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哲学:《大学》诚意方殷品第七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大学》格物致知品第六,糅合宗教经典智慧,将品牌哲学落实到企业文化、企业营销之中,以营销进化对治营销退化,企业及组织发展遭遇困境由“文”、“武”形态及性质决定出路。有偈为证: 


贤德鉴师风,博学通古今。


儒教指南针,驰骋天下平。


企划察经典,营销重创新。


善学良知合,格物致知品。


《大学》诚意方殷品第七


——导言:本期汇集“诚心诚意、诚意方殷、文心雕龙”三课内容,借助老祖宗的智慧,指引生意人成为企业家,必须心诚、意诚,将《大学》三纲八目纳入企业运营、品牌管理、企业文化等事务之中,推荐重温31篇经典文章以组织全员深入学习为鉴。


一、引经据典。


【诚意】


1)诚:重诺言,守信用,说到做到。真实,真心,实在。


察《説文解字》信也。《廣雅》敬也。


《增韻》纯也,无伪也,真实也。


《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自成也。


《韩非子·说林上》巧诈不如拙诚。


《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2)意:心思,愿望,料想。


察《説文解字》志也。志即识。心所识也。


察《禮·大學疏》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


3)诚意:诚心诚意,诚心实意,诚恳的心意,真实的心志。


察: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jiàn)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


诚意,心意真诚,心志真诚,心念真诚,诚意方殷。修学老祖宗的经典智慧,体悟如何让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若是成不了国之栋材、君子,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有一口气在,必须自省、时刻警醒,万万不可自甘堕落。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偈为证:


心意用工夫,


诚信乃根本。


灵犀慧光曜,


破除无明障。


《大学》是古中哲学之纲要,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主干。我们讲哲学,分享古圣先贤智慧,探索宏观与微观世界之真相。我们的生命由生理“肉身”和精神“心性”两部分所组合形成。“心性”是与生俱来的“知性”,也就是“良知”、“本性”或“理性”。凡夫受制肉身生理运转,恣意七情六欲。智者控制心性精神运化,驾驭感情物欲。君子修身明德,内明知性,谦和于外,锲合天道,融合自然事物。


二、典故释义。


01、《大学》章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我们打小就听学校的老师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什么意思?察《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不是当年那么简单的理解“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徐久洲我当下的理解是:知道了,代表智慧在增长;不知道,说明缺乏智慧。明白其中的道理,要知止、知所止,有依止,依止直觉,依止经典,依止明师,一门深入;才能够“致知”以触类旁通,贯通无量智慧。


1)前半句“所谓诚其意者”。


诚其意者,诚心诚意,由内而外,融会贯通“形意”。


譬如:策划师,博古以通今,言辞感人心。


品牌策划,专业要求创意、策略、文案甚至写一条广告语,都要先感动自己,以专业经验,系统流程作业,调查民意、细分市场、甄别需求为先。


品牌要思量:我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去到?


营销要思量:客户是谁,他在哪里,需要什么?


打工要思量:为何入职,如何尽职,业绩几何?


2)后半句“毋自欺也”。


毋自欺,不要自己骗自己啊!不自己骗自己,就不会去骗人家;时常欺骗他人,其实就是在骗自己。我们看看历史上古往今来的名人明师,再看看自己,不难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意诚不自欺”?!


譬如:练家子,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看过《一代宗师》《叶问》《最后一战》电影者,都知道叶问师傅的咏春拳只有3招“寻桥、标指、小念头”就3招,但可封杀、瓦解南拳北腿,在于意念简单、直接;更有布鲁斯.李,将武学、哲学、搏击、表演艺术融汇成截拳道,意念在“无”字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在于无招胜有招。叶问、布鲁斯.李他们都是实战中硬打出来的大师。接受挑战,降服对手;以德服人,挑战自己。


譬如:读书人,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就。


段玉裁(注疏《说文解字》的大师)、华罗庚(解析数论、矩阵几何等应用数学)等明家,他们谁不是熬出来的?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成己达人,启迪未来。


譬如:生意人,晴天防雨天,诚信走天下。


做生意都期望日进斗金、货如轮转。当下秉持老传统做生意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就是传承老祖宗智慧的生意人,他还与时俱进,眼光独到有远识。李嘉诚的生意盘踞香港,席卷中国大陆,移师大不列颠英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乃至欧洲都在被其盘算着。生意做到这么大,这正如同其名字一样——李嘉诚:有“诚”在先,占“城”在后。


李嘉诚,于1928年戊辰年7月19生于广东潮州,80岁之后易名改字为“李嘉城”,由之前的“高楼望月富贵格”改为“旭日东升首领格”并搬家移居长寿风水宝地,契合其晚年运及命理,臻以长寿、富贵永久,成就理想国度、理想城邦。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成大事大业者,做一件事都要筹划10、20、30年时间。例如:


