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1:借主力店炒高铺价小商家成牺牲品其实,万达集团在全国首创的“订单式”开发模式曾名噪一时,一时间有很多跟风者。但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几年中,除了万达商业广场外,全国商业几乎难觅其他“订单模式”的产物。
一位商业专家表示,“订单商业”之前没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在于,地产商往往以联盟的主力店为噱头进行宣传,借助大主力店的品牌知名度抬高产权商铺的售价。例如“世界500强已入驻”、“一铺富三代”等宣传广告语,让这种模式变味为炒高产权商铺的工具。“这就让进驻的小品牌存在风险。”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地产商为了引进主力店,往往会很爽快地接受主力品牌提出的租金低、位置好、政策和服务方面优惠条件。这是目前购物中心很普遍的现象,最好的位置留给主力店,租金最低;次主力品牌铺位大都位置较差,而且售价最高,实际上他们承担了那些主力店的费用。
隐患2:主力品牌可能会抢其他品牌风头 业内人士指出,“订单商业”的含义即地产开发商按照零售商的要求对店面进行规划,包括面积、层数等。“在订单模式下,主力店的进驻对整个项目存在稀释价值的可能性。”欧小卫指出,主力店的入驻虽然可为商场带来人流量,但在接下来的招商由于没有对其他品牌店铺进行规划,往往会出现品牌店与主力店难以形成客流共享,导致同场经营但帮助不大。这就是为什么不细化到每个店铺的“订单商业”模式不容易做的原因。
黄华军也认为,一些知名度过高的主力品牌可能会抢了其他品牌的风头。比如H&M作为主力店进驻,其他同价位的时装品牌的生存状况就不容乐观,这就要对其它次主力店进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