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 企业生命之源




唐太宗李世民座前谏官魏征以“过分认真”而传芳千古,其曾奏请太宗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视根为树木之源,视泉为水流之源。现实中,政治家视民心为执政之源,艺术家视生活为创作之源,百姓视金钱为万恶之源,生物学家视水为生命之源,等等。或可说:万物皆有源。那对企业来说,何为其生命之源呢?


斯大林曾说过:“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时下,部分企业管理者多有“重方法轻理论”倾向,误以为学管理就是学方法。殊不知,方法是理论的衍化物,故而任何方法都具有条件约束性,都不可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管理者如若抛开理论而一味钻研方法,极易陷入“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漩涡而走上形而上学的道路,实践证明,形而上学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害死别人,要么害死自己。企业生命之源是企业管理的支点,只有从理论上找准该“支点”,才能跳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漩涡,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千变万化的管理“杠杆”,并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像阿基米德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反之,如若找不准企业管理的“支点”,别说“四两拨千斤”是痴心妄想,就算说“千斤拨四两”也是痴人说梦。对于什么是企业生命之源,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见仁见智的论点:


一是认为“人才”是企业生命之源。电影《天下无贼》有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呀! ”但国有典故叫“身在曹营心在汉”,说是徐庶“吃着曹操的饭,想着刘备的事”,故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之说。徐庶虽大才,却无益曹营,故以“人才”或“人员”论企业生命之源者,似欠周全。


二是认为“创新”是企业生命之源。话说“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有生命力”,但创新靠什么呢?创新肯定靠人才,此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


三是认为“文化”是企业生命之源。文化是什么?“一个人的习惯叫性格,十个人的习惯叫风气,一百个人的习惯就叫文化”。文化只是人员的一种行为自觉,而缺乏人员行为自觉的企业文化必将“永远在路上”。只要提到人员,又会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四是认为“诚信”是企业生命之源。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企业诚信很重要,但企业诚信最终靠谁来兑现?企业的诚信最终都要靠人员来兑现,提到人员就会再次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五是认为“质量”是企业生命之源。低劣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必将导致企业衰亡,但以高成本维持的高质量也会导致企业衰亡,而压缩成本一靠技术、二靠人。而且,提高质量的技术或是压缩成本的技术关键靠什么呢?还是靠人才,此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以上五种论点虽难解企业生命之源,但都有一条线贯串其中:人。也就是说,企业生命之源肯定与人有关,那是不是说人就是企业生命之源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就如同一根水管,如果水管不出水,那就毫无意义。那人这根水管“要出什么样的水”,才能浇灌企业生命之树呢?为解此疑,不妨回到第一个问题上,看看徐庶身上到底缺乏什么特质才会无益于曹营。其实,只要能正常思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徐庶身上所缺的东西——积极性。人员只要有积极性,无论是谈人才,或是谈创新,或是谈文化,或是谈诚信,或是谈质量,都无需多谈。相反,人员若无积极性,谈什么都是“纸上谈兵”“对牛弹琴”。人员积极性的实践表现只有一个字:勤。比如,勤志、勤学、勤思、勤钻、勤精、勤事、勤干、勤俭,等等。人有“勤”字当头,何事不可为呢?反之,人无“勤”字作首,贤人也会变成闲人,既为闲人,何以为事呢?

 水生命之源 企业生命之源

综上所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是企业生命之源者。此道理虽为常人知晓,但时下能深明其义者,或似门可罗雀。至于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处不作深论,但可循于韩非子所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所言的“人情”,即为趋利避害的人性。企业管理的要义,就是要激活趋利避害的人性,使人在亦趋亦避中好好工作。我们常说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两层意思:一是解放人性,二是www.aihuau.com发展技术。发展技术有两种渠道:一是自创,二是引进。技术自创是发展技术的关键,而发展技术关键靠人。故而,从此角度讲,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解放人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320.html

更多阅读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 谁识法度 鲍鹏山 水浒 宋江

谁识法度--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系列(3)画外音:宋江这个水浒传中的男一号一出场就做了件大事,私自放走了智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现在宋江又怒杀阎婆惜犯下死罪,虽然县令想极力维护宋江但也不得不派朱仝和雷横到宋家庄去缉拿他,一到宋家庄朱

三焦乃为元气、水谷之通道 正确处理三焦之火 通道线的正确画法

三焦乃为元气、水谷之通道,理当畅通无阻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

声明:《水生命之源 企业生命之源》为网友烟花易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