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炒股就是炒心理》
第三章
第三章牵一发而动全身——股市的
四大从众效应
第一节干扰信息的放大器:噪声效应
经济学的理性包含以下三个含义:自利原则;效用最大化原则;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因而经济学中关于投资者理性决策的模型认为,投资者的理性应该是一种最佳的、恰到好处的合理状态,一种或多目标的最优化,而非谋求数量的最大化。例如,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必须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地反应到恰当的点上,这种最佳方案才是理性选择。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与噪声理论理性对人如此重要,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投资者的行为是有限理性或非理性的,经常犯认知错误,如存在个体认知偏差和从众行为,以及对信息的不恰当反应等。噪声是一个物理学范畴,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噪声的概念很自然地被引进金融市场。一般情况下,噪声可以理解为不完全或错误的信息。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1986)首次提出关于噪声交易的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效市场假说成为金融市场主流理论的基础。所谓有效市场,是指“在一个市场当中,如果无法通过利用某一信息集合来形成买卖决策以赚取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那么该市场对这组特定的信息集合是有效的。”即信息完全反映在价格之中,证券的价格和其内在价值相一致。有效市场是一种现实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为了把理论研究和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披露的程度,把有效市场分为强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弱有效市场三类。价格中包含的信息越多,市场就越有效。这样就弥补了完全有效的市场过于理论化的弱点,增强了其现实解释能力。在有效市场假说中,证券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一个偏差,这个偏差就是噪声,由于证券市场中的交易者依靠信息对交易品种的价值作出判断,尽管价值是先于价格产生而客观存在的,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对价值的判断表现为一种“共识”。“价值发现”就是对价值的“共识”达成一致的行为,共识的达成受到众多的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所以这种一致的认识即价值判断的标准无法实现静态的均衡,同时无法先判断哪些信息与价值有关,哪些信息与价值无关。于是价格与价值之间就会出现偏差,噪声由此产生。第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股市的四大从众效应
布莱克认为,噪声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相对应,一直存在金融市场中,而股价则综合反映了噪声与信息的影响。股票投资者也被分为噪声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噪声使金融市场的运作成为可能,同时也使之成为不完美市场。他指出:“噪声交易是基于噪声并把它当做信息来使用的交易。尽管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交易并无益处,但基于噪声交易的人们却愿意交易。也许他们把噪声当做信息使用,也许他们就是想交易。”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交易者占有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因而交易价格也不充分、不完全,与金融资产价值存在偏差,由此产生了研究这一偏差的理论——“噪声理论”。噪声效应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行为金融学的兴起,由噪声效应引起的噪声交易开始得到广泛关注,经济学家开始分析噪声的形成机理,由此分析此效应促成的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噪声交易者的行为以及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经济学家发现噪声效应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很大,由此对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其一,在噪声的形成机制上,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噪声是一个均值为零的随机项,并会随着信息的传播很快消失。而噪声效应的市场表现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长期存在,噪声会长期存在,使价格可能长期偏离基础价值。噪声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市场众多交易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者对风险偏好不同。其二,在噪声效应能否存在方面,有效市场假说坚持噪声效应不会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即使存在必然会蒙受损失,这些损失将成为拥有内幕信息的理性交易者的收益。而对于噪声交易理论来说,噪声的存在使非理性交易者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噪声效应将大量存在于市场交易之中,并获得一定收益。