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开始爆发,下一步等GDP到了4000美元或5000美元的时候,启动内需的重点就将成为满足富裕人群的精神文化消费。一个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时,可能关注的主要是衣食住行;到了30万元时,也许他会拿出10万元用于休闲度假;而到了100万元时,他就需要享受许多精神生活,也许这其中还有10万就被用来观看一些歌剧、芭蕾、昆剧等比较高雅的演出;如果到了500万元时,古玩和字画的收藏就会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启动内需的大头不在多消费多少柴米油盐,也不在下乡多卖点电器,引出庞大消费力,下一步文化产业将发挥大作用。 正是因为精神文化需求的爆发,为那些披头散发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也为那些寻找新的商机的投资者和商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随着这种时代趋势的不断加强,下一步中国的文化真正开始产业了,而且空间无限,绝对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亟待挖掘的富矿。 今天的这“三个半”人,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这个新时代的报春花和幸运儿而已。今后,还将有大批的文化人不断崛起,并且产生大量文化巨子,他们将比那些矿老板、煤老板和房地产老板更具有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 精神文化产业需求开始爆发,创意产业市场分析](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550313700151.jpeg)
“吃饱了撑的”人。他们的消费力非常强劲,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正与日俱增,这就预示着文化产业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同样是一个冯小刚,七八年前搞一部贺岁片,呕心沥血,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能赚五千万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而现在只要弄出一部贺岁片,像母鸡下蛋那样轻松,就能赚几个亿的票房收入。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影片的资金投入大了吗?是影片的制作质量高了吗?恐怕这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市场变了,环境变了。过去20块一张票,人们还嫌贵;而现在200块一张票,人们还排队。这说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休闲消费的时代。 与此同时,这几个大浪淘沙后幸存下来的文化人,就是奇货可居了。于是,很多商人就纷至沓来,慷慨解囊,经营文化。此时,冯导更是身价倍增,听说正在搞一部大片子,光投资就2个多亿,题材是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到时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都用上,肯定是不亚于好莱坞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