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农村稀缺的文化资源



  笔者因工作经常深入农村,对农村的现状有所了解。在全社会普遍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书籍在一些农村却非常稀缺。在相当多的农户家中,除了孩子上学的课本、教辅读物之外,几乎再无其他书籍,农村文化阅读近于空白。 

由于长期远离书籍,一些农民朋友阅读意识已很淡薄,对于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也呈每况愈下之势。有些人即便是上过初中,可往往连一张便条也难通畅无误地写下来。与此同时,许多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单调,以聊天打发时光。尤其到了农闲时节,打麻将赌博、酗酒等就成为不少村民消闲娱乐的“必修科目”。致使一些尚不富裕的农户生活更加困难,同时也助长了其嗜赌习气和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诱发了诸如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不良风气。

是村民们不愿意读书吗?据笔者在屯留县的一些农村了解到,那些青年农民,很愿意利用农闲时间,多读一些文学、科普作品,使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富情趣,通过多读书掌握一些实用农业科技知识,了解致富途径。但书籍稀缺却成为困扰农民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硬件设施不完善。目前仍有不少地区农村经济状况欠佳,村务开支捉襟见肘,致使农村文化设施很不完善,多数村镇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阅览室,有的村镇即便有专门的文化阅读场所,也因资金、管理等方面原因,徒有虚名。

二、文化消费意识差。许多农民没有形成主动买书的习惯,即便有的农民喜欢读书,但长期受周围人不读书的大环境影响,逐渐改弦易辙,远离书香。

三、图书价格偏高,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书的积极性。

四、农村图书营销渠道不畅。现在很多村镇根本没有书店,农民购书极为不便。对此,农民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我们着想,让图书走近农村,让农村不再成为文化阅读的荒芜之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5751.html

更多阅读

宜良之窗宜良县:蕴藏丰富的党史资源

法明寺遗址大雄宝殿及宝塔。李祥林摄市委党史研究室昆明日报社主办云南贡山华龙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协办通过普查统计,宜良县共有革命遗址19个,分布在6个乡镇的不同地点。其中,县城匡远镇较多,共有8个,即法

王健林:万达的文化牌是怎么打的?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企业是万达的文化产业集团,我们是上个月刚刚拿到注册批文,可能还要等在北京市的一个挂牌仪式。这个文化产业(集团的)注册(资金)是50亿,资产大概309亿。2012年文化产业集团的总体文化收益大概

爱国者哥窑:中国品牌的文化复兴

应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和爱国者数码的邀请,我出席了“爱国者品牌经验分享与建议座谈会”。让我眼亮心动的是,爱国者推出一款“天工开物”式的数码相机,名曰哥窑。哥窑,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中华民族用“天工开物”的方式创造出的独一

西餐:营造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

比起成熟的中式正餐市场,新兴的西餐市场“钱景”更为可观,发展更为迅速。 改革之初,北京的西餐厅只有“老莫”、大地、马克西姆等寥寥几家,现在已达到1600多家,而上海已近2000家,广州则逼近3000家。西餐已悄然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延伸。  

管理新气象:“中国式管理”的文化基因

  谈到“中国式管理”,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只有中国式管理才符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个性特点,是先进的、独特的,西方管理理论与实践是无法在中国这片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管理

声明:《书籍:农村稀缺的文化资源》为网友爺傷風敗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