其三,在噪声效应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方面,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噪声效应对证券价格没有影响,其唯一的作用就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而噪声效应虽然也是从噪声交易者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入手,但是通过模型论述了噪声交易者对市场均衡价格形成和证券收益的影响。噪声效应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早在20世纪7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和法玛(Fama)就讨论了受噪声效应影响的交易者长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对市场的影响问题。他们认为,当噪声交易者抬高了股票的瞬时价格使其高于基本面价值时,理性套利者就会卖空股票、打压市场价格,直到价格回复价值为止,此时,套利者低价买回股票,赚取高卖低买的差价收益,这使得噪声交易者所获投资收益水平比与之进行交易的套利者要低,所以经济利益的选择机制会把他们逐渐淘汰。而这种套利行为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任何价格偏差都将被市场迅速纠正,价格始终贴近基础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选择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噪声交易者在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可以忽略不计。就连噪声交易理论的代表布莱克(Black,1986)也认为,由于噪声交易者总是高买低卖,所以噪声交易者作为一个整体将是亏损的,相反,套利者则在财务上处于强势。而且,噪声交易越多,套利者就有越多的获利机会。对噪声效应的对策噪声和噪声效应对市场流动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必要手段。但过度噪声的存在又阻碍了信息的披露,降低了市场效率。因此,噪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谨慎地对待,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不利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知情交易者为数众多、噪声交易者过分盲从等现象,因此投资者应采取以下措施:(1)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前,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信息,增加自己对将要购买股票其行业的理解,增加自己对市场的了解。|!---page split---|(2)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由散户博弈时代向机构博弈时代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程没有完成以前,市场上短期交易仍然十分普遍,投资者仍热衷于获得市场的各种小道消息。这种环境下,噪声交易的大量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持续时间、涉及范围及价格波动幅度上都要比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以从我国A股市场上极高的换手率和狂炒ST股票得到证明。持续的噪声交易使金融资产价格不断偏离其基本价值。理性投资者不能通过其对基本价值的认识利用这种偏离套利,因为价格的偏离可能在理性投资者买入或卖出后继续沿同一个方向运动,而不是相反。噪声交易理论告诉每一个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理性交易者,获利的最好办法是预期噪声交易者对噪声的反应程度,于噪声交易开始不久后介入赚取价差。(3)理性的投资者对于发现信息、减少噪声效应影响下交易的消极影响和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均有正面作用,投资者应培养自己的风险意识。衡量噪声交易的指标衡量噪声交易的一个指标就是换手率。换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指当天成交量与公司流通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某一段时间内的成交量/流通股数)×100%。由于噪声交易对市场流动性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换手率的高低又直接体现噪声交易的程度,人们常常把换手率当做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如前所述,市场流动性,作为反映市场有效性的指标之一,有自身的衡量指标。不包含价格稳定性的换手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活跃程度,但不能完全反映出市场是否具有高流动性。所以,并不能得出结论:换手率越高,噪声交易越频繁,市场的流动性就越高。噪声效应下交易的基本目的是获得变现能力,对单只股票和单次交易而言,是流动能力,但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是众多股票的交易,是众多知情、非知情(噪声)交易者之间反复讨价还价的交易过程,其间价格的波动程度不是单纯由噪声交易者完全左右的。因此,噪声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有限,换手率对市场流动性的反映程度也有限。第二节群体的同化力量:羊群效应证券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市场,参与人数众多,投资者的群体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往往决定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并进而影响市场的总体行情。传统的投资理论认为,证券市场中的大多数人为理性投资者,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市场中的信息,并借此做出投资决策。