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脸谱 戏说药妆的门户乱象



  戏说药妆的门户乱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药妆”这个词汇在神州大地上突然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在化妆品行业中骤然升温,一时间,为药妆摇旗呐喊的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不时发表关于药妆的种种言论,大造舆论,厂家也积极配合,药品制造企业、传统日化企业纷纷表示进军药妆市场,并坐言起行,纷纷推出各种风格的药妆产品,“打造中国第一药妆品牌”、“药妆新势力”的新品上市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其势不可谓不壮……

  对于药妆的井喷爆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叫好者认为药妆的出现开拓了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一片新的蓝海,为国内混沌竞争的化妆品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给陷入鏖战泥潭的化妆品与药品企业,药店、日化精品店创造了一根稻草,中国化妆品市场将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撕开封锁,打造属于自身的竞争优势。看空之人认为“药妆”在中国市场无生存土壤,她概念不清、定位不明、模式混沌、标准缺失、管理真空……,更有悲观者认为国内药妆只不过是玩化妆品的人使得一招瞒天过海,中国药妆市场只不过是个杜撰的乌托邦。

  当专家还在为药妆大打口水战时,精明与实在的商人早已朝着做多市场的方向前行,他们一边呼吁着药妆市场是多么的前途光明,另一边则开始占山为王,自立门户。温泉派药妆、植物派药妆、海洋派药妆、医生/药派药妆,法国药妆、欧美药妆、日本药妆、汉方药妆、中草药药妆,医派药妆、妆派药妆等一个个药妆派别被人为的划分,一时间,国内药妆市场山头林立,呈现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态势,其门派林立之势不亚于武侠电影中的武林与江湖。好不热闹。

  关于药妆的“旁门左道”

  药妆门派林立局面的出现,原因众多,其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对药妆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利益团体的推动下,药妆被人为设置门槛,如药派药妆就认为药妆非“药”莫属 ,或为制药企业生产,或有医生/医药研发背景、或加入了医药成分,要不就是至少要在药店销售,……总之,医派药妆认为药妆一定是与“药”或“医”有关系。但药妆仅仅只是这些吗?

  在药店出售的就是药妆

  在谈到药妆的时候,很多人言必称薇姿,说自己采用的是“薇姿模式”,是正宗的药妆。薇姿作为国内第一个只在药房销售的化妆品品牌,在自身并没有宣传自己是药妆的情况下,被国内一些利益团队推为“中国药妆启蒙大师”,认为只要如薇姿那样在药店销售就是药妆了。事实上在药店或者药妆店销售的并不只是药妆品牌,药妆品牌也并不只是在药店销售。对于一些国际“药妆”品牌来说,可能在一个国家是在药店销售,在另外国家就通过其它渠道销售;或者在某段时间是通过药店销售,在其它时间则是通过另外渠道销售,如倩碧、碧欧泉在本国最初是通过药房发售,但在许多其它国家则是通过专柜形式销售,露得清,在美国则是药房销售,在中国则是通过精品店、百货专柜等形式销售。销售渠道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选择什么渠道销售,是根据品牌发展而定,不可本末倒置。在药店出售化妆品只不过是化妆品销售的渠道创新与自身专业感强化,它是一个充分条件,但绝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由制药企业生产的就是药妆

 戏说脸谱 戏说药妆的门户乱象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于药妆叫嚷得最大声的是那些药品市场企业,他们凭借着自身对于“药”字的占据,大有要独霸药妆市场的趋势,但是生产主体并不能主导一个品类的性质,在多元化生产经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或相关多元化或不相关多元化,如茅台生产啤酒与保健酒、网易养猪等的。单纯依靠生产主体来衡量一个品类的性质就如同看一个人要看其出生一样。药企出品的药妆品,有他自己的优势,但绝不可能药妆的准入证。

  添加了药用成分的就是药妆

  不论是什么行业,对于什么东西可以添加、什么东西不能添加,都有法规管理与规定,化妆品行业同样如此,以添加了某种常用于药的成分就说自己的药妆,那也许叫皮肤药会更好。

  化妆品的成分是化妆品安全与效果的双刃剑,化妆品添加药用成分需要慎重看待,药用成分既然为药用,那就表示其不能滥用,不能随便使用,化妆品作为一种日常性消费品,添加药用成分,那随后必须要有专人的指导才能使用,这样就失去了妆的本质,而且会与其诉求的安全互相冲突。迪豆的“质量门”事件就是对成分添加的最好案例。

  有医生/医学背景的就是药妆

  药妆他其基因是妆,无论是谁研发,他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必须是妆,医生/医学研发背景,只能强化其背景与功效的某种程度保障。一位好的药剂师他不一定是一位好的化妆品配方工程师。况且化妆品买的也不仅仅是功效,其五官感受都很重要。事实上市面上也有部分药妆品牌比如佳丽宝公司推出的芙丽芳丝也并没有医学背景。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与《化妆品命名规范》中明确规定,化妆品在命名、包装和说明书上不得标注适应症、不得宣传产品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药妆”化妆品,不但没必要傍药的大款,相反,还应远离药。  

  药妆!谁才是正宗?

