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龙虾的纳斯达克路:怎样“爬”来30亿



“除了对龙虾的激情,其他的倒是没有多大变化。”6月29日,开往盱眙的班车上,同行的盱眙人陈先生,望着车窗外的乡村,告诉前往的记者。

  盱眙人曾经有过讨厌龙虾的年代,乡村田间泛滥的龙虾,曾让不少村民头疼,甚至在烈日下晒死从稻田中抓来的龙虾泄愤。不过,这种愤恨,早已一去不返了。

  在今年盱眙龙虾节的上海推介会上,盱眙县县委书记蔡敦成公开透露:龙虾要上市!盱眙小龙虾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

  一个诞生于资本化运作炽热时代的新名词——“龙虾上市”,成了中国农渔产品步入活体融资的标志。

  事实上,盱眙业内人士也深信,包括邵伯在内的其他龙虾重镇,在龙虾市场的放不开拳脚,成全了盱眙人的称霸。

  市场观察

  在龙虾产业的发展模式上,盱眙与邵伯究竟有何不同?

  南北渊源

  “对于龙虾这一舶来物种来说,它并未偏袒盱眙和邵伯任何一个地方。”

  炎热的夏日中,盱眙县城的空气,散发着十三香的味道。乘车出城,20公里外的官滩镇,盱眙最早且规模最大的龙虾精养基地,就在这个滩涂居多的小镇上。

  这座曾为龙虾泛滥而头疼的小镇,如今却呈现出养殖龙虾的十足繁华。几年来,对于龙虾养殖滩涂的需求,几乎吞噬着这里的每一块田地。真正龙虾精养的扩张,是从2007年开始的。

  真正让官滩镇人与龙虾纠缠不清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闻名贫困县的贫穷小镇上的村民,那时代对田地的渴求,远比对现今的龙虾还热。

  盱眙人郭开进说,为从滩涂中“抠”一点田地种稻,填整滩涂成了那个年代最大的事。可毕竟是滩涂,行动仍改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度让村民们悲观。

  而相反,在粮食收成极不稳定的当时,淡水小龙虾开始迅猛繁衍,一度虾满为患。那时,村民最解恨的事,是在稻田中掏出乱钻洞的龙虾,整麻袋的倾倒在烈日下,晒死它们以抗议自然的不公。

  同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邵伯湖边龙虾也逐渐增多。

  “对龙虾这一舶来物种来说,它并未偏袒盱眙和邵伯任何一方。”老陈说,这个原产美国的小龙虾,其自然繁衍的泼辣和速度,导致全国很多的地方,都能觅到踪迹,并不只盱眙、邵伯。

  “灭不了它就吃了它,没想到盱眙十三香让它好吃,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现年46岁的盱眙人郭开进,依稀能追忆起盱眙人开始吃龙虾时的场景。“一开始没人去吃它,后来是一些村民开始吃。”郭开进说,开吃龙虾的村民,也只是发泄一下对龙虾泛滥的不满。

  “灭不了它就吃了它,没想到十三香令它这么好吃,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喜欢。”郭开进说,上世纪90年代,县城几家小餐馆,从村民手中收购一些龙虾,用“十三香”调料烹饪和加工。

  盱眙地少滩多位偏,僻处一隅的现状,造就了盱眙人对龙虾的孤注一掷。传奇开吃的背后,是龙虾市场渐热的雏形。无论如何,与滩涂种稻收成相比,龙虾的收成为讨生活带来更好潜力。

  靠收集野外的龙虾,根本不用劳神虾苗的问题,低成本高回报的前景,一度让盱眙的捕虾人越来越多,大人小孩都参与到其中。龙虾加“十三香”烹饪的香味诱惑,加剧盱眙龙虾的销量。

  而在邵伯,主打则是“清水龙虾”。清淡确实是扬州美食的传统,从淮扬菜到其他主流菜系至扬州后的演化,其清淡的背后,正是传承着淮扬菜系的根本。一个邵伯人外出,饮食的第一反应便是告诉朋友:此地味重,不习惯。

  在盱眙,60岁的餐馆名厨刘艳坦陈,十三香确实让盱眙龙虾出了名,但盱眙人并没因此止步,而是在保持香味的基础上,衍生了更多的品系。她称,尽管,龙虾带来的经济效应被敏锐的邵伯人注意到了,龙虾经济也始现波澜。

