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最近报道,位于四川的肯德基分店将于6月15日开始在早餐时段供应烧饼。这是肯德基继早餐推出油条之后另一个引进的中国本地化食品。
实际上,麦当劳早就在食谱上面开始本地化。这里本地化不是本地供应,而是正经在餐牌上提供本地食品。
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美国大名鼎鼎的快餐连锁店。但是根据所在国口味推出当地产品这一举动,在十多年前却根本无法想象。
美国食品企业过去的传统是产品配方和餐牌的决策权统统集中在美国本土总部。任何海外分部和店铺都不能对产品配方做任何修改。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这些产品配方都是企业产品研究部门经过多次试验和尝试后才最后决定的。一款食品的配方不仅有口味的要求,还有从营养配方到制作工艺一系列标准化程序。连锁快餐店主要通过半成品供应和柜台加工工艺完成配餐。这种高度统一和标准操作系统的优点是可以通过中心物资采购和调配降低成本,同时也保持各地同一公司分店的口味一致。换句话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麦当劳的口味应该与中国四川麦当劳一致。因此,任何配方的变动都会影响公司全球物资采购和调配的供应链管理,也会影响食品制作的口味,当然也会影响公司的成本控制。因此,除了总部之外,其他部门均无权修改配方。
其二,麦当劳和肯德基不是简单的快餐店,而是美国快餐店。也就是说,它们提供的食品代表的是美国口味。这就像可口可乐,属于美国这个国家文化或者象征的一部分。十几年前,这些食品店和饮品随着美国国家强大和扩展走向世界,推销除了食品之外的美国文化。例如中国,最早引进肯德及大概在1985年。当时开设肯德基的一个目的是方便美国旅游者在中国就餐。我在八四年为了练习英语曾经为一个美国旅游团做地陪。当时买可口可乐是要支付外汇券的,因为所有可口可乐工厂原则上要外汇平衡。可见,当时可口可乐不是为中国消费者生产的。那个时候,如果谁喝可口可乐,代表自己具有某种特殊社会地位(有外汇券),如海外关系,或者归国华侨,等等。美国化,或者美国产品,包括外国产品,代表的是某种地位,是一种身份符号。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这些企业的产品部门都集中在美国本土。不然,麦当劳就不是麦当劳了,肯德基也不是肯德基了。
这么说不代表麦当劳和肯德基不注意本土化。除了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本土化,这些传统美国快餐连锁店做到供应本土化。例如,麦当劳指导当地农民种植蔬菜,包括生菜、土豆等。肯德基支持当地生产肉鸡。但是这些本土化不是产品口味本土化。在餐牌上,仍然是清一色美国口味或者美国产品。
这种为了节省成本的产品标准化和美国至上的商业心态在近几年遇到极大的挑战。海外第一个迫使麦当劳从新考虑产品本土集中决策的挑战来自菲律宾的Jullibee(中文译作‘乐蜂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