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在中国,已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词了,从4p到4c,从定位论到爆品论,从产品思维到市场思维,而后再到用户思维,从广告战到品牌战再到品类战,无不是围绕营销展开的思考和实践,纵观所有的营销理论的脉络,不难发现,所有体系中,都在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讲了一件事:把握趋势,聚集势能,无论是发现心智空位、还是细分市场空间,无论是洞察营销空位还是引燃顶层爆品,无论是寻找已知需求的空位,还是创造未知需求的蓝海,所有的这些思维,说到底都是在告诉企业,要学会聚集绝对的势能,才能战胜强大的对手。
何为势能,在笔者看来势能就是通过洞察规律所在,捕捉、借用、把握趋势,集聚在一个极为重要而关键的点上,在合适的时机迸发出的核聚变一般的能量,便是势能,如古人所述,顺势而为,逆势则亡,势能必然是符合规律的,在这一前提下,懂得把握时机,拥有足够的耐心,细致打磨关键要素的核心势能,便能在需要的时候,彻底释放对手难以想象的力量。这股势能,如同泄洪闸释放的瞬间,如同流星陨石坠地的能量,如同山顶的巨石顺势滚落,如同泥石流依山道而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力大无穷,震天动地。
因此可以说,聚势能者得天下,对企业来说,拥有势能竞争的思维,懂的势能竞争的规则,把握势能聚集和释放的方法和技巧,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在笔者看来,企业选择聚势能的元素必须符合自身所处的状态,认真理性的分析自身资源,才能正确选择聚势的载体,有的企业适合把势能聚集在企业角色上,有的企业适合聚在产品上,有的企业适合聚在传播上,有的企业适合聚在渠道上,有的企业适合聚在技术上,有的企业适合聚在价格上,所到之处,所拥有之元素,无不可以聚集势能,但能否选择出自身最适用的势能聚集点,就是对企业负责人极大的考验,考验着他的理性,考验着他的商业敏感度,更考验着他的格局和眼界。
假如你的企业是技术研发型的企业,请记住,别跟强者去硬拼营销,请把你的势能聚集在不断升级和深化的技术创新上,在笔者看来,全世界的商业领域,最具有附加值的元素有两个,一个是品牌营销,一个是技术研发,因此,把握住技术研发的势能,拥有更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你就是王者,华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匠人精神就是典型的例子。
假如你的企业是产品型企业,组织架构完善,产品经理和市场部设置到位,你就要把势能放在洞察消费者心智和需求空位上,寻找破坏性创新的机会,寻找源创新的缝隙,找到颠覆性的可能,你就是王者,你可以整合技术,但永远记住,你的核心势能在于你对市场、对消费者、对用户的洞察上,把这一点聚到极致,你就是王者。
假如你的企业技术不精,产品无特别之处,你就算是想改变产品和技术也是极为乏力的,这时候,请把你的眼光盯在服务等软性产品上,产品的创新和组织完善放在赢得市场和赢得实力之后,现在这个时候,你该学学海底捞,学习他的服务能力和态度,你该学学优衣库,学学他的模式改革和回归本真,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每个企业都有聚集势能的机会,别以为你是小企业,就没有机会爆发势能的力量,关键看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眼光去寻找能量了。
假如你的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商贸流通,请别想着去建工厂,请别与工厂去争那屈指可数的加工费,你该做的是聚集势能,创造渠道品牌,像国美苏宁一样,将势能聚集在渠道上,形成品牌后,你一样能和美的、海尔谈婚论嫁,别觉得你不是生产者就无法主宰商业话语权,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思维和层次,更在于你所聚集的势能是否足够强大。
企业的势能,决定了企业的空间,得势能者得天下,势能就是企业的风口,就是对手的滑铁卢,无论你把势能聚集在产品、服务上,还是聚集在渠道、模式上,你都有机会在某一个点战胜对手,有所长必有所短,大企业有优势必然有短处,对手个性化渐长,你完全可以反其道行之规模化战略,对手在一个类别上牛气冲天,你就该换个轨道创新品类寻找空位,一切的行为,都源于不同的思维角度,懂的势能的力量,无论这股势能是你创造的还是借用的,是你赶上的还是抢占的,只要放对了位置就可以制造轰动,别把子弹放在炮筒里,更别把炮弹放在枪杆子里,不对味的元素形不成势能,即使它本身充满能量也无济于事。
在你的品牌、产品、营销、渠道、服务、价格等等元素上寻找聚集势能的机会,站在了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何况拥有势能翅膀www.aihuau.com的你呢,让你的品牌像山顶的巨石,像泄洪的洪水,像坠落的陨石,所到之处无对手,才是拥有了真正的话语权,找到了真正的空位,开拓了真正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