1989年,和记电讯注资84亿港元收购了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


1992年,推出名为和记“兔子”移动电话服务,业务发展很不理想。


1993年,重新包装改名为“橙”移动电话服务。


1996年,“橙”在英国成功上市,和记盈利套现41亿港元。“橙”几年股票价格上涨7倍。


1999年,李嘉诚出售“橙”4.2%的股权,套现50亿港元,累计套现近百亿港元,超过当初投资额。


——兔子变橙子,名号很重要,非常重要!徐久洲于1986年开始研究《姓名学》,之后融会贯通,将其哲理纳入企业品牌、个人品牌等命名策略之中,改变一点点,自然大不同。近24年来的品牌营销实战顾问工作,智助招商银行、中国移动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品牌,智助逾30项城市品牌之教育、文娱、会展、体育、旅游等项目,以及众多企业家、总经理、经理人等的个人品牌,更有数万名莘莘学子的个人职场规划指引。创意CEO微学院,聚众贤之能量,分享微信课堂,致力于品牌哲学探索。


今天,诚心诚意告诉您,徐久洲发现讲讲课、做做顾问,在技术层面辅导辅导品牌、战略、商模、HR、营销、传播等,最重要的是要夯实品牌根基!若是无法夯实品牌根基,也就不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宏伟战略蓝图。这需要领导人有觉悟!您想想,当年烧煤的绿皮火车,推它上高铁轨道,它也跑不快啊!这是核心问题,这是根本障碍!唯有系统化、深层次解析并植入经典智慧文化,提炼哲学理论,为自己所用,才能成就品牌最高智慧——品牌哲学,成就您的心世界理想城邦。


这也是我徐久洲为什么要客串所谓的“讲师”之原委。讲师,实践出真知,分享经验。若是依仗个人口才好,看了几位名人的案例,就能成为大师吗?所知所懂如果不够精深、不够广博,没有自己的体悟,依葫芦画瓢扮演专家,是自己欺骗自己。意诚者,不自欺!


02、《大学》章句:“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前半句“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


恶(wù)恶(è)臭(xiù):厌恶难闻的气味。臭,气味,涵盖臭(chòu)味。


好(hào)好(hǎo)色:喜爱钟意的异性,美丽的女子、俊朗的男子。好(hǎo)色,美色,美女俊男。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可以敬而远之,远离之。当你受宠得意时,要谨慎预防日后失宠失意的时日。喜欢到厌恶,讨厌到欢喜,这如同男女谈情说爱,欢喜冤家头挨头,爱恨情仇偏聚首,冤家路窄啊!必须明白这其中道理!谈恋爱或婚姻,要真诚。如果变心了,要多想想对方的好;如果真是不爱了、无情绝情了,也要控制调理好自己,好聚好散,好好地分离。请牢记两大因爱而酿制的惨痛教训:


其1、是“因爱物而痴迷成狂”者,中国第一批购置摩托车自驾的人,当年能驾驭机车,却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性,多数遭遇突发事故而伤失了性命,活下来的亦是身心灵受到损害。


其2、是“因爱欲而迷失心性”者,中国离婚潮是由富人带头引发的,而抛弃糟糠之妻者悉数身败名裂;能够东山再起者,仅为千万分之一,亦是经过真心实意忏悔者。


2)中间半句“此之谓自谦”。


谦,心安理得的样子。如何才能“心安理得”?能控制自己的性情,问心无愧。《易经》中有“谦卦”为“地山谦”,高山顶上有平地平原,如五台山、平顶山,历经险峻,处之平实泰然,这就是谦谦君子的风范。领导人多数喜欢登高望远,高高在上,站得高、望得远。居高不傲,保持心境平淡,任风云幻变、天高云淡,自己只是大自然的一个过客而已。想明白了,想通了,就是这样的!


3)后半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其独”有5独:


学子修学者,一人独处时,保持谨慎,一丝不苟。


养生修身者,一人独明时,保持茹素,精气神足。


练气修心者,一人独见时,保持净心,警醒神通。


持戒修行者,一人独悟时,保持健行,明心见性。


领导修圣者,一人独裁时,保持中庸,兼听则明。


一个人独处时,要注重“养”:学养、修养、德养。学养,修学修身;修养,养生养性;德养,培福厚德。见其真功夫,要诚心诚意、下苦工夫,所谓“三养”工夫:


其1、学养工夫,请细察儒教“四书五经”经典,学子学有所成,青云直上;


其2、修养工夫,请研察《金刚经》《黄帝内经》《Yoga Sutras》,修行重在修心,过程漫长;


其3、德养工夫,请勘察《群书治要》《国学治要》,领导责任重大,内圣外王。


此“三养”工夫,以考证自己有没有诚意。您如果有诚意,请接受徐久洲的诚意推荐的经典集著!


03、《大学》章句:“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1)前半句“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小人是什么人?


