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在对儿童服装的抽查中发现,有四成产品质量不合格。针对童装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服饰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服装协会童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嘉。 刘嘉介绍说,此次市场上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主要问题是童装面料色牢度、pH值不合格。pH值不合格主要是由于染料没有控制好,导致面料的酸碱度不达标,而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则易导致服装在清洗、摩擦后掉色。如果pH值、甲醛含量等理化指标超标严重,儿童在穿戴接触皮肤时,会产生一定的刺激性。 刘嘉介绍说,童装产品除了理化指标不合格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服装厂家的产品存在标识与实际面料不符的情况,明明有化纤成分,却标为纯棉;在质量等级标注上提高质量等级;纽扣或其他饰物钉缝不牢固,造成穿戴时松动掉下引发婴幼儿吞食,或者拉链、拼带等设计不合理,导致误伤婴幼儿。

刘嘉说,正规的童装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品质量,从面料的选购到服装的设计及工艺,都做到处处为孩子着想。如对面料的选择,要远远严于成人服装的面料。既要保证穿着舒适,更要保证安全。虽然童装对于纽扣拼带等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但是企业在生产时,一般都注意将童装的扣带等设计在服装的背后或肩部,使婴幼儿穿着时抓不到,避免受到伤害。大多数婴儿装都是选择按扣,这也有利于保证安全。专家认为,婴幼儿服装在设计上应尽量少加贴花、饰物等可能会造成危害的东西,如果要加,应特别注意缝牢贴紧,以防止孩子撕扯、缠绕。 由于童装对面料的质量要求高于普通的面料标准,因此,企业在采购面料、辅料时,应选择高标准生产的原材料,以避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刘嘉还介绍说,目前服装执行的质量标准是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其中对服装产品分为3类,对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汗、干摩、唾液)等安全及物理特性作出了明确的限制规定,并规定产品中不得有异味和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