但事实上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往往会相互影响,从而体现出系统性的特征。群体的相互影响力对个人偏好的改变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众心理便是最突出的特征。在股票投资领域中,投资者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是较为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在大量的投资者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似的股票,同时进出股市,这一行为称为“羊群行为”。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使自己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羊群行为的成因羊群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其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沟通产生的传染,信息不确定,信息成本过大,对报酬、声誉的需要,对集体的忠诚,社会中存在禁止偏离群体共同行为的机制(如社会准则、法律和宗教),组内成员面对同一公共信息集合(如经纪交易所、受欢迎的投资专家的推荐)、羊群中的人具有同一偏好等。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典型观点进行分析。1.从众的本能从众心理(Conformity)是指人们具有的与他人保持一致、和他人做相同事情的本能。研究发现,这种心理特征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在自然界中,动物们也具有明显的从众行为。例如,动物之间在居住地域选择、交配、觅食等方面存在模仿的行为。自然界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类社会中,群体行为确实具有一定的优点,集体狩猎成功的概率大于单独狩猎的概率,和别人做相同的事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人们同时也观察在某种条件下出现的羊群行为却存在着局限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Asch实验中的被试者,他们因为从众的心理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2.通过人群中的沟通羊群效应是经常接触、经常交流的人群中的现象。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Talking Analysis)和社会认识(Socio-Cognition)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不恰当之处,最主要的方面是它限制了自由思想的交流、对某种话题的限制。人们在谈话时有情绪的反应,并试图保持礼貌。羊群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对人的思考能力和对回忆的限制,使得群体行为发生收敛。3.对报酬、声誉的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某种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获得某种报酬。羊群行为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报酬(Pay off)或者声誉(Reputation)模型。由于提高声誉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报酬。因此,其实可以将两者理解为同一原因。这种羊群行为的根源是代理关系的存在,即决策者自己并不是拥有投资资产的所有权,他们趋向于使得自己的利益(代理人)最大化而不是使得被代理人的收益最大化。“共同承担责备效应”(Blame Sharing Effect)的存在导致了羊群行为。如果某决策者逆流而动,一旦他失败了,这一行为通常被视为是其能力不够的表现,并因此而受到责备;但是如果他的行为与大多数人一致,即使失败了,他会因看到其他许多人与他有相同的命运而不那么难过,而他的上级(委托人)也会考虑到其他的人也同样失败了而不过分责备他。这样,决策者具有与别人趋同的愿望,以推卸自己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4.信息不确定或者信息成本太高信息不确定能够导致羊群行为。投资者如果能掌握市场中的所有信息,那么他是不必通过观察他人的决策来决定自己的决策的。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是完全开放的,而且不断有信息流入市场中,信息变化速度很快,信息变得十分不确定。此时投资者容易产生跟风行为,而且市场条件变化越快,羊群行为越容易产生。信息成本过高也将导致羊群行为。在理想的市场中,信息是无成本的,人们可以获得任意想获得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市场中,信息却是必须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时,这种成本太大,以至于投资者虽然认为该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该价值并不一定超过必须支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采取一种他们认为的“简捷”方式,从他人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羊群行为。股市中的羊群效应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在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这样跳水时量能放大也属正常。只是在这时容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在金融消费升级,投资股票的需求大爆发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的能量出现井喷。