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 创业板 “康师傅”兄弟创业的成功启示录



100多年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创立时挂牌的上市公司,目前硕果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现在的GE与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GE,业务范围毫无共同之处。除了公司名称没变,几乎什么都变了。

    现在的企业家都在谈要做百年企业,GE就是百年企业的典范。GE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企业,就在于它在每次环境变化的关键时刻重塑金身,把握了变化的方向感。

    “方向感”比“创新”更重要

    “方向感”是一个比“创新”更重要的词语。当企业家谈创新时,可能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失去方向的创新。有了方向感,创新才有价值。

    第一次听说“方向感”这个词,就被简单的三个字征服了,更何况说这句话的是一个饱经沧桑企业的老总。为了让我理解这个词,这个老总讲了几个故事:

    故事一: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党内出现了质疑“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声音,毛主席特别撰文,发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音,及时把握、引导了党的方向。

    故事二:红军长征途中,当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汇合时,张国焘提出向西走,毛主席提出北上奔赴抗日前线,毛主席得到了将领们的拥护。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把握了方向。

    故事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时,有人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国际社会也给中国共产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毛主席在此时果断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响亮口号,再一次把握了方向。

    这位老总的观点是:作为一个决策者,每当面临关键时刻,一定要有方向感。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

    康师傅凭什么从成功走向成功

    台湾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陆创业时,做过他们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过“康莱蛋酥卷”,这些产品都因为太超前而失败,差点让魏氏兄弟血本无归。直到一次出差时,魏应行发现一同搭车的人对他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把握了创业的方向。

    康师傅第一战为什么成功?

    产品突破、广告突破,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功企业的典型操作模式,也是营销的主流方向。康师傅进入方便面行业,一开始就把握了主流方向。

    当时内地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怎样开发符合内地人口味的方便面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内地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考虑到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的广告意识,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000万元。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

    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康师傅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罕见场面。在市场的推动下,康师傅的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在几经失败之后,魏应行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内地的甜头。

    康师傅第二战为什么成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从缺短经济快速过渡到过剩经济。市场突变,几乎让所有的企业慌了手脚。这是考验企业适应能力的最好时机,因为只有在“逆境”顽强生存下去的企业才具备永续经营的资格。康师傅在此时做了一个重大决策,果断地砍掉省级“大户”,市场重心下移至地市,以地市为营销的起点,受控经销商设到县。康师傅是第一批做出市场重心下移决策的企业,而第一批企业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传统“大户”要砍掉,地市级市场网络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如果出现衔接问题,企业就可能崩盘。

    市场重心下沉,砍掉大户。这是1997年后的主流营销方向,康师傅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再次把握了营销的方向。

    康师傅第三战为什么成功?

    从2000年开始,康师傅又开始了第二轮通路创新。这次不仅将通路下沉至县级市场,而且围绕终端实现了通路精耕。为此,康师傅3年时间内在通路上投入了4000万美元。

    现在康师傅在中国大陆分东南西北中5大片区,已有300多个营业点,近5000家经销商,55万个销售点,139个仓库。

    此外,康师傅把全国划为1500个小区域,每一个区域由业务员负责,要求每一个业务员每天拜访80个零售点,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需求状况,并及时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馈。

    为了对通路精耕提供支持,康师傅对生产布局做出规划,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在方便面产品结构上,康师傅从高端起步,向中端延伸,再向低端延伸,形成了通吃的格局。

    在品牌延伸上,康师傅逐步向小食品(雪饼)、饮料等领域延伸,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100多年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创立时挂牌的上市公司,目前硕果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现在的GE与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GE,业务范围毫无共同之处。除了公司名称没变,几乎什么都变了。

    现在的企业家都在谈要做百年企业,GE就是百年企业的典范。GE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企业,就在于它在每次环境变化的关键时刻重塑金身,把握了变化的方向感。

    “方向感”比“创新”更重要

    “方向感”是一个比“创新”更重要的词语。当企业家谈创新时,可能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失去方向的创新。有了方向感,创新才有价值。

    第一次听说“方向感”这个词,就被简单的三个字征服了,更何况说这句话的是一个饱经沧桑企业的老总。为了让我理解这个词,这个老总讲了几个故事:

    故事一: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党内出现了质疑“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声音,毛主席特别撰文,发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音,及时把握、引导了党的方向。

    故事二:红军长征途中,当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汇合时,张国焘提出向西走,毛主席提出北上奔赴抗日前线,毛主席得到了将领们的拥护。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把握了方向。

    故事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时,有人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国际社会也给中国共产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毛主席在此时果断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响亮口号,再一次把握了方向。

    这位老总的观点是:作为一个决策者,每当面临关键时刻,一定要有方向感。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

    康师傅凭什么从成功走向成功

    台湾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陆创业时,做过他们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过“康莱蛋酥卷”,这些产品都因为太超前而失败,差点让魏氏兄弟血本无归。直到一次出差时,魏应行发现一同搭车的人对他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把握了创业的方向。

    康师傅第一战为什么成功?