小人,是指没有受过良好教养的大人、成年人,如同幼小孩童一样,不知善恶,不分好歹,什么事都敢做。


2)后半句“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胡作非为时,看到大人君子来了,他会觉得不安,感到自己做错了,赶紧说谎以谎言来掩盖过错。但是,必须要明白,不能自欺欺人。可见,小人掩其不善,良知天性尚存,是值得改造,也是其良知未泯,良心发现“知止”而洗心革面成新民、新人的。您觉得是不是这样呢?以后又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小人(缺少教养、教育、教化者)呢?


04、《大学》章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1)“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人与人相见,一面之缘,就能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人。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时看到对方的眼睛,眼神深邃,秋波明媚;眼光明亮,眼界远卓。印象深刻啊!


2)“则何益矣”。


为什么要做坏事呢?行为不端,始终会被别人洞察到的呀!面部神经元、肌肉群受外界及神识的条件反射,什么表情,就会牵扯到相应的肌肉,久而久之,精神、气色、神采随着面相都会变化。面相有变化,人生境遇也随着变化。若研究玄学面相和宗教戒律、茹素养生,就可以印证徐久洲所言非虚。


05、《大学》章句:“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我们经常会听到“放下”、“清空”这些名词,都是需要实证体悟的。茹素有许多好处,不用减肥。当然,吃素食也会发胖,心宽体胖,源自心清净。心净是意识净化的过程,自然而然会变成另外一个人,真诚坦荡的人。


06、《大学》章句: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诚于中,形于外”不是自己说说的,而是被众人、天下人注视着,天地鬼神众生都在看着!严重啊,非常严重!岂止是曾子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有千眼万眼、千万亿眼在看着您,有千手万手、千万亿手在指着您!有没有“诚意”?事业,感动自己、感动同事、感动客户;家事,感动亲人、感动族人、感动社群;若要是能感动鬼神,其“诚意”必然感天动地!


07、《大学》章句:“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1)“富润屋”,富人的房屋装修得富丽堂皇。或许是虚有其表,要做到“表里如一”不容易。


2)“德润身”,一个人真心修学,在“内明”和“意诚”上用工夫,自然能将命运转化。袁了凡先生、俞净意先生是这样的,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山西小院》中那些得了绝症而痊愈的觉悟者都是这样的。他们都觉悟了,诚心诚意改变自己。之前,徐久洲我在李开复老师的微博上留言,规劝他茹素、放生以修行,他的助理添加关注了我。后来,李老师还去了台湾拜见星云大师,可见有心有意、真在修行。


《大学》有典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曾子有大智慧,引证古中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卫武公、周成王、商大甲“诚意知止”改过自新,坦白反省,重新做人,更能够发奋建功立业修德;进一步引证古中革命史的帝王们,如商汤、周文王武王功成名就之后,“诚意慎独”不自欺,弃恶扬善,以前朝失德亡国为鉴。


三、小结回顾。


使意念真诚,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妙或俊朗的异性一样,一切都自然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表里如一;独自一人时,也保持谨慎,以示敬畏天地鬼神。


缺少品德教养的人,暗地里无恶不作;见到品德高尚的人,躲闪不了,就自我吹嘘,以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殊不知,别人看你看得很清楚,一眼就看见你的心肺肝脏,掩盖有什么用呢?内心充满真实真诚,会自然流露于言行外表。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谨慎为人处世。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众目睽睽之下;十只手指着你,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富人身居房屋豪华,厚德修养滋润身心,心胸自然宽广,身体自然舒坦。所以,看那品德高尚的人,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磊落光明,目光坚定,意念真诚,思无邪呀!


四、勘证心性。


01、怎样修学才能达到“诚意方殷”?


诚意,诚心,诚心诚意,表演给世人看。比如古人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而现代人多数是先立言说,再去做,做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为什么?缺乏德行。我们要清楚明了一点,最重要是在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表里如一、内外兼修,要“慎独”。什么是“慎独”?如何理解“慎独”的内在寓意?


察《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慎独,闲居独处时,个人行为仍然谨慎不苟且。我们在之前已分享过,针对不同的人群及当下的现状,高度提炼分享了“慎其独”有5独,哪“5独”?“5独”是指:独处、独明、独见、独悟、独裁。


1)独处,独在异乡为异客,善男信女。一人独处时,保持谨慎,一丝不苟,是谓学子者修学。


2)独明,心中有数装糊涂,难得糊涂。一人独明时,保持茹素,精气神足,是谓养生者修身。


3)独见,看到听到不当真,善巧精进。一人独见时,保持净心,警醒神通,是谓练气者修心。


4)独悟,信愿行证遵师训,恪守善道。一人独悟时,保持健行,明心见性,是谓持戒者修行。


5)独裁,特立独行苟日新,不偏不倚。一人独裁时,保持中庸,兼听则明,是谓领导者修圣。


如果一人独处时与公开对外的言行举止一样,经年累月几十年始终一样,那么这个人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德行,对外的言行是发乎于心,真是有诚意。如果此人所有表现的言行,让人产生置疑,那就说明他的德行还不够,有待提高。什么是有德行?就是他说什么,人家都信他;他吐一口口水,吐沫就如同镶嵌在铁板上的钢钉。所以呢,德行是需要诚意彰显的。