新资金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极易形成羊群效应,一旦大盘因某种因素再度出现盘中跳水,极有可能产生恐慌心理并产生连锁反应。散户与机构资金的比重一旦失衡,波动性就会加大。新股民进入A股市场带来大量新增资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大波动,每一轮行情涨到一个程度,都会引来大量新的个人投资者,而这部分个人投资者具有极强的羊群效应,缺乏机构资金特有的理性,追涨杀跌是这批资金的特质。历来行情显示,个人投资者渐成势力之时,也是大盘宽幅震荡之际,市场调整的压力可能越来越大。因此股指的大幅波动会成为市场常态。炒股要克服羊群效应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这一情况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股票的超额需求对股价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基金净卖出股票时,将使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当基金净买入股票时,则使这些股票在当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第二,如果“羊群行为”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同的基础信息做出了迅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场更为有效。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过度反应的出现。在上升的市场中(如牛市),盲目地追涨越过价值的限度,只能是制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场中(如熊市),盲目地杀跌,只能是危机的加深。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股价的较大波动,使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因此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其实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不过,由于大多数投资人存在“羊群效应”的心理,当大家都不看好时,即使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会无人问津;而等到市场热度增高,投资人才争先恐后地进场抢购,一旦市场稍有调整,大家又会一窝蜂地杀出,这似乎是大多数投资人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page split---|所以要做到尽量避免跟风操作,投资人要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度等因素,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来面对各种起落,加强个人“戒急用忍”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达成投资目标。巴菲特的投资观点就是:不迷信华尔街,不听信谣言,积极跟踪购买那些被称为“烟屁股”的正在跌价的股票,并且不计较短期的得失。他只选择那些在某一长期行业中占统治地位,技术上很难被人剽窃,同时有过良好赢利记录的企业。在1969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股市上扬。但他却在股市猛涨的时间与之保持了距离,等到20世纪70年代,股市动荡,巴菲特才开始出击,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可口可乐、吉利、迪斯尼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主要股东。巴菲特的很多投资策略都体现了他不从众的心理,“羊群效应”丝毫没有影响他。第三节疯狂的集体游戏:狂热效应狂热效应是一种大众激奋方式,一种令人亢奋不已的大众投入状态,也是一种几乎是狂热而非理性的行为方式。狂热效应及其表现早在1852年,有一位叫麦琪(Charles Mackey)的作者出版了一本描述市场经济中投机行为和其他脱离理智行为的书,名为《非同寻常的大众幻觉和群众性疯狂》,记载了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疯狂”、1720年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的“南海泡沫”等历史事件中的金融欺诈和群体的癫狂行为。1594年,荷兰著名的植物学家沙尔·戴列克留北出于好奇,从土耳其带回几个郁金香球茎在莱顿大学的药材种植园里种植。随后,盛开的郁金香引起轰动,引来了众多爱慕者的求购,但戴列克留北只愿意将这种花用做研究,拒绝出售,最后便有人把他的郁金香偷走,并在荷兰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商业性栽培,以至于引起席卷全国的狂潮。到了1634年,几乎所有荷兰上层人士都在收藏郁金香。很快,中产阶级也染上了郁金香热,为了得到郁金香,他们不惜支付天价,就连那些财产有限的商人、店主也为获得这种奇异的花卉而竞相展开争夺。随着一些业余炒家入市,郁金香价格被炒上了天。在1637年,一个鳞茎可卖到一万荷兰盾,而当时一万荷兰盾足以买下首都阿姆斯特丹运河旁的一栋私人住宅。一时间,荷兰各阶层人士都将其财产变现,将资金投入到买卖郁金香的交易之中。这种歇斯底里的狂热甚至感染了其他一些国家,境外资金纷纷从世界各地涌入荷兰。荷兰一时间俨然成为希腊传说中掌管财富的天神哈迪斯的官邸。郁金香的狂潮完全是因为人们对“异种”郁金香的狂热喜爱、盲目追逐所引发,自然也随着人们对这种狂热的降温而陷入低潮。自1637年起,郁金香的价格开始大幅度下跌,人们竞相抛售,为此而破产的数不胜数,上至王公巨贾,下至贩夫走卒,投身于这场狂潮者莫不是全军覆没。这场投机狂潮的惨烈情况不难想象,以致政府都无法解决郁金香狂潮带来的后果,荷兰的经济也因此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打击,过了很多年才重有起色。证券投资市场的狂热效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在股票市场上,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人们对股票公司投资前景的展望,而是他们对股票在下一期出售时能卖出高价钱的短期考虑。