    产品突破、广告突破,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功企业的典型操作模式,也是营销的主流方向。康师傅进入方便面行业,一开始就把握了主流方向。

    当时内地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怎样开发符合内地人口味的方便面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内地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考虑到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的广告意识,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000万元。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

    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康师傅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罕见场面。在市场的推动下,康师傅的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在几经失败之后,魏应行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内地的甜头。

    康师傅第二战为什么成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从缺短经济快速过渡到过剩经济。市场突变,几乎让所有的企业慌了手脚。这是考验企业适应能力的最好时机,因为只有在“逆境”顽强生存下去的企业才具备永续经营的资格。康师傅在此时做了一个重大决策,果断地砍掉省级“大户”,市场重心下移至地市,以地市为营销的起点,受控经销商设到县。康师傅是第一批做出市场重心下移决策的企业,而第一批企业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传统“大户”要砍掉,地市级市场网络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如果出现衔接问题,企业就可能崩盘。

    市场重心下沉,砍掉大户。这是1997年后的主流营销方向,康师傅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再次把握了营销的方向。

    康师傅第三战为什么成功?

    从2000年开始,康师傅又开始了第二轮通路创新。这次不仅将通路下沉至县级市场,而且围绕终端实现了通路精耕。为此,康师傅3年时间内在通路上投入了4000万美元。

    现在康师傅在中国大陆分东南西北中5大片区,已有300多个营业点,近5000家经销商,55万个销售点,139个仓库。

    此外,康师傅把全国划为1500个小区域,每一个区域由业务员负责,要求每一个业务员每天拜访80个零售点,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需求状况,并及时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馈。

    为了对通路精耕提供支持,康师傅对生产布局做出规划,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在方便面产品结构上,康师傅从高端起步,向中端延伸,再向低端延伸,形成了通吃的格局。

    在品牌延伸上,康师傅逐步向小食品(雪饼)、饮料等领域延伸,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企业的适应度比做大做强更重要

    卢泰宏先生曾经说,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曾经热烈讨论“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命题。其实,对中国市场而言,更重要的命题是“对中国环境是否适应”。“大”或“强”在中国市场中都不足以决定其成败或市场寿命,而只有适应程度或应变程度的高低才决定其公司的命运。如可口可乐、宝洁、大众、通用、安利等都是适应中国内地程度高的公司,而微软、跨国广告公司都是适应中国内地程度不高的公司;内地TCL、华为、娃哈哈、双汇、网易、步步高、夏新等是适应程度高的公司,而红酒业、银行业以及春都、乐华等是适应度不高的公司。

    中国营销界有一个不良风气,即总结模式。每冒出一个成功企业,就开始总结其成功的模式。而模式被总结出来之日,就是已经过时之日。有了模式,营销工作就变得简单化了,即不断复制模式,全然不管营销环境是否已经变化,以及模式成功的基础是否仍然存在。台湾灿坤集团CEO吴灿坤曾说:“应当承认,15年来灿坤在大陆市场做得很不成功,总共亏了2000多万美元。在拓展中国内地市场的过程中,灿坤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似乎不需要花这么大的代价,似乎不需要熬到吴先生这个年龄才能悟出来。可是,只要心里有了模式,就一定不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论在台湾的影响力,统一远甚于康师傅,但统一硬是把台湾最畅销的产品拿到中国内地卖,而康师傅却搞“万人大品尝”。个中缘由,就是统一在进中国内地前已经有了模式,而康师傅没有。卢先生的话确实够精辟,企业首次成功,可能需要模式;企业永续成功,恰恰应该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者说应该具备应变模式。

    2004年9月17日,德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喜忧参半的前景》的文章,提出“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强于外企”这一惊人结论。这个结论不仅让我惊喜并自豪,也让我深思:外企携巨大的资源优势,并且往往有“十年内不赚钱”的中国战略,中国本土企业凭什么竞争力强于外企?我胸中只有一个答案:中国的市场环境迥异于西方国家,中国本土企业有更强的市场适应性。这给我们很大启示:规模和资源远不如外企的中国本土企业,依赖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就取得了强于外企的竞争力,可见,适应能力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

