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和马化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苦命例子。1998年创立时,腾讯的核心业务既不是即时通讯工具QQ,也不是搜索和社区,而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一年后才发现当初进入的市场早已饱和了,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TIPS),并且只赔不赚地卖到1999年的夏天。 “性格内向孤僻的马化腾一边做着赔本生意,一边顶着股东的压力开发了OICQ。当年11月,腾讯公司帐户上只有1万多元人民币,迫于生计的腾讯创业团队不得不利用深圳的地理优势,去香港‘投机倒把’,把廉价笔记本电脑高价转卖给内地的企业主。”当年与马化腾一起创业的腾讯老人在多年后公开了这段不很光彩的历史。 经过7个多月的四处奔走,2000年4月马化腾终于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220万美元,并把OICQ改名QQ。但那一年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络公司已经通过上市获得了新的资本支持,并且通过推出收费业务加快赢利。 令“小马哥”感到很郁闷的是,当时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两亿,但腾讯不能从用户身上强行收费,企业主也不愿为QQ买单。由于网络服务器的带宽昂贵,维持这么多用户的在线运营几乎令腾讯再度陷入财务危机。为了公司18个员工的利益,马化腾决定忍痛低价出售QQ业务平台。 “我们当时和深圳电信数据局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但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后来马化腾又北上找已经上市的中华网和新浪,但对方高管层听说要卖100万元都不要了。” 谈了4个买家都没有结果,马化腾只得返回深圳。开发区马路上的晚风吹得“小马哥”凄凉无比,他暗自决定非把这个QQ小企鹅带大不可。 与后来“小马哥”的温文尔雅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那段腾讯最低谷的日子里,几个创始人之间经常吵架、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天蝎座的“小马哥”其实和同星座属性的张朝阳性格有几分相似,容易有莫名的悲伤和孤独。这种悲伤性格让他总是生闷气,不与其他创始人吵,但说话的时候变得很刻薄,心酸的眼泪也只能往肚里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马化腾带领腾讯从不幸走到幸福的历程,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10年众多成长型企业拼搏发展的孤独史。
![马化腾回忆创业 还原马化腾艰苦创业的经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51578855193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