这种情况下,股市投机者的行为受投机幻觉的支配。虽然投机幻觉迟早是会破灭的,但是不利用这一幻觉似乎又是愚蠢的。于是,股市经常会上演一幕幕从突然暴富到忽而破产的悲喜剧。但是在这种悲喜剧中,总是有很多人投身其中,并能持续很长时间。股市狂热时的投资诀窍面对轮涨的股市热潮,不少投资者都起了追涨之心,哪怕涨得离了谱,也一个劲儿地追涨,似乎这样才能获利。其实,股票市场主力之所以能将股价拉高出货,利用的就是投资者“见涨心动”的狂热贪婪心理。在股市狂热时,如何既不坐失赚钱良机,又不至于被高位套牢呢?以下是股市冲向高峰之际应该注意的几点:1.股价暴涨,宜减量持仓此时,投资者切忌加码操作,更忌高档追价,抢涨卖跌。有的人见到股价大涨特涨,后悔当时“低价”未跟进,于是追逐正在大涨的投机股,于是主力庄家便选择筹码较少的股票,随心所欲地拉高,并一面扬言轧空,或宣布高不可攀的目标价位,一旦有投资者跳出来“吃饵”,主力庄家便一股脑儿地把股票全倒出来,最终结果往往是主力庄家获利而去,而投资者却以高价换取一些低涨。2.逢高出脱后,不宜再高价抢进拥有低成本的股票,固然可以坐等高价,逐步出脱,但涨幅已高的股价,纵有再大的利多出现也不宜介入。如市场的主力庄家将操作的题材(多半属于远不可及、不知何年才能实现的消息)夸大渲染,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很“机密”地让整个市场都晓得,然后再定一个离当时价位距离较远的“目标价位”。投资者一旦对此怦然心动,大胆购进,便成为市场主力的“轿夫”。3.注意卖出信号,及时采取了断措施股价高档震荡难免,但如出现较大震荡后,逢高宜出。“量大价下跌或量大价不涨”,如出现在股价涨幅已大之后,应该果断出脱以保住战果。投资者应该知道,股价上涨必须量增配合,但股价大涨以后出现的大成交量绝非好现象。4.利多消息频频出现的股票宜出不宜入当好消息见报,股票往往处于高价圈了,好消息不停传出,就是知道内幕的有心人出货的良机。对消息的判断分析,应该有理性的态度,要明白有暴赚也有暴亏的道理,不稳定的股票,尤其是长年业绩不好、近年业绩大幅好转的股票,不宜以其短期获利能力估算价格,更应防范被所谓“大股东蓄意制造利好消息”所迷惑。股市的狂热往往是由于多数投资者的乐观而达到的高水准,因为投资者看到美好的前景,而竞相将价位抬高。此时,为使自己不受狂热效应的影响,投资者必须保持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头脑的冷静并坚持自己的投资态度,不会使自己处在投资的被动当中而遭受损失。请时刻牢记股神巴菲特的名言:我与大众的不同之处,是人们恐惧时我贪婪,人们贪婪时我恐惧。第四节令模仿者倍增的催眠术:感染效应股票市场的投资大众组成一个松散型群体,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非正式群体范畴。在这样一个相对无序、心理嘈杂的群体中,投资大众的感染效应有其独特作用。然而,根据行为或情绪冲动而不是理性判断所做出的投资决策常常只会导致失败。因此,感染效应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群体心理的感染效应群体心理的感染效应,是指群体中的个人于不知不觉中,情绪与行为受到他人或群体的影响、左右、支配,而放弃原有的考虑、打算,直至自己心目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一种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反应会在群体中互相感染、互为反馈,直至愈演愈烈。群体中狂热的情绪、冲动、甚至丧失理智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染效应的实质就是群体心理在非正式群体中互相模仿、感染、责任扩散、去个性化等互动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某个非正式群体中,情感或行为从一个参加者传到另一个参加者。用社会学家布卢迈(H·Blumer)的话说,社会传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些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时,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群体感染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事件刺激与互相暗示阶段。当一定数量的人们为了某一事件而聚集在一起时,人们对于该事件的心理变得非常敏感,潜意识中希望、乐意接受某种相关的暗示;如果存在着谣言或流言,而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人群就易于与多数人现有的观念趋同。第二阶段是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阶段。情绪感染是一种群众-爱华网-性的情绪模仿现象,即情绪、情感或以循环的方式从一个人较迅速地蔓延到另一人身上。与情绪感染紧密相连的是行为感染,如产生一些偏激性行为等。情绪感染与行为感染之间互相激化,其结果是使原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从好奇开始介入到群体之中来,最后一起深深地卷入亢进的情绪与行为活动中。第三阶段是情绪爆发阶段。随着情绪不断强化与模仿,原本无组织的人群开始形成一个共同意向、共同态度的相对松散群体,引发出狂热的冲动性行为。第四阶段是产生越轨阶段。人群中许多人开始出现去个性化现象与责任扩散心理,人群发生匿名者效应,许多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迅速下降。例如,在观看足球比赛中,当场内出现争议时,只要有一个观众向球场内扔东西,就会引发群体的扔掷场面。在群体感染中,情绪和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以致形成群众性行为。在某一群体中,当群体中的一个个体对全体所面对的情况做出反应的时间,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也会做出相应的举动来迎合,依此形成一种行为趋势。心理学家发现,在紧张的集体形势中,个体感到自己被迫行动,然而又缺乏指引其行为的规范,当群体中的某个人突然采取一种行动,他的行为就可能被其他成员看做是一项规范而加以效仿。这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紧急规范理论”。群体心理的感染特征|!