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R410A制冷剂的专利权被杜邦、霍尼韦尔、大金等少数外资企业所掌控,R410A在中国市场的普及速度越快,这两家企业的获利就更多。
R410A并非环保制冷剂的终极品,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替代品。虽然其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但仍是“温室效应”的元凶。由本土企业生产出更安全、更环保和更便于运输的制冷剂需要更大的政策推动。
格力空调总裁董明珠一向快人快语,在近日的一个论坛上称,“现在的无氟空调其实都是有氟的,企业炒作概念是不尊重事实,就是撒谎欺骗消费者。”
此言一出,业界哗然,在众多企业力推无氟变频空调之际,董明珠的话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指责市场上销售的无氟空调均为概念炒作,原因是该产品采用的R410a制冷剂其实含氟。 那么,现实国内空调企业在制冷剂使用上究竟是怎样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声?
过渡品:R410a
“今年以来,受美国市场全面禁止R22制冷剂的空调进口及中国市场美的、海尔等空调企业的无氟空调推广力度加大,R410a制冷剂的产量较去年同期翻了3倍。”第三方调查公司产业在线分析师张丽喆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中国家电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师以及广东3家空调企业技术工程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均表示,无氟空调并不指空调制冷剂中不含氟元素,而应该是不含氟氯烃。该元素正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对于采用“R410a”制冷剂的空调,业内习惯称为“无氟空调”,这已是约定俗成的称呼,并不存在对消费者的欺骗。就像大家一直习惯称呼的“氟利昂”,其实并不是化学元素,而是杜邦公司的产品名。此前,杜邦还为R410a取了一个“舒瓦”的产品名称,就是为了避免混淆概念不清。
R410a虽然不含氟氯烃,不会对地球的臭氧层造成破坏,却仍含有氟元子,这会引发温室气体效应。多位空调企业人士也认为,与R22相比,R410a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效应相当,这一产品并不是环保空调最终制冷剂,只是在更新的制冷剂没有研究出来之前的暂时性替代品。
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近年来国家环保部以及中国家电协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协会,并未对空调制冷剂的替代加快进程。关键就在于,R410a这一目前已经被国内空调企业公认的环保制冷剂,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替代品,最终还将会被更环保的制冷剂所取代。
此前,我国冰箱市场的制冷剂替代工作就较为快速。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无氟冰箱均是采用R600a制冷剂替代R12。冰箱的制冷剂升级速度快,还在于R600a相对于R410a属于自然制冷剂,对臭氧屋和温室气体效应并不产生影响,不存在再被替代的必要。而由于R410a属于人工合成制冷剂,从产品属性上看,无法避免产生“温室气体”,仍要被替代。
由于目前这一制冷剂的专利主要被两家美国企业杜邦、霍尼韦尔和日本大金等少数外资企业掌握,世界各地对于R410a也持不同的态度,欧盟就一直在试图寻找更环保的制冷剂产品,而中国家电协会也一直在组织空调企业寻求新的制冷剂替代方案。
“这也是近年来,家电协会为什么一直没有逼着企业用R410a替代R22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R410a是个过渡产品,如果未来面临二次淘汰,现在逼着中国企业更换制冷剂就是浪费。另一方面,政府和协会也想给中国企业留点机会和空间。”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page split---| 获益者:杜邦、霍尼韦尔、大金
在R410a的背后,隐藏着3家跨国巨头公司:杜邦、霍尼韦尔、大金。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R410a专利权均掌握在这3家企业手中。一位中国家电研究院的工程师透露,当年冰箱企业在进行环保制冷剂替代时,杜邦和霍尼韦尔两家企业都组织技术代表团轮流到政府、协会以及相关大企业进行产品技术的讲解和宣传,试图说服中国企业能使用R134a(R134a跟R410a一样。 都属于GWP值很高。ODP值很低的产品)作为制冷剂升级替代品。但当时德国的一些企业就支持我们搞R600A制冷剂,最终这就引发了当前中国冰箱市场的制冷剂两种走势。
国内市场销售的冰箱就用R600a环保制冷剂,而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就采用杜邦和霍尼韦尔的R134a制冷剂。
“虽然R410A制冷剂是人工调配出来的,中国企业也知道调配的比例,能做出完全一样的东西,但由于专利在人家手中,我们要使用就必须交专利费。目前,一台空调使用R410a制冷剂要比R22贵4倍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天津大学教授如是说。
一位空调企业负责人更是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目前中国空调制冷剂都从R22升级为R410a,每年仅多交出的专利费和成本费就要高达数十亿元。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杜邦等企业就是打着环保的幌子赚取得大量的商业利益。而由于国内企业目前尚未开发出更合适替代R410a的新制冷剂,空调企业也只能“委曲求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3家企业手中的R410a专利在中国区域即将于2011年到期,接下来,国内空调企业有望在这一制冷剂产品摆脱价格贵以及专利费的困扰。
破局者:R290或其它
值得庆幸的是,当前国内关于新兴环保制冷剂的研究并未停止,其重点方向便是解决R410a温室效应潜能值(GWP)高的问题。当前,自然制冷剂R290,由山东东岳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DY1-5”号以及霍尼韦尔和杜邦也研发出一种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的产品HFO-1234YF,可能在经过技术改进后变成新的专利产品。此外,浙江大学还曾开展过“新型三元混合制冷剂R32/R125/R161替代制冷剂R407C”的相关试验。
不过,当前备受关注的则是R290。这不仅是因为,目前这一制冷剂应用于空调上已经完成了实验室测试。早在2002年,上海通用机械研究院就曾做过“R290的可燃爆炸性实验及其在制冷机组中的试用”。而在2006年,天津商学院宁静红副教授还做过“R290家用空调的替代与应用研究”,为这一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
2009年,格力空调承担的国家商务部“采用自然环保工质R290(丙烷)研发高效节能空调器”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分别获得了商务部200万元、及欧盟“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组织”105万欧元的项目资助。
记者注意到,对于R290的成本低,可以从现有的液化气中直接获得,同时GWP值和ODP值接近0,还有着类似自然制冷剂R600a在冰箱产品上应用的成功经验,这是一个足以让众多空调企业心动的解决方案。志高空调技术副总监林崐则告诉记者,多年前中国家电协会就组织了主流空调企业进行R290制冷剂的替代性试验,包括志高、美的、格力在内的企业都一直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实验。
不过,R290的上述优势却比不上“易燃易爆”这一致命缺点的杀伤力,林崐则不无担忧地表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全国出现一台R290空调爆炸就会引发消费者恐慌,这是所有企业都不敢贸然前进的根源。” 对此,中国家电研究院的一位总工则告诉记者,同属自然制冷剂-爱华网-的R600A应用于冰箱上不担心爆炸的问题,就因为压缩机功率小、灌注量少,相当两个打火机的量,没有安全隐患。而空调则高达几十个打火机的量。
不过,中国家电协会副事理长王雷则认为,“R290的可燃性问题到底危险有多大,这需要有实验基础,不能人云亦云。在中国开展的研究表明,随着整个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完全有可能将其危险性降到控制目标之内。当然,R290只是我们现有正在实验考查的一种技术,中国家用空调行业到底用哪种技术来替代,是开放的。”
目前,R410a替代R22的战争才刚刚打响,不过中国的众多空调企业们则又要面临着从R410a向更新型环保制冷剂的替代升级工作。到底是先进行R410a对R22的替代,还是直接用诸如R290、DY1-5替代R22?在新型环保制冷剂的争夺中,中国企业又能否规避外资企业的专利门,开辟一条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这些仍是一道道未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