说到“诚意方殷”这个名词,源自佛经《香赞》,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版本二】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三称)。


于此,以【版本一】作如下简单释义:


句1、“炉香乍爇,法界蒙薰。”


香炉里的香燃烧着(爇ruò:火烧),也可以是心香、心头的香燃点顶礼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世界就已经薰着了香气。


句2、“诸佛海会悉遥闻。”


十方世界无量无数的诸佛如来道场之中,都闻到了香气。


句3、“随处结祥云。”


香气升腾在虚空,结成吉祥的香云,承载着一切诸佛如来的庄严法相与吉祥宝物来供养。


句4、“诚意方殷。”


至诚致敬,恭敬如常的心,散发出持戒修行的能量,刚刚殷勤于外表的神情、妆容、服饰、衣着、举止、动作等,能够感动一切诸佛如来。


句5、“诸佛现全身。”


只要不起妄想心,保持心纯净如水,诸佛如来身相就会显现在自己眼前,是谓多维时空感应成像。


句6、“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一心归命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或东方琉璃光药师佛净土世界,或弥勒佛兜率天宫及56亿7千万年之后的娑婆人间净土世界,或西方南无阿弥陀佛永不退转净土极乐世界,炉香、心香,升腾在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结成香云宝盖,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持诵《香赞》,诚心诚意发露赞叹,可添福德、累积功德——


诸香具足一切法:广修供养,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同归净土。


此香助我大成就:供养功德,无量无边,累劫成佛,证法性身。


诚意方殷,善念感召的脑电波强大,会感动天地鬼神等所有众生,得到人天护法、金刚护持、菩萨慈顾、如来垂念。诚意方殷,是在真正忏悔过错、永不再犯、不二过的基础上,发奋精进。假以时日,我们只需要看自己的脾气心性、言语造作、相貌变化等,就自然会知道什么是“诚意方殷”!


【版本二】之“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是指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来了,被感召而来,此地有大菩萨、未来佛,此地有佛主转世化身。为什么会云集而来?受诚意感召,诚意方殷啊!


有人会问,那如果是罪恶之地、灾难连连呢?佛菩萨诸神就不来了吗?非也,非也!请问佛教为什么要来中国?耶稣贵为上帝之子为什么要降临在尘世的马槽之中?耶和华为什么要代替世人受罪而被钉在十字架上?请研究儒释道及耶教神学等宗教经典,等您探其究竟之后,自然会明白上苍慈悯,一切诸神大能大德都像慈母一样心系念着我们。


所以呢,供香仪轨就如同基督施洗仪式,也如同儒教及民间正月十三行拜师礼一样,都是相通的,都需要诚意、大诚意。想当初,刘备真有巨大的诚意,为了身家性命而三顾茅庐;张仪、苏秦师兄弟诚意修学、学以致用,不畏个人生命危险,行相对论、各佐君王、舌战群儒、纵横天下,致力于解救天下苍生免除刀兵战火之劫难。察阅典故,重温经典,比如:儒家的“程门立雪”,兵家的“无字天书”,还有“姜太公钓鱼”等,都是体现“诚意”,诚意方殷。


02、《四书五经》有哪些经典?如何有次第修学?


关于有次第修学,关于个人修为,重点在修学培德之处下工夫,研究学问修行有3层境地:学养、修养、德养。


1)学养工夫。


学问德行,仁义忠恕,衍千年之浩然正气,考状元做大官,立德位、建功业、传明言。请细察“四书五经”等经典。


2)修养工夫。


修正偏颇,去芜存菁,调博学之根本元气,察东学研西学,知本末、识义理、懂养生。请研察《金刚经》《黄帝内经》《Yoga Sutras》等经典。


3)德养工夫。


德才并重,提纲挈领,通济世之海量宗气,先内圣后外王,觉空明、悟伏藏、行正道。请勘察《群书治要》《国学治要》等汇集本。


“四书五经”之“五经”为:易经、礼经、春秋经、诗经、书经,又名:《周易》《礼记》《春秋》《诗经》《尚书》。“四书”是儒家的4部经典: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子的《大学》、子思的《中庸》。朱熹认为:学习“四书”要有次第,先《大学》、次《论语》、再《孟子》、后《中庸》。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


先读《大学》讲规矩做人。为人规矩,以规规矩矩做事。秉持“尺度、法则、规矩”絜矩之道,公平以垂范。这样即可正心,端正心性。


次读《论语》行夯实根基。基础稳健,以踏踏实实修身。传承“忠孝、礼仪、廉耻”君子之道,尊师以重教。这样即可修心,检修心性。


三读《孟子》以启迪智慧。天人合一,以明明白白立世。通达“王道、性善、民本”仁义之道,仁政以治国。这样即可安心,轻安心性。


四读《中庸》循和谐世道。不偏不倚,以堂堂正正处世。恪守“至诚、至仁、刚健”中和之道,中正以尽忠。这样即可养心,素养心性。


按照次第,人心得以正、修、安、养,培养起内在强大的心性,形成强大的生物磁场,吸引力、感召力强大的能量场,用现在的词语就是“气场”,有帝王之气、有霸气、有煞气、有财气、有官气、有贵气、有福气,还有一团和气,更会有好运气。学养、修养、德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完善成体系。回顾《修行国学阶梯纲要》有6条:


