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策的出台难免会有人欢喜有人忧,遭到损失的人可以依法向政府追回部分补偿,可是如果遭受了损失后却把损失加陪地转嫁到他人头上,那则是不道德的并且让人深恶痛绝的,说白了就是一种严重的欺骗行为。 事情缘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广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按照此规定承租人应按规划用途使用房屋,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因此只要是房产证标明是住宅用途的房子,都不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已到期的营业执照若地址不变、经营场所仍是住宅用途的,则不能通过年检。 广州市有近三分之一商铺的性质是属于“住宅”用地,因此这一部分商铺面临着关门的必然结果。这一“住宅禁商”的政策牵涉广泛,其中最为直接的利益损失者就是目前正在经营中,即将面临关闭或搬迁的“住改商”的商铺经营者。其中不泛装修昂贵、并且交了一大笔转让费或押金的店铺,这些费用一旦店铺搬迁或关闭了是不可能追回来的,由此必然给店铺经营者带来一定的损失。 在新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损失是难免的。然而有很多店铺经营者却不甘心,想通过某些途径把损失转嫁到不知情者手中,甚至借机海捞一把。于是打出大量广告,说店主因某某事情没有时间经营,要马上把店铺转让出去,转让手续一切齐全,并且店铺仍可以正常经营,新的经营者只需要一次性交一笔转让费,并且每月向房东交纳租金即可。原经营者借着装修费高昂、经营良好、客源稳定、有些还包括连锁加盟费等等的名义可以收取一大笔转让费,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万、二十万,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这并不是小数目,可能这是很多人辛苦工作了几年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点小积蓄,觉得开间小店这个转让费还能接受,并且一切手续齐全,很自然地就觉得这样的转让还挺好的,只要自己好好经营不愁没有盈利。可见这样来引诱不知内幕的人上当受骗简直容易极了。 骗局的核心在于一旦新的经营者交了转让费之后,并不能经营预期中的那么长时间,本来要经营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这笔转让费,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商铺”就不能再经商了,从一般合同上来看这是政策规定的,属于不可抗因素,并不存在违反合同的说法,因此受骗者有苦说不出,所有的一切费用成了永远追不回来的沉没成本。因为这个政策是早就出来的了,理论上任何人都知道“住宅禁商”,对方不存在欺骗行为,并且你也不再有任何机会向政府索取赔偿。事实上“住宅禁商”的政策除了行内人以外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即使知道也不容易将自己接收的经营良好的商铺和新出台的“住宅禁商”联系起来,因此很容易陷入这个商铺租赁的陷阱中。最近在网上有很多广州的商铺转让的信息,总少不了要交一大笔转让费,而这些商铺很多就是住宅用地。在此提醒正在寻找商铺的经营者们注意,在签合同之前,切记看清楚房产证上是否标明是写字楼、商铺或商住用途后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