  但在刘艳看来,与盱眙龙虾烹饪相比,一向信奉“清淡”的邵伯龙虾美食界,老是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不屑一顾的心态,应付着“十三香”的冲击。事实上早已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一提“十三香”就认为麻和辣。在香的基础上,盱眙龙虾口味早已大众化。其口味的比拼,使越来越多的人,提及龙虾就想到盱眙的“十三香”。

  “在邵伯仍在就是否发展规模精养观望时,盱眙早已开始了精养模式。”

  6月29日下午,盱眙官滩镇上,满江红龙虾产业园内,天气炎热,我们错过了上午最忙碌的情景。该产业园营销部经理于红伟说:“早晨四五点钟我们开始捕捉收虾,8点后忙碌就差不多结束了。”

  于红伟并不否认,现在的虾塘原先都是稻田。目前,产业园的养殖规模已达1万亩。对于养殖扩张的模式,他觉得并没什么新意,仍是靠“公司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民把田交出来,折抵成自己的股份,由农民摇身成了“老板”。

  作为示范基地,除了公司直系养殖外,周边农民参与进来共同养殖,而公司给农民提供虾苗和技术,提供饲料,养出来的龙虾则公司回收,其他的,则是公司提供技术承担养殖风险。这一加盟模式,使得公司的养殖范围迅速扩大。于红伟称,单从养殖技术上来说,扬州的邵伯并不具有什么优势。

  盱眙的龙虾养殖,早已整合了原先的散养模式,千亩以上的龙虾养殖企业就有6家,而农民自发小规模养殖的,仅占盱眙的35%。“在邵伯仍在就是否发展规模精养观望时,盱眙早已开始了精养模式。”于红伟称,产业化养殖的显著效应,就是标准化养殖的推进和销售渠道的畅通。

  而对于邵伯,该镇三产办的徐斌坦陈,邵伯确实还停留在散户养殖的模式上。像盱眙这种通过招商引资产业化的连锁养殖,邵伯还未全面推动。更关键的是,单从总资源40多万亩且养殖规模已达16万亩的盱眙来说,仍靠自发养殖的邵伯,至今并不否认,盱眙的工商资本化养殖确实走在了前头,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

  盱眙办节,龙虾是主角,而邵伯是把龙虾当成引子。

  “我们和邵伯的办节时间差不多,也都是从10年前开始。”盱眙龙虾协会常务副会长成兆友说,节庆搭台经济唱戏,靠凸显地方特色吸引项目落户方面,一直是各地办节的共同思路。盱眙和邵伯的办节思路并没之前媒体所称的迥异,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实质的不同。

  先是县城内办节,再是“六地联办”(盱眙、南京、上海、宁波、北京、深圳)和“四国联动”(中国、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一项项节庆之最的背后,盱眙龙虾节,已然排在世界最知名节庆的前三名。盱眙把办节作为盱眙龙虾市场开拓的宣传先锋,不断推进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演变。

  “牵着你的手,揭开你的红盖头,深深吻一口。扯下你的红肚兜……”这一盱眙人对吃龙虾的描述,一度让世界钟情龙虾的食客对盱眙浮想联翩,盱眙被大家记住了。在靠以吃龙虾文明乡野的市区五墩排档,不少盱眙人如此调侃举办龙虾节带来的效应。

  在盱眙,不少人称,龙虾节的举办和推动,让不知名的贫困县盱眙,一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推广龙虾美食的同时,盱眙的龙虾文化等,也进一步吸引到人气。”林园路上一家龙虾美食馆的老板孙女士称,在龙虾节期间,店里100多元一盆的龙虾,常常因全国各地前来的食客的爆满而不够卖的。

  成兆友也坚持这一看法:办节成为推动龙虾产业发展的推手。如果单要在邵伯与盱眙两地间找出办节的不同,成认为,那就是盱眙的龙虾节庆,更多的是推介龙虾产业走出去;而邵伯龙虾节,则多是将龙虾美食当作一个“引子”。

  “在龙虾产业的对外扩张过程中,盱眙的品牌效应相当强势。”

  时隔一年多,盱眙人仍欣喜记得,“盱眙龙虾”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也是全国第一例活体动物类驰名商标。盱眙为龙虾办节已达10年,今年的盱眙龙虾节上,盱眙人用“十年辉煌路”来形容龙虾产业的嬗变:申请注册商标,鉴定为绿色食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统一的形象设计和CI标志……

