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印度菜早已开始流行开来,虽然有不少人经常下印度馆子,但是真正到了印度才发现打开菜单还是两眼一抹黑。印度菜有如中国菜一样,南北各异,且拥有诸多菜系,并不如我们所谓的“印度人只吃咖喱”,这是一种非常有偏见而又笼统的说法。在印度咖喱(Curry)仅仅是表示有汤汁的菜,我们在印度以外吃到的印度菜,更多是巴基斯坦菜、孟加拉菜以及莫沃尔口味(Mugal Cuisine)的结合,所以不能称之为正宗。
在印度点餐,最为头疼的莫过于语言上的障碍,这个拥有17种官方语言的国家,大多数邦都在讲自己熟悉的语言,在北部很多人学习本地语言、印度语和英语,南部大多数人除了本地语言,更多地用英语和其他地方的人交流。所以南方餐厅的英文菜单往往更好,但在印度北部,大多数餐厅也是会用本地语言和英语作为沟通的方式。即便是这样,碰到的很多词汇都是用英文表达的印度语或者本地语言(因为如果是纯粹的印度语看上去会像西藏文一样天花乱坠),大家还是一头雾水。
在印度,Panjabi餐厅和Udupi餐厅是两种全国最为流行和常见的餐厅,就像川菜一样,在全国到处均有他们的身影。
Punjabi Food流行时间更为久远,起源于北部的旁遮普邦(Panjab)。由于宗教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大多数印度人以素食为主,所以这类餐厅为了普罗大众,往往全部供应素食,主要以时令的豆类、蔬菜为主,口味比较重且营养均衡,使得“劳动人民”吃过很久都不会觉得饿。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要,菜单往往也比较长,就像中国餐厅里的菜单一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和中国的习惯类似,一般人们都会点菜配米饭或面饼来配吃,在北方主要是以面食为主。要提到的一点是,在印度的菜单上,往往会发现一个类似日本国旗的小图案,有的是红色,表示非素食(non-veg);有时是绿色,表示素食(Vegetarian)。这在大多数食品包装上也会有所体现,以帮助食素的人辨别“真伪”。
在印度另外一类比较流行的餐厅是Udupi餐厅。这类餐馆提供印度南部的美食,往往装修更新、更干净和并且非常有型,往往是约会的好场所。这类餐厅大都也提供素食,使用椰浆和热带水果、蔬菜。相比北方,这类餐厅的菜品更为清淡,所以早餐的时候光顾这些餐厅是个不错的选择。和中国的南方一样,南印度的食品也有许多是用大米来做的。
除了上述两类餐厅,印度还有一些不可不提的吃食,Thali就是其中一种。它可以称为印度的自助餐,以古吉拉特邦Gujarati的最为有名。与其他自助餐不同的是,你不用起身取食物,而是餐厅的服务生不断地往你盘子里添,直到你吃饱叫停为止。这一类餐厅也是素食的,一般是几个菜和curd配米饭和Chapati,最后还会提供一道甜品。吃Thali的好处是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可以尝到很多的印度菜,服务生不断往你盘子里加东西的利索劲儿,也会让人觉得这样的餐厅还真是厚道!
说了这么多吃的,“肉食动物”们可能要抱怨了,难道说我们要在印度做“和尚”吗? 因为当时从西北入侵的是波斯人,在当时他们并不喜欢方太多香料的印度菜,而且他们喜欢吃肉来抵御北方的严寒,所以后来的统治者便延续了这样的饮食习惯,这也是为什么Mugal菜系往往是被形容成“宫廷菜”。这类的吃食往往在穆斯林教盛行的一些城市比较常见,一些旅游城市比较发达的邦如拉加斯坦邦也有很多这样的餐厅。但是由于大多数当地人还是以素食为主,有些旅店的餐厅也会打出“想吃肉,请提前预定”这样的通知,以便有足够时间杀鸡宰羊。
另外想吃牛肉和猪肉的老饕们就请在印度彻底断了这个念相,牛在印度教里被誉为神,经常在大街小巷随遇而安,且不要说吃,对待牛态度不好都要被人指责;而猪肉在穆斯林教里则喻为不洁,所以这两种肉都在印度没有市场。因而鸡肉、羊肉和海鲜成为“肉食动物”们的主要目标。
酒足饭饱之后,甜品是少不了的,在印度英语中“Sweet”可以当作名词使用,意思是甜品,印度的甜品大多与牛奶有关,如炼乳、炸芝士、米布丁、蜂蜜或者是 干果。在菜单上如果标明的是:“X plus sweet”,这意味着你点的这道菜会配一道免费甜品,并不是超级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