1)童蒙养正: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孝经;


2)育才正德: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


3)张弛有度:心经、金刚经、道德经、庄子、尚书、春秋、战国策、孙子兵法;


4)博古通今:群书治要、国学治要、古文观止、楚辞、史记、资治通鉴;


5)心物一元:黄帝内经、易经、楞严经、华严经、无量寿经、弥陀经;


6)一门深入:择选一部经典,反复阅读5年10年,每天坚持不间断,践行以证其义。


——有偈为证:


年少知行,成人行知。


道德学养,老来无憾。


03、《金刚经》以“无我”论缘起性空是“经验唯心主义”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有正确的宗教信仰健行,就是在做学问;而做学问者,如若此人缺乏宗教信仰,他的学问是做不大、也是做不通的。建议自己去体悟!如何才会有体悟?很简单,用功坚持读3千遍经典,每天最少读1遍、不间断。然后再翻阅一些西方哲学知识,以作比对,开阔视野境界。


04、领导为什么要学习《群书治要》《国学治要》?


善知识释净空老法师有讲:《群书治要》是《四库全书》的一把钥匙,也可以称作是“小《书库全书》”。获得《群书治要》,就接通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3大根系,这就增益了自己的德行,这是根本。再能够去读100篇古文,在《国学治要》里面去选100篇反复阅读至熟背,就有能力读《四库全书》了。所以,我在想这个问题,当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原因有四:


其1、在于《群书治要》是治理国政的精义,《国学治要》是治理学问的精义,这“治理”如同“执行管理”的概念。


其2、《群书治要》一共有50卷,最后的20卷是《诸子治要》,汇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义,适合领导研究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品牌文化等导入哲学的高度课题。


其3、老子《道德经》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学以致用,无所不为。


其4、将“修身”修好,可成为儒商;将“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是治理事业,将生意做到全球去。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啊!


05、如何创新破除体制的壁垒?


任何组织发起人及伙伴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愿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致,计划确立之后的行动步骤一致或协调配合锲合到位,演绎成功拍档历程。一张白纸最好画作,而中途改制重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譬如,推掉废旧城区,建设城市新概念规划区这个过程远远比开垦荒地“九通一平”要来得费劲。


第1、有关基础概念。


1)九通一平。


九通,通水源、通电源、通道路、通电话、通邮政、通暖气冷气、通天然气、通网络、通卫星;一平,场地平整,规划范围内没有障碍物。“九通一平”是系统化建设项目或城市品牌的前期预备工程,早年只有三通,后来五通、七通、八通,随着社会发展及需求的进化而不断扩展增设对接沟通。将这种与时俱进的增量模式运用到组织之中,就是管理的概念。


 品牌哲学:《大学》诚意方殷品第七

2)组织释义。


组织,可谓国家,可谓机构,可谓公司,可谓人体;其性质或正式,或临时,或非正式。


3)关键词语。


创新转型,破除壁垒,得以稳健发展,四大关键词:


4-1、创新。


与时俱进,适应环境变化。比如“大数据”、“云存储”、“互联网 +”的发展应用。


4-2、破除。


重新塑造,改制重新组合。比如“员工股”、“期权股”、“众酬股份”的实际运用。


4-3、体制。


组织管理,决策运营标准。比如“股份制”、“私有化”、“国有资产”的形式应变。


4-4、壁垒。


职场规则,恪守商业道德。比如“职业化”、“信任度”、“事业伙伴”的实质蜕变。


第2、关于组织管理。


万变不离其宗,学习《大学》之道,调整、体悟、界定管理的本质,重新梳理“组织管理系统”以应用。


1)管理的定义(格物致知):


整合(人才、资金、物资、信息、时间、空间)资源,完善管理,促使完成目标。


2)管理的目的/愿景(平天下):


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产生效益、完成计划、达成目标。


3)管理的核心(修身):


在于人,在于领导修身,修德、智、体、美,以诠释品牌精神,在于团体演绎品牌文化,以吸引人才、吸引客户,流动资金等。


4)管理的内容(修身齐家):


目标计划、组织架构、综合物资、质量检验、成本控制、财务流通、行政人事、营销策划、品牌优化、企业文化等专项。


- 目标计划。


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前导作业管理,以确保系统化达成目标。


- 组织架构。


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 综合物资。


计划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并合理利用生产及运营供给资料等。


- 质量检验。


监督管理、考查生产和检验产品。


- 成本控制。


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调整、成本控制等。


- 财务流通。


全程调配管理固定资产、储备资金、流动资金、日常开支、专项投资、风险投资、盈利收益等。


- 行政人事。


统一规划、计划实施、系统控制、灵活调节、人力资源(本)等。


- 营销策划。


细分市场与目标受众,应对需求,制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实施广告、新闻、公关等活动传播。