  2009年,一直被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视作为划时代的一年。盱眙龙虾被中国农业部品牌价值评估达41.3亿元。而盱眙龙虾股份公司的成立,更是象征着盱眙龙虾市场化运作的开始,打造养、产、供、销、研等一条龙的产业链。该协会副秘书长赵建民秘书长称,发展餐饮终端,已成为今年的关键目标之一。

  “不可否认,盱眙对龙虾这一产业的对外扩张过程中,品牌的效应一直很强势。”赵建民说,每年的龙虾节,都有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现在盱眙龙虾协会已成为引导龙虾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创新产业文化,打造一流品牌的助推器。

  在邵伯,该镇三产办徐斌称,“邵伯湖龙虾”的品牌打造,较盱眙龙虾来说才刚起步,省外对“邵伯湖龙虾”的认知才刚有体现。同样是地少位偏,相对于盱眙靠龙虾的扬名,邵伯的扬名,则还是靠着千年文化古镇这一牌子。他们承认,在龙虾品牌的打造上,邵伯慢了很多。

    专访

  小小一只虾怎样“爬”来30亿?

  盱眙龙虾的纳斯达克路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特色农业的投资关注热度,现已不亚于高科技产业。

  龙虾爬向纳斯达克

  相对于软件等科技产业来说,小龙虾“爬”向美国纳斯达克,多少令人有些吃惊。小龙虾上市的信息,究竟是一场臆造的代言,还是一次活体融资的尝试?此次上市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江苏盱眙龙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南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龙虾的即将上市给予了充满信心的证实。

  他称,计划上市的产业集团名为“中国盱眙龙虾产业集团”,该产业旗下共有六七家公司,涵盖了小龙虾的养殖、调料、交易、研发、餐饮、文化影视等多元化经营于一身。

  目前耗资1.8亿元的总部大厦正在盱眙兴建,特色地标性建筑的修建,有助于推动“盱眙龙虾”的上市。王南庆称,目前盱眙龙虾产业集团共获得并购资金30亿元,其中的大部分来自美国钜富投资,产业集团的股权构成为,国有控股占50%,美国钜富控股占40%,另外公众股占据10%。

  30亿引领龙虾全球扩张

  谈及30亿元资金的融资成功,王南庆笑称,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特色农业的投资关注热度,现已不亚于高科技产业,这也是为何美国钜富青睐龙虾的原因。

  “上市融资将为盱眙小龙虾的全国乃至于全球扩张带来动力。”王南庆说,30亿元资金,将用于盱眙小龙虾的三年扩张计划。同时,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盱眙龙虾产业集团上海总部,有利于加大向外地辐射。

  事实上,盱眙小龙虾产业的上市计划早在去年就已经拟定。2009年2月,盱眙县政府、盱眙龙虾协会与江苏渔蒙家餐饮有限公司签订了盱眙龙虾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暨资本运作上市合作协议书,并定下了拟在3年内上市的目标。

  上市必加剧“鱼龙混杂”

  盱眙政府将龙虾产业描绘的极具吸引力:小龙虾产业今年预计超过2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2万人。

  可龙虾的市场,并不是一潭“死水”。随着龙虾上市的消息传来,龙虾市场势必会迎来更强烈的“风雨”。这从盱眙龙虾品牌扩张中就能看出,品牌效应下需求的急增,盱眙本土龙虾早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事实上,在邵伯采访时,一些业界人也承认,邵伯湖的虾也是不够用的。

  “夏季外地流入盱眙的龙虾,经盱眙市场再销往全国的大约10万吨。”协会副秘书长赵建民,介绍中并不避讳这一事实。上市的刺激,或许会加剧市场对龙虾的需求。

  为了规范和保护品牌,协会常务副会长成兆友称,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重视“盱眙龙虾”品牌的保护,在不少地方设立分部“打假”。王南庆也称,2010年盱眙龙虾股份公司全力打造的“盱眙龙虾连锁美食餐厅”正在向全国推广,预计3年内超过千家店面。

  事实上,在规范化养殖中,生长环境相差不大,自然捕捞和人工养殖没有严格区分,外地流入盱眙的龙虾大部分来自湖南、湖北、江西一带,都想来盱眙“贴金”。

  思考

 盱眙龙虾的纳斯达克路:怎样“爬”来30亿
  龙虾上市的尝试,可能将是中国特色农业的一座“风向标”——

  盱眙虾

  能否“刺激”邵伯虾?

