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随着收藏市场大热,一些礼品网、艺术品公司开始琢磨“送礼送文化”、“送礼送艺术品”市场推广的可能性,使兼具收藏和礼品功能的金条在猪年春节前火了起来。 升值空间成为最大卖点 在北京菜百商场,一位中年男子经过一番比较后花了近两万元购买了一套“中国春节金条”。售货员在向其推荐时反复提到了“收藏价值”:这套以春节民俗为题材的金条限量发行,全国仅有1999套。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款金条一套为四根,分别雕刻着饺子、爆竹、汤圆、年画等有春节元素的图案,颇有喜庆色彩,购买者还可以获得收藏证书。 这位中年男子表示,自己买这套金条并不是为了收藏,也不是想投资,而是要送人。他表示,金条本身就有价值感,而收藏型金条又有升值空间,谁不喜欢这样的礼品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收藏型金产品卖得最好。一位姓张的售货员介绍,商场前阵子进了一批中国国宝生肖金条·猪年版。虽然每克售价高于市场价40多元,但是一上市就被抢光了。原因就是因为属于收藏型限量产品。张小姐表示,很多黄金制品企业现在都在以限量、增加艺术价值的方式来提高这些产品的收藏价值,而很多购买者也能被这些产品的升值空间所打动,抢购猪年金条的大多是为了送给自己属猪的朋友。 收藏品如何变身礼品 “任何收藏品都能成为礼品。”北京东方美术馆馆长吴阳表示。在他的美术馆展出的两幅同一美术家的作品,曾被一位公司老总买走。与这位老总攀谈后吴阳了解到,原来这位老总曾陪自己的日本客户到美术馆参观。当时这位日本客户对这位画家的作品赞许有加。为了维系双方长久的合作关系,他投其所好,买下这两幅画送给对方。吴阳同时指出,真正大师级的高价值艺术品在背负礼品职责时往往是比较隐蔽的,送的也是高端人士。 但收藏品究竟什么时候肩负起礼品的职责并不是由企业决定的。不久前,一套名为《中华纸币》的纪念册成为橡果国际电视购物中的产品。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擅长把任何产品做成礼品的橡果国际依然是按礼品的炒作方式对《中华纸币》进行推广。橡果国际新闻发言人蒋宇飞表示,具有收藏价值的礼品一定得具有能增值的属性,当时里面收录的纸币都是从民间收集起来,本身就有收藏价值。另外,因为纸币寓意为财,这套产品的题材很适合送礼。正因为如此,在推广时才定位于礼品。但从实际销售来看,只有30%的产品购买者是为了送礼,大部分都是钱币收藏爱好者在购买。 另一个例子则刚好相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授权的黄金产品发行机构北京国道黄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道黄金”)去年发行了出生纪念金条。金条的一面是吴道子的画《天王送子图》,另一面按照购买者的要求刻上出生孩子的姓名。“国道黄金”董事长唐奕在谈到当时的市场定位时表示,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出生后花钱留下自己孩子的手印、足印等。于是他们将出生金条定位于新生儿家庭纪念收藏。没想到投入市场后,大部分购买者是为了满足祝贺亲朋好友喜得贵子的送礼需求。这个现象给了唐奕以启发,今年国道黄金发行的压岁金币就完全定位于礼品。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