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合理规模的界定 虽然大的规模轻易引起种种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大公司已不再适宜的理由,需要变革的,往往不是公司的量化规模,而是治理方式。美国的经济学家威尔什说:“我们正不懈努力去做的,是把小公司的精神和小公司的发度,融入到我们大公司的机体之中去”。因此,连锁经营的突破在于寻找最佳规模点,并运用科学治理的手段加以规范。 1.定量研究:启用连锁规模的黄金分割线 海外一些零售专家认为,连锁经营规模的黄金分割线大体应为5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100平方米的店铺,需要发展50~100个;200平方米一个的店铺,需要发展25~50个。黄金分割点上的连锁经营规模,可以在养活相应配送和总部的基础上,实现保本经营。也就是说,必须使店铺面积之和达到5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否则将无利可图。从这个意义上说,连锁经营的定义应将11个店铺以上补充为“11个店铺以上,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这是连锁经营规模的最低标准,小于此,则此规模难以取得理想的效益。 2.定性分析:设立连锁经营规模的风险警点超过了风险警点的评判原则是: 店铺出现亏损,或是由于选址不当,或是由于治理不善; 总部治理受阻或失灵,大多是由于经营规模超过了连锁公司的治理幅度; 没经过良好培训的店员升任店长或总部治理者,暗示着人才培训赶不上规模扩张的需要; 店铺货架处于半空状态,或是由于采购资金不足,或是由于配送能力缺乏。 合理进行区域定位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中尤其要注重农村市场的开拓。目前国外连锁商业主要在沿海发达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开设连锁店,因这些城市组货轻易,但要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采购和配送系统尚需时日。而且,在这些市场中,由于商业的组织化程度更低、规模更小、零散性更强,使得连锁业在这些市场的发展更具优势,也更具发展加盟店的条件。所以我国连锁企业应抓紧时机,加快导入和运用特许加盟连锁方式,从地县级城市入手,进而向农村乡镇发展,抢先一步占领农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