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寻找资金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拼毅力和热情的同时,也需要讲究技巧。在和投资人正式讨论投资计划之前,创业者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要在短短的三五分钟内,能够简要地把你的创业计划说清楚。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市场有多大?一定给VC算出来金额;第二,凭什么是你?为什么只有你才能做好;第三,你的商业模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周鸿祎介绍说,年轻的创业者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喜欢定性不定量的描述,说了半天却没有多少信息量;喜欢绕弯子,不能直接切入到商业核心;常常在假设条件下描述产品的价值。但是,聪明、傲慢的投资人没有太多时间,如果陈述在3、5分钟内不能阐明要点,创业者就可能永远失去机会。 二、准备应对各种提问。在不同的场合,面对想要融资的各式创业者,周鸿祎经常会用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打断对方的阐述:“你做了什么东西?跟别人做的有什么不一样?能提供什么样的功能?这个东西能给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谁会用你的东西?为什么要用你的东西?”接下来可能是尴尬的冷场,也可能是更多让创业者更加防不胜防的“苛刻”提问。一些小企业通常会认为自己对所从事的投资项目和内容非常清楚,但是你还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准备,不仅要自己想,更重要的是让别人问。企业家可以请一些外界的专业顾问和敢于讲话的行家来模拟这种提问过程,从而使自己思得更全,想得更细,答得更好。 三、准备应对投资人对管理的查验。也许你为自己多年来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投资人依然会对你的投资管理能力表示怀疑,并会问道:“你凭什么可以将投资项目做到设想的目标?”大多数人可能对比反应过敏,但是在面对投资人时,这样的怀疑却是会经常碰到的,这已构成了投资人对创业企业进行检验的一部分,因此创业者需要正确对待。
![创业者需要什么 创业者需要准备什么?](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360339486427.jpeg)
四、准备作出妥协。从一开始,创业者就应该明白,自己的目标和创业投资人的目标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正式谈判之前,创业者要做的一项最重要的决策就是:为了满足投资人的要求,创业者自身能作出多大的妥协。一般来讲,由于创业资本不愁找不到项目来投资,寄望于投资人来作出种种妥协是不大现实的,所以创业者作出一定的妥协也是确有必要的。 五、对未来业绩绝不夸夸其谈。随着与投资人接触的深入,双方越来越向企业核心的问题前进,即财务预测。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并不熟悉财务数据和预测,比如说你的商业模式、团队、现有的市场形式、竞争环境、服务对象等等。从提交商业计划书开始,业绩便会一直作为记录,投资商会在跟踪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拿出计划书和现在的业绩对比,如果看到当时说的东西是海市蜃楼,则会对创业者留下一个非常负面的印象,反之则会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