  “通过特许加盟的模式,成为中国的‘肯德基’。”王南庆说,将所有龙虾调料经标准化包装,最大程度上使所有门店龙虾制作口味保持高度一致性,是龙虾烹制技术上的一次革命。上市后,在势必加剧的“鱼龙混杂”的龙虾市场上,“盱眙龙虾”标准化能坚持多远,仍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

  上市前景颇具争议

  毋庸置疑,在中国餐饮市场,标准化餐饮一直是传统餐饮连锁开发的“瓶颈”,加上农业的高风险性。不少业内人士对小龙虾上市的前景,充满着担忧。

  一个上市企业的持续性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往往会激起更多投资人的兴趣。龙虾的持续性和竞争优势在哪里?在盱眙,记者就此问及地方业内人士,很多人并不对外界的争议过度担忧。2009年,“十三香”调料年销量3000吨,产值5000万元;2009年,盱眙全县销售龙虾20万吨,全年龙虾交易额30亿元……

  采访中,盱眙一业内人士不停地向记者列举着数字,似想用数据打消记者对上市前景的疑虑。事实上,盱眙龙虾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养殖、捕捞——物流——加工调料——餐饮及龙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上市会盘强邵伯虾?

  “盱眙龙虾上市的幕后运作者‘渔蒙家’,早就对邵伯龙虾有浓厚兴趣,合作意向很强。”邵伯镇党委副书记朱雪晴曾介绍,“渔蒙家”董事长王南庆在实地了解邵伯龙虾及其他美食产业发展情况后,他随即产生了浓厚的合作意愿。在盱眙,王南庆也称,对邵伯龙虾独特的自然水域条件及已有龙虾产业基础,他很看好。

  在盱眙餐饮界,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农业产品的强势发展模式,往往多是以一个主体进行兼并,对龙虾这一活体来说,通过上市后盱眙龙虾的强势,“兼并”各地的龙虾,盘强整个龙虾产业,也是一个不错的整合发展方式。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都将这次龙虾上市作为中国特色农业的一座“风向标”,但靠龙虾品牌为盱眙融资的成功,这一活体融资到底能走多远尚待观察。“盱眙龙虾的上市,对龙虾产业和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有意与邵伯合作的王南庆认为。

  在上市的背景下,邵伯镇党委副书记朱雪晴也曾公开宣称:“如果与‘渔蒙家’合作成功,‘邵伯龙虾’和‘盱眙’将成为真正的‘姊妹虾’,也必将形成无与伦比的规模产业效应!”看来,盱眙龙虾的上市,尽管仍有很多疑惑待解,但对邵伯龙虾的“刺激”可能立竿见影。

  学不学盱眙“虾模式”?

  盱眙龙虾产业的辉煌,一时难以超越。邵伯龙虾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惑和障碍——

  随着龙虾产业在盱眙县内外的做大做强,对于邵伯来说,虽然本地的龙虾节庆,差不多和盱眙同时起步,但面对盱眙的辉煌,一时确实难以突围。现今,邵伯龙虾节仍一年一度的开展,学不学盱眙模式,这是邵伯龙虾的一个难题。

  差距——“怎么比,两地产业差距都不小。”

  谈及邵伯盱眙两地龙虾的发展,盱眙龙虾上市的负责人王南庆,并不避讳邵伯的差距。“无论从哪方面比,两地龙虾产业差距不小。”王南庆说,在龙虾品牌战略上,同步发展的两地因对品牌的推广上思路的迥异,10年来收获的是不同的成果。

  另外,王南庆觉得,邵伯的养殖规模及方式,远远不及盱眙。“我去过邵伯,那里有着优质的养殖资源。”王南庆称,在盱眙,仅仅养殖的产业整合,对龙虾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支持。而邵伯,养殖规模和方式没啥突破。

  相对邵伯颇为自豪的清水口味,王南庆觉得,从整体上来说,邵伯龙虾的口味相对单一了。而盱眙龙虾系列产品,早就推出了九大系列:三十香、香卤、椒盐、飘香、蒜香、冰镇……,适应和喜爱的人群会更广泛。

  “盱眙龙虾节的一场晚会,吸引了6万多人观看,你说宣传效果会怎样?”王南庆说,邵伯对龙虾优势的操作宣传方面明显不够。

  特色——“啥都特色,也就啥都不太特色。”

