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上,每次说营销人这几个字,都感觉有种莫名的恐慌感,也不知是怕什么,总感觉有种被人戳脊梁骨的感觉,理性上分析,营销人这个角色是正向的,且是推动经济的中坚力量,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但现在出现了,就说明有些不被我们察觉的隐藏着的东西发生了改变,思来想去,变的,可能不是营销本身,而是营销人自己和这个特殊的营销的环境,规律没变,人变了。
营销,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析的,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营销的目的是:产生可持续性收益。营销的本质是:抓住用户的需求,并快速把需求商品化。
从本质上讲,营销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科学而系统的,是便于优质产品被有需求的准确人群所熟悉并接受的手段,说的任性一点,营销是做好事,像雷锋一样,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做营销,做策划,搞策略就有种大忽悠的嫌疑呢,说到根本,我还是认为,不是营销忽悠,是人忽悠,不是营销有错,是人有错而已。
认知大于事实,并非是说黑白能颠倒,而是一种策略层面的思路,有适用的场景和前提。
营销不是帮助差的产品打开销路,而是帮助优质产品绽放内在的美,让供给准确的找到回家的路,圆满的与精准需求有机融合,因此,营销即是根据受众需求反馈并创造价值(产品)的反向过程,又是把优质产品倒流到精准用户心智的正向策略,无关乎忽悠这两个字。如果说营销忽悠,只能跳到更高维度,怪市场和环境了。
营销作用于环境,作用于受众,更作用于企业本身,但营销同样受它们的左右,让营销正向或者出轨,都是在一念之间,在毫厘之差。
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从粗放式的计划经济到依靠精细和个性的市场经济阶段,从井喷式的饱腹型需求和弱小www.aihuau.com的供给能力,到个性小众的高层次需求和低水准、规模化且同质的供给状态,让很多好产品、好企业淹没在“伪营销”擅长的低劣产品和企业潮水中,忽悠两个字本身就是把坏的说成好的,把真的说成假的,但这与营销本身的规律是完全相悖的,营销是说真话,做真事,推好产品,而非颠倒是非,黑白不分。假如中国的营销人直不起腰来,最根本问题,要么是营销人误解了营销,要么是市场绑架了营销人,莫不可能存在营销本就是忽悠的谬论。
别把阶段性误读,解释成长久性的真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