---page split---|群体心理的感染特征是一种追随别人行为的常见的心理效应。它具有以下特征:1.自发性群体心理感染不是预先有计划的,而是在偶然情境或事件的刺激下,由情绪激动的人群自发地汇集到一起产生的模仿行为。2.暗示性暗示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是人数。众人一致的言行就会形成一种很大的暗示力量,“迫使”个体的行为服从群体的比较趋于一致的行为。暗示的主要作用是依靠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就使平时的社会控制失去了效力,人们的行为只是靠人际互动而产生。这样就使群体中的许多人似乎受到了一种近似催眠般的力量,成为“超人”。3.狂热性群体心理感染的投资者几乎都处于情绪激动亢奋的狂热状态,在激情支配下,缺乏理智的思考,盲目行动。4.循环复制性集体行为的反应是循环反应的一种,在集体中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刺激,因此,集体气氛如何,集体中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如何,将会直接影响集体中具体成员的思想及其行为。5.社会促进与行为感染当狂热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其情绪和行为就会相互感染,逐渐升级,于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由于对原有的个性的丧失和对群体行为的认同,就会使一些符合集体要求的行aihuau.com为模式表现出来,一些个性化的行为模式就被压抑住了。感染效应在股市中的作用表现1.情绪传播这种群体效应的实现并不是一定要使受感染者接受某种信息或行为模式,而是通过传播某种情绪状态来实现的。行情看好时,置身于其中的投资者们也会被感染表现出乐观情绪,甚至一些原来并不怎么看好的投资人,在看到大家都一致认为看涨之时,也会转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而投入到做多的行列。同样,当一些投资者由于某个利空传闻做出卖出反应时,害怕的情绪也会使更多的人相信这个消息的可靠性,难以摆脱大众的恐慌情绪,也加入到抛售的行列。尽管投资立场的转变通常也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但市场中的情绪感染作用不容忽视。2.情绪感染效应源于投资大众心理由于市场投资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性情各异,但追求利益、避免损失的动机则极为一致。处在市场之中,投资个体经常会体验着来自群体的种种无形影响,自我意识在群体氛围之中趋于淡化。实际上,市场中的人们是处在一种极易使人失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的环境之中。在一片人声鼎沸之中,个人的观感常常被群体的影响所淹没,从而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最终导致盲目的投资行为。因此,感染效应也是一些投资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追涨杀跌”心理的重要因素。在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上,无数次投机狂潮的掀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群体感染效应的影响。此外,在感染效应的作用之下,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影响会经历着多次的相互强化。这一现象称之为“循环反应”或“连锁反应”(Circle Response)。这是一个由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发同样情绪的过程。例如,在股市中,一个投资人受其他人的乐观情绪影响加入到看多的行列,购进股票,而这个行为又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中其他人的多头气氛,也纷纷买进股票,由此,产生相互感染、相互刺激并相互强化的反应,以致多头阵营愈加强大,直至演变出一段上升行情。3.诱发群众性模仿行为感染效应的作用使投资大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共同感受,基于心理上的共同感受又进而诱发出广泛的群众性模仿行为。对此,现代大众传媒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股票市场是一个对信息极度敏感的地方,有关信息通过现代传媒的渲染,传播既迅速广泛,又容易于对投资大众产生影响。因此,感染效应对投资人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或某个证券网点,而是对整个投资群体都发挥着作用。警惕和预防投资活动中的群体心理感染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感染效应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但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感染效应是对创新的扼杀。许多创造性的突破都是对思维定式的挑战,许多科学理论的提出也都是对传统权威进行冲击。在进行股票投资活动时,投资者首先要对任何“热点”都持冷静态度,做好热门交易都极有可能迅速变“冷”的心理准备,迅速设立停损位,一旦热点变冷,接近止损位,立即出手。进行大交易之前要有耐心,花时间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实地考察和分析工作,抵制迅速达成交易的诱惑。然后,对于热点要关注长期利益,警惕那些基于“早进场,早得利”理念的交易。这种交易的高风险可谓是名声在外。要学会逆向思维,赶潮流的人通常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要逆潮流而动,努力挖掘从长远来看有很大发展潜力而当下还不流行的机会。这是针对“热点”应有的心理,相反,针对“冷点”,危险中也有机会,也不要盲目从众。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日趋成熟,其心理素质和风险意识正逐步增强,相应的,抵御群体影响的能力也会提高,因而,感染效应的作用就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