  在化妆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化学成分(香料、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物质等)的添加导致使用化妆品后出现过敏等副作用情况加剧,消费者闻过敏而色变;另一方面是普通的保养型产品在使用后,长时间得不到效果回馈,让消费者倍感失望,在两种因素的推动下,希望获得能对肌肤更加安全和更加有效护理的产品需求与日俱增,于是乎药妆也随之应运而生。

  究药妆的产生,我们不难发现,判断一个品牌是否是药妆品牌,并不是取决有没有批准字号,也不是取决是否在药店销售,更不是取决是否拥有医学背景,关键是取决他是否利用了有效的途径,不仅仅只是医学途径有效的解决了顾客常规护理产品通常解决不好的肌肤困扰。因此,药妆-爱华网-的本质在于是否利用安全途径实现皮肤可预测的效果回馈;因此评判一个药妆品牌包含了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安全的可控性。

  这即包括医学、药学级别的理论运用,如是否通过医学人员,采用类似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医疗级的生产方式,成分的提炼与使用,生产环境的严格要求,有临床测试报告,清晰明了告知有什么副作用?怎么避免副作用?怎样处理出现了副作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使用?如何储藏?甚至有召回制度等等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效果的可预测。

  是指通过标识所采用的成分及作用原理告知消费者,产品能比普通的化妆品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消费者诸如皮肤敏感、瘙痒、干燥、皮屑、痤疮、皱纹、色斑、疤痕,以及美容、磨皮、镭射、换肤术后的护理修护等肌肤需求。

  药妆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其名副其实的发展,我们既然用了药妆之“名”,那就更要有药妆之“实”,我们再也不能做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在我们行业至今还有影响,对于新兴的药妆市场,我们不希望其再次轮回,重演当初的那一幕。

  题后话:

  药妆不只是药派的事情,妆派也应理直气壮来参与。通过齐心协力的发展,一同做大做强药妆市场,让药妆这一市场更加灿烂多姿,令人欣慰的是,有一些企业已aihuau.com经开始突破观念禁锢,为药妆奏响了一连串新的音符,如医婷的海洋药妆。医肽的植物药妆,碧斯的类医学护肤,创美时的类医学东方美等等,这些品牌突破了传统的药企生产、医生研发,治疗皮肤病成分等条框的束缚,跳出了常规药妆品理性、厚重、古老传统、药味浓郁的圈子,为药妆引入了时尚、现代、活泼的元素。 

  药妆,一路走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17844.html

更多阅读

药妆品牌哪个好? 法国三大药妆品牌

? ??药妆现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加上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也不小,在国内销量最大的薇姿的电视广告越来越多,依泉、雅漾、理肤泉等也是随处可见,其实药妆到底是什么,估计很多人只能知道它是在药店销售的,它到底和普通护肤品有什么区别,它

日本药妆的使用心得 日本药妆店必买

日本药妆的使用心得这是我的第一篇博文呀,就先介绍给大家一些我正在用的东西吧。日本药妆酒藏娘酒粕小顔面膜这个好东东,我要强烈赞一下!它对浮肿的脸有很好的收紧作用(我是大脸)!味道很象冰淇淋,我每次用它做面膜,啊,好想吃好想吃,都恨不得把

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 药妆出路在于专业性与渠道的结合

     商超渠道适合较低端的产品,而百货专柜门槛又太高,药房又还不是主流渠道。药企做药妆的出路在哪里?记者采访发现,关键在于解决专业性和渠道的完美结合。药企做药妆有很多优势,一个是品质的保障,很多药企都以制药的生产标准来做化

掌控末世 不掌控主流渠道 药企玩药妆难赚钱

     2013年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修订研讨暨启动会。业界认为,化妆品立法或为药妆正名,对药企做药妆迎来政策利好。虽然做药妆的很多,但是赚钱的却很少。  药妆概念,长久以来颇受争议。化妆品顾问

早教市场乱象调查 拍卖市场的三大乱象!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火爆,国内拍卖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许多拍卖公司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虚假鉴定、联手做局、赝品泛滥、监管缺失、自我炒作、洗钱行贿……如此等等,使得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更加乱象丛生。  拍卖

声明:《戏说脸谱 戏说药妆的门户乱象》为网友神般神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