完全认同,因为这会使企业在短期内损失一部分利益。或许是这些企业没有沉下心来,没有办法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不认同钢笔模式,更倾向于一种被称作“毛笔模式的”发展之路。
“毛笔模式”只是相对与“钢笔模式”的高性价比而言,是一种快速的,毛躁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心态上则是急于求成,急于赚钱。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够成熟的,在中国经济高速而又稳定发展的大环境里,这多少有点不搭调。因为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只是做一笔生意算一笔,没办法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钢笔模式”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经营方式,对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虽然在开始阶段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成长速度也比不-爱华网-上“毛笔模式”下的企业。但是开始发展缓慢不代表永远缓慢,前期只是积累的过程,相信到了后期,别的企业肯定只能败下阵来。什么叫做“顺势昌,逆势亡”。
据中国钢结构在线报道——三维钢构发布《钢构性价比模式》,这家企业也是典型的“钢笔模式” 企业:追求高性价比的钢构企业。我们不妨再看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有个叫愚公的人,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想把大山搬除,愚公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冬夏换季,才回家一次。
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笑着阻止愚公说: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力气,连魁父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拔掉,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当然如今经营企业并不等同于用人力去做不能完成的事,但我们确实需要一种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只局限于当下。
所以“钢笔模式”是一种长远的经营之道,“毛笔模式”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钢构业权威专家谢付亮先生也在《解剖胜利的力量——远卓品牌纵论中国钢构》指出:如今钢结构行业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战或资质战了,而是品牌之战。该书已经重印三次,受益人数和企业一天比一天多,对钢构企业极其有益。建设品牌也就是一种长远的经营之道。处于徐滕板块核心区域的三维钢构就是带领行业“鲁班换笔”,算为钢结构行业做了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