    康师傅的成功过程已经是公众信息,本文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再次梳理一遍,就是想理清在每次环境发生质变的转折关头,康师傅是否把握了营销的主流方向,是否对环境有高度适应性。

    逼近持续成功

    对任何企业做这样的判断都要冒极大的风险,即使对GE也是如此,更何况康师傅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希望通过对持续成功企业的研究,发现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基因,而不是经验。我认为,在企业永续经营方面,康师傅确实是一个杰出的范例。

    第一,康师傅是适应市场变化程度极高的企业,几乎每次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康师傅都率先做出反应。康师傅在营销变革期的市场动作,几乎已经成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风向标。

    第二,康师傅成功地进行了品牌延伸,拓宽了业务层面,显示它在核心产业饱和时向其他产业延伸的能力极强,因为永续经营的企业绝不会随着产业的饱和而停止增长,更不会随着产业的消亡而消失。

    第三,康师傅已经进入系统营销阶段,它已经不再依靠单项因素竞争。不同数量级的竞争对手已经无法模仿它。中国企业的成功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创业企业的成功,通常擅长运作单一营销要素取得市场突破,甚至可以把单一营销要素发挥至极致;企业的持续成功,则依赖系统营销要素,没有明显的破绽。

    弱势企业脱颖而出,通常带有强烈的个性。弱势企业由于不具备全面竞争优势,因此,只有张扬个性,发挥优势。比如,丝宝之所以能够在强势竞争者宝洁的阴影下突围,就是因为把终端销售做到极致,发挥了个性优势。纳爱斯之所以能够在销售总量上超越宝洁,也是因为在低端产品和农村市场做到了极致。

 华谊兄弟 创业板 “康师傅”兄弟创业的成功启示录

    如果我们把脱颖而出的企业称为单项冠军,则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全能冠军。如同攻城战一样,攻城成功只需要突破一点即可,守城成功则需要万无一失。丝宝虽然把终端销售做到了极致,奇强曾经把农村市场做到了极致,但这只能保证它们脱颖而出,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够善终。为什么在重庆奥妮、山西奇强、武汉丝宝、浙江纳爱斯的轮番冲击之下,甚至在某个阶段还稍落下风的宝洁,毅然屹立不倒,而其他企业却只风光一时,就因为其他企业只是单项冠军,而宝洁是全能冠军。

    脱颖而出的竞争思维与永续经营的竞争思维完全不同。可惜,中国大多数本土企业陶醉于脱颖而出的成功喜悦之中,以为还是“靠这两把刷子”同样能够永续经营。

    第四,康师傅已经非常成熟,既不像一些刚出道的企业那样有股“谁也不服”的劲头,也没有一些小有成功的企业那样有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康师傅虽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领头羊,但它并不是一个特别张扬的企业。内敛,可能是成熟的一种表现。因此,中国企业在前一段时间陷入了一场是细节决成败或者是战略决定成败的争论时,康师傅在快销品营销界的持续成功,无疑说明了这一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6236.html

更多阅读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析A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

1.对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性分析 1.1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综合性介绍 1.1.1“华谊兄弟传媒”情况总括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英文:Huayi Bros. MediaGroup),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

学习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转摘请声明来自本博客--成龙只爱小婧http://blog.sina.com.cn/lchl119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一般释义出品人指影视剧的投资方或投资方的法人代表,对影视剧摄制及发行等事务具有最高的决定权,通常也是影视剧版权的所有者或所有者

华谊兄弟市值 华谊兄弟

      利好,套现,再出利好,再套现……  股价上涨582%。  这是从2012年的《一九四二》到2013年的《私人订制》,一个贺岁年区间中,华谊兄弟股价一路狂飙的最大涨幅。尽管自今年10月9日高送转以后股价开始跳水,但依然难掩华谊兄弟

英雄杀合纵连横 华谊兄弟的合纵连横术

     影视业巨头华谊兄弟在资本市场掀起的并购波澜,是合纵连横术的最新演绎;  快速扩张后回归主业的企图,则体现出夯实核心竞争力的坚定决心  纵连横是战国时期争霸扩张的一种策略。如今,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扩张也可以看做是对合

声明:《华谊兄弟 创业板 “康师傅”兄弟创业的成功启示录》为网友笑看红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