- 品牌优化。


老品牌保鲜,新品牌领先,子品牌绶衔,多品牌和弦。


- 企业文化。


梳理、凝练、深植、提升企业文化要素,与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生产经营、营销管理等相辅相成。


5)管理的过程(修身治国):是组织、领导、决策、计划、执行、控制、协调的过程。聚合运用各类资源能量,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以实现既定目标。


6)管理的实务(诚意正心):


- 管理标准。


管理组织、管理领导、管理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执行、管理控制、管理协调。


- 细则管理。


管理的组织、管理的领导、管理的决策、管理的计划、管理的执行、管理的控制、管理的协调。


- 管理分类。


组织管理、领导管理、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执行管理、控制管理、协调管理。


- 全程管理。


组织的管理、领导的管理、决策的管理、计划的管理、执行的管理、控制的管理、协调的管理。


- 流程管理。


管理止于组织,组织止于领导,领导止于计划,计划止于控制,控制止于协调,协调止于管理;


组织始于管理,管理始于协调,协调始于控制,控制始于计划,计划始于领导,领导始于组织。


——管理是综合应用学科,具有科学化的综合实践指导意义!管理的工作重点在于岗位责任(明明德)、职业沟通(亲民到新民)、流程作业(止于至善),有责任心的人必然能承担管理工作。做人要有责任心,工作更要有责任心。实效管理与责任心是清除组织内部壁垒的关键!


06、如何激发组织内部的诚意?


1)树立企业文化。


诚意是文化的传承,是经商的准则,是品牌的精神,是人格的魅力,是心路的历程。在组织内部发起由上而下示范学习;由内而外传播活动,立体化构筑品牌哲学、品牌精神、品牌文化。


生意人要想成为儒商,可将《大学》导入企业文化,破译破解传世智慧密码。


大老板研究典型公案,信奉商道至上树立经商准则,诚心诚意创立商界榜样。


决策者证悟国学经典,立志带头修身表演品牌精神,自利利他示范亲民新民。


领导者效法成功人物,传播个人品牌演绎人格魅力,于公于私恪守止于至善。


经理人专业学贯西东,学以致用踏实开启心路历程,修学修身秉持行知善为。


2)领导以身作则。


领导、CEO带头示范,CEO是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做榜样给大家看,激发诚意、培养士气。CEO是船长,团结大家同舟共济;CEO是统帅,身先士卒激励士气;CEO是君王,亲贤重德仁义兼爱。


CEO彰显哪些特性?


C代表 Customer 客户,E代表 Employee 员工,O代表Operation 经营。


如果一位CEO能够让客户满意,让员工快乐工作,团队有凝聚力,照顾好员工和客户,经营业绩自然会水到渠成。CEO是为客户及员工服务的,只有服务到位了,驾驭企业这辆马车自然如意称心。


CEO的使命是什么?


在全球化减负中稳步发展;在大经济减速中掌控未来!


有一部俄国科幻电影名《云图》讲了不同时代6个空间的同步演绎,众多主要演员悉数是由1个人分别扮演6个角色,值得再看。全片近3个小时,阐述了主角人物生命轮回的经历,核心思想是启迪人性回归友善、关爱伙伴、热爱大自然。其中有人造人,为纯种人服务的故事。今时今日,科技高速发展,却导致失业率高涨,社会竞争加剧。任何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当须珍惜善缘,持续学习并努力提升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3种人才:


第1种人,友善沉稳、甘居人后、厚积薄发,拥护响应上级指示,公司利益永远第一。


第2种人,出生清贫、生活简朴、吃苦耐劳,锐意进取挑战压力,独立作业能力较强。


第3种人,乐于分享、憧憬未来、描绘愿景,高度认同战略定位,适应公司变革创新。


当然也有人是以上“三合一”的人才,谁?007、詹姆斯邦德——您的企业也可以造星!


企业发展壮大的前进动力,源自内部,源自组织内部的成员与CEO的理想化信念统一,专业化行为统一,职业化文言统一,标准化品牌形象统一,并且拥有统一的共同价值观。有多个乃至更多的统一,使得品牌驱动力强劲!激发组织内部的诚意,彰显《大学》已根植于日常管理之中。徐久洲(品牌钻家)以24年品牌实战顾问的经验,推荐系统化阶梯式企业文化培训之《学习与成长》7步法则——


1)筑基工程。


构筑品牌哲学体系,优化品牌管理,企业文化升级,整合传播规划。


2)课程形式。


定制课程,专题研究,内训微课【可节省时间、减少开支、省得我这个顾问飞来飞去】,游学互动。


3)共修研读。


部门及班组研读《大学》经典,每天晨会共读,每周安排企业微课系列课程,月度专题学习会。


4)言讨辩论。


为什么要学《大学》?如何修身(德、智、体)?如何理解诚意正心?《大学》之中有哪些经典故事对自己触动很大?学习《大学》前后有哪些思想及行为的变化?