  这届的邵伯湖龙虾节,邵伯借助在北京举办的千年文化古镇的参展,适时地展现了一下“邵泊湖龙虾”。可,反思之前的邵伯龙虾节,更多的时候邵伯往往多是靠“请”进来的模式,让更多邵伯的特色搭上车。

  “搞龙虾节,你就专搞龙虾呗,都特色,也就啥都不太特色。”在盱眙,龙虾行业业内人士,对于邵伯龙虾节上,众多特色产品的“搭台唱戏”,颇有感触。他称,这就如把家底全搬出来,仅告诉别人自家有那么多好吃的。

  该业内人士称,相对于盱眙在龙虾产业上的“精耕扩张”。邵伯的龙虾产业的推广,更像是一个地方展示特色名食。“邵伯香肠是好吃,但留下的印象也只是邵伯有好吃的香肠。”他坦陈,以虾为媒多面推广其他,事实上不利单一产业的做大做强。

  “单一产业的精耕推广,做大做强后带来的是更多衍生产品的发展。”他称,盱眙龙虾的衍生产品,除了调料外,还有龙虾湿巾、龙虾钱包、龙虾打火机、龙虾手表……他称,一只强势龙虾,龙虾产业链完善发展,有利带动更多衍生产品的发展。

  窘境——“学?超不过!不学?又该怎么做?

  盱眙龙虾产业的成功突围,按盱眙县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的话说,盱眙在这一产业上的辉煌恐怕难以超越。而摆在邵伯龙虾产业面前的,则是学与不学盱眙的窘境。学?超不过。不学?差异化!这差异化怎么操作?

  事实上,从这次邵伯龙虾节的活动可以看出,邵伯已开始向盱眙学习。邵伯镇与省餐饮协会联合举办的邵伯龙虾南京推介会,吹响邵伯龙虾抢滩省城的号角。走出去,成了邵伯龙虾产业的共识。

  “我们要走出去,现在就在对外扩张着。”该镇三产办徐斌说,如对“清水龙虾”的推广,“邵伯湖龙虾”的加盟挂牌推广……几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盱眙龙虾当初扩张的影子,创新产业文化打造品牌,已然开始被邵伯重视。

  在邵伯,对龙虾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人不愿承认会全盘向盱眙学。“我们不仅有龙虾,我们还有牛肉呢,我们还有香肠呢。”邵伯业界的这句辩驳,或多或少有些酸涩。不过,该镇党委副书记朱雪晴认为,虽然“邵伯”和“盱眙”在龙虾产业上走的是差异化发展之路,但“盱眙龙虾”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对“邵伯龙虾”来说还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

  可对于邵伯龙虾,到底该如何突围“盱眙龙虾”的强势,很多人没有正面回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6215.html

更多阅读

纳斯达克指数近十年走势分析 沪深300指数走势分析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它不但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且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

永业农丰吴子申:沙漠中的纳斯达克之星

2009年9月3日,美国纳斯达克的钟声送给了中国西部沙漠里一个孤独的求索者,内蒙古永业集团的董事长吴子申。在都市里无人知晓,但千百万中国农民却记住了他的名字,纳斯达克因此对他青眼有加。这一天,他的永业农丰(股票代码:YONG)收盘价7.19

黄华国:中国公司纳斯达克领路人

中国公司纳斯达克上市的牵线人   上海东湖宾馆三号楼三层的一个房间里,墙上的三件物品引人注目:原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公司铭牌、一幅以初冬高粱为内容的油画、一帧描绘了长江源头的绘图。房间的主人,是帮助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

黄华国:中国公司纳斯达克上市领路人

【编者按】三年前,五十多岁的黄华国结束了七年的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生涯。当年第一批走向…    中国公司纳斯达克上市的牵线人 上海东湖宾馆三号楼三层的一个房间里,墙上的三件

风投天使沈南鹏:玩转纳斯达克(一)

他精明干练、时尚儒雅、风度翩翩,他是“大财主”,还是公认的“数学神童”,更有三年内两次杀入纳斯达克辉煌业绩!     在创业方面,他打造了如家、携程这样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他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他是谁?他就是被誉为“风险

声明:《盱眙龙虾的纳斯达克路:怎样“爬”来30亿》为网友子涵是我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