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企业在投资行为中往往有追求高新技术的冲动,以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是,一旦对高新技术的把握不当,反而会成为颠覆整个投资行为的主因。 中原一家制药厂在项目投资设计时,将技术定位在“国际先进水平”,从瑞士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引进了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工艺和4套生产装置,结果4套生产装置有3套存在严重问题,产品一直不能正常生产。造成制药厂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国际先进技术,高价引进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工艺技术,之后又错过了利用国内技术力量攻关、抢占市场的机遇。 西部一家民营工程公司敏锐地发现了涂料市场群龙无首,竞争手段低下,存在极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与当地一家兵工部下属研究所合作,由研究所进行技术投资,合作开发市常几年运作下来,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生产出来的涂料仍然不断出质量问题,其产品根本打不开市常研究所的技术并不是成熟的技术。但公司已在涂料市场投了巨额资金。 技术陷阱与人才陷阱,都是新进入一个行业的投资者特别容易踏进的陷阱。这类陷阱有一个共同特征:为企业经营所必备,容易从市场获得所以投资者不重视,但评判是否合适却非常困难,往往成为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 要避免技术和人才陷阱,创业者应努力做到: 1、进入新领域优先考虑熟悉产业的相关行业,尽量不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2、对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技术,必须进行由小试到中试再到小规模的投产试验; 3、对专家、顾问不能盲从,信任他们,但要验证; 4、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以适应企业规模和投资能力、适应目标市场需求为主要标准,过高或过低的技术、人才要求并不适当; 5、对进入新行业的投资者而言,判断人才是否合适的标准是:一看其是否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二看其在该企业及行业内的口碑,三看其历史业绩,最后,还要看其 个人禀性是否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对技术是否合适的判断标准与此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