5)延伸作业。


“四书五经”是什么概念?《大学》《弟子规》《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为什么得到儒释道等诸家的一致推崇并得以传世?


6)修学思辨。


推荐31篇文章【简介见文后附录】,简短文章可在早会朗读或微信分享——箕子《洪范》、李斯《谏逐客书》、嬴政《初并天下议帝号令》、晁错《论贵粟疏》、司马相如《喻难蜀父老书》、司马相如《美人赋》、董仲舒《贤良对策》、嵇康《养生论》、诸葛亮《出师表》、曹孟德《求贤令》、王羲之《兰亭集序》、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刘禹锡《陋室铭》、韩愈《师说》、范文正公《岳阳楼记》、周敦颐《爱莲说》、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序》、忽必烈《建国号诏》、朱元璋《谕中原檄》、李贽《童心说》、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黄宗羲《明儒学案之师说》、彭端淑《为学》、曾国藩《讨粤匪檄》、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毛泽东《论持久战》、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连横《台湾通史序》。


7)系列活动。


员工福利游学与有奖征文评选活动,互动客户、媒体及社会大众以传播品牌文化。


五、全篇感悟。


最后,思量体悟全篇内容,学以致用——


1)在组织中定位《大学》的概念。


《大学》是品牌升级的引擎助推器;《大学》是品牌驱动的内燃火花塞;《大学》是品牌转型的防损润滑剂。


2)迅速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成功品牌借助国学智慧演绎完善品牌。


3)CEO参研品牌哲学8种能量元素:


品牌领导力(地);品牌决策力(山);品牌执行力(水);品牌驱动力(火);品牌牵引力(风);品牌续航力(林);品牌凝聚力(财);品牌源动力(天)。


祝愿:品牌创新,客户满意,员工欢喜,老板开心,顾问悦心!【待续】


====


附:31篇文章简介


31-01 箕(jī)子《洪范》:


原是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相传为周灭商后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提出了帝王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


31-02 李斯《谏逐客书》:


秦王嬴政四年(前243年),韩国水工郑国利用修关中水渠以耗费秦国人力、银钱,以及吕不韦和嫪毐之党徒作乱。在宗室大臣鼓噪下,秦王政下逐客令,驱逐所有六国籍贯客卿。楚国来的李斯被驱逐途中写了《谏逐客书》,阐述君王“有容乃大”才能够富国强兵。秦王读了李斯的上书,废除了“逐客令”,命人追回李斯,任命为客卿,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并得以达成伟业。


31-03 嬴政《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31-04 晁cháo错《论贵粟疏》:


该文是当时给汉文帝的奏疏,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摆事实,讲道理。


31-05 司马相如《喻难蜀父老书》:


中郎将司马相如出使西南进行开发时,写《难蜀父老》曲折进谏,表明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


31-06 司马相如《美人赋》:


据《前汉演义》记载,司马相如与美女卓文君私奔,穷困潦倒,后被岳父卓王孙发现,心疼自己的女儿,给予钱百万,家童百名。司马相如于是过上了富家翁。造一琴台,与文君消遣,买一口井,以酿酒合欢。因酒色过度而生病,后经名医调理,才渐好转,于是作《美人赋》以自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传述歌颂功德,让自己及后代引以为鉴。


31-07 董仲舒《贤良对策》: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再一次下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汉武帝连发三问,董仲舒连答三章,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史称《天人三策》,后被班固全文收在《汉书·董仲书传》之中。


31-08 嵇康《养生论》:


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


31-09 诸葛亮《出师表》: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善)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言辞表达恳切,呈现赤胆忠心。


31-10 曹孟德《求贤令》: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得到有才能的人共同治理国家。人才不是偶尔侥幸碰到的,需要领导自己去认真访求。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迫切需要访求人才。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推荐、任用他们。


31-11 王羲之《兰亭集序》: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兰亭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畅之情,感慨好景不长、生死无常。行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31-12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奏疏的代表作,劝谏太宗施仁政、心怀天下、从谏如流、以民为贵,亲贤臣远小人等,去做一个好帝王。提醒唐太宗安邦治国、长治久安,必须努力积聚善德仁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治国需警醒的10大要点。


魏征病逝之后,李世民感慨:“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 逝,遂亡一镜矣。”


31-13 刘禹锡《陋室铭》:


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文章描述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雅情操,洁身自好的隐逸情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


31-14 韩愈《师说》: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道授业”传授道理、讲授学业,“释疑解惑”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


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1-15 范文正公《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描述岳阳楼风景,抒发忧国忧民www.aihuau.com的情怀。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为传世的经典名句。


31-16 周敦颐《爱莲说》:


文章先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高贵高尚品格。后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自喻为莲花,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有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凛然不可侵犯。


周敦颐是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老师,他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在湖南衡阳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与文章名震遐迩。


31-17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序》:


邱处机应成吉思汗诏请前往西域雪山,途中所见山川地理、人情风俗以及其间经历等,同行弟子撰文并记录邱处机途中诗作及其生平。《长春真人西游记》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有英、法、俄文译本。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31-18 忽必烈《建国号诏》:


公元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发布改国号并称帝的诏书。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元世祖忽必烈从“大蒙古国皇帝”转变为“大元皇帝”。


31-19 朱元璋《谕中原檄》:


该檄文由宋濂起草。痛斥元朝统治昏暴,感叹人民流离惨状,断定元朝已丧失天命,失去统治中国的资格。檄文以“天命”为中心,朱元璋是天命所归的新主,扫荡胡尘、一统华夏、顺应民心,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吴王朱元璋北伐的纲领,为创建明朝江山奠定了基础。


31-20 李贽《童心说》:


阐述“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贽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31-21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这是一封给友人的信,谈的是为学的大道理。信中批判了明代王守仁之后的一些理学家“空谈心性而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出“为学应继承孔孟以来的重实学而不尚空谈”,要“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博学与修身并重。


也是有感于清初一些士大夫立身行事而发的感叹,所谓“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成为著名的论学文章。


31-22 黄宗羲《明儒学案之师说》:


《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全书一共62卷。《明儒学案》以王守仁心学发端发展为主线,首篇《师说》提纲挈领全书。全书一共记载了有明一代210位学者。《师说》总纲之后,分别列出了十七个学案,大致依据时间先后推移次序和学术流派传承关系等。


31-23 彭端淑《为学》:


公元1744年,彭端淑看到家族中子侄人数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却没有一个人是举人,非常令人忧心,急而训之,写此篇《为学》,全名《为学一首示子侄》,收录于《白鹤堂文集》。


31-24 曾国藩《讨粤匪檄》:


公元1854年2月,湘军奉旨剿匪,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痛陈洪匪之罪恶,“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共同声讨,血性男子参加义旅,不可袖手安坐,协同征剿。


31-25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言民权、倡大同”是康有为假托孔子的名义,实行变法的一个理论基础。他以封建统治阶级最尊崇的权威孔夫子来打击政治上守旧的顽固派,以减少新法推行中的阻力。


31-26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了明确反对称帝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猛烈抨击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决裂,并揭开护国战争序幕的惊世之作。《申报》《时报》等大报迅速转载,风行一时,激起全国强烈反响。


31-27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公元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同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孙中山分析了知识分子的状况,同时又分析了欧美各国推行“三民主义”使国家得以暂时强盛的事实,以及“三民主义”在当时中国可以实现的途径,表达了他对推行“三民主义”的愿望。


31-28 胡适《文学改良刍(chú)议》:


公元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2卷5期刊登了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胡适先生散文作品《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胡适倡导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随后,陈独秀在《新青年》刊出撰文《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1918年5月,鲁迅随后在《新青年》第4卷5期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


31-29 毛泽东《论持久战》:


公元1938年5月,毛泽东写《论持久战》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对抗日战争做了论述,将抗日战争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论持久战》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批驳了当时盛行“速胜论”和“亡国论”等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1-30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


1913年,国学大师王国维著《宋元戏曲考》。191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时候更名《宋元戏曲史》。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戏曲历史的书籍。全书共有16章,探讨中国戏曲形成过程、戏剧的渊源及戏剧文学。并以宋元两朝为重点,还兼及曲调的专著。材料丰富,态度谨严。使得研究界长期沿用其对杂剧的断代等事实。


31-31 连横《台湾通史序》:


连横《台湾通史》仿照司马迁《史记》体例,时间从隋朝大业元年至清光绪21年(1895年),横跨1290年的历史时空,88篇文字包罗万象。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从最早到达台湾的开拓者,到清朝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志士将领,凡有关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物产、风俗、人物等等,均有论列。对大陆人民开拓台湾与台湾人民抗击荷、英、法、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叙述尤详。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419.html

更多阅读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

评钱钟书《围城》之方鸿渐形象 围城方鸿渐主要经历

评钱钟书《围城》之方鸿渐形象内容摘要:方鸿渐是《围城》中的主人公,他无用以至无能,怯懦、迷惘,面对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缺乏理性和对抗精神,他的行动无力,甚至龟缩在虚无的精神内壳里不行动,致使他的人生“围城”成为“围城”人生。他的

转载 《大学》全文及译文 四书五经大学全文译文

原文地址:《大学》全文及译文作者:王橙宇《大学》全文及译文【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 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

《大学》格物致知 大学 致知在格物

篇三 《大学》格物致知《大学》的“格物致知”理念传承数千年,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品读:格物

《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放疗处方剂量

《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

声明:《品牌哲学:《大学》诚意方殷品第七》为网友俗世情牵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