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亲民营销:服装奢侈品牌牵手大众(2)



  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这一年里奢侈品牌扎堆涌入了苹果手机的应用软件。香奈尔、Dolce&Gabbana、Fendi都相继推出了应用软件,消费者不仅可以在苹果手机上查阅品牌每家实体门店的详细地址、了解与品牌相关的时尚资讯,更可以欣赏最新一季的时装发布、甚至直接向设计师提问。香奈尔和Fendi都尝试性地在应用软件上发布了时装发布会后台准备过程的片段,以此来博得消费者的欢心。而另一些品牌的软件更多是以娱乐为主,例如Gucci的应用软件更像是一款让消费者自行编曲的小游戏,而珠宝品牌梵克雅宝(VanCleefandArpels)的软件上呈现的则是一段有关浪漫巴黎的视频。目前来看,奢侈品牌的这一招让消费者颇为受用,时尚奢侈品购物网Net-a-Porter的应用软件于2009年7月发布,不到半年时候就被来自65个国家的苹果手机用户下载超过100万次。更重要的是,一款简单的应用软件开发成本仅为10000美元,而功能较为复杂的不过25000美元,对奢侈品牌而言绝对是花小钱干大事的划算生意,也顺应了经济危机下控制成本的需要。

  还有一些品牌则走得更远。阿玛尼搭建了一个手机电子商务平台,巴宝莉更是推出了专门的社区网络“风衣的艺术(ArtoftheTrench)”,不仅邀请当下热门的街拍大师拍摄世界各地穿着自家明星产品风衣的时尚人士,而且消费者还能在网站上“晒”一下自己的风衣搭配,并对他人的照片发表留言、品头论足一番。巴宝莉希望借由社区网络来维系品牌与已有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同时吸引年轻时尚的潜在消费者。

  中国:从招揽到讨好

  另一个让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奢侈品牌不吝砸下巨资的自然还是中国。随着2008年中国以86亿美元的消费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已经完成了从奢侈品亚洲市场支点向全球支点的进阶。而到了2009年,美欧等成熟市场的奢侈品消费依然困于负增长,中国市场却继续高奏凯歌,预计仍将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上地位的提升,促使奢侈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急速转变。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越来越多的欧美奢侈品牌期待在中国市场上淘金,在先期到来者仍在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与培养时,市场竞争加剧却已是不争的事实。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内地市场目前的奢侈品销售点中,有53%都是在2005-2008这三年完成布局的(图2),而2009年的步伐更是有所加快。如今,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人均拥有的奢侈品销售点数量已经与纽约和芝加哥的水平相当,而如果单以钟表的销售点来衡量,国内两大城市的人均销售点保有量甚至略高于发达国家。并且,奢侈品牌的战火已经越来越呈现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势头。奢侈品牌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体现在,中国消费者缺少其他市场消费者所共有的品牌忠诚度。因此,奢侈品牌需要更频繁、更贴合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来不断提醒消费者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危机下亲民营销:服装奢侈品牌牵手大众(2)

 两厢作用之下,奢侈品牌一边加紧完善在中国的网点布局,一边调整营销策略。范思哲于2009年10月撤离日本市场,计划投资5600万美元重新布局亚洲市场,把重心转移至中国。2009年12月底,LV在中国市场的第24家门店在长沙开张,与在19个城市拥有28家门店的Gucci一样,全部为集团直接掌控的直营店。LVMH集团的财报显示,2000-2009上半年,最明显的两个趋势就是日本市场的逐渐陨落以及由中国领衔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2009年上半年,只有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店铺数量与对集团收入贡献的双重增长,其中,绝大部分的贡献显然来自中国(图3、4)。如果从服饰皮具类商品的收入区域分布来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图5)。

  与扎堆涌入中国的情况一样,早在金融危机之前,奢侈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的重视程度已然进入上升通道,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让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尤其是对许多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来说,其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如何让中国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埋单,而是如何使中国消费者感觉到自己备受重视,甚至具有优先权,从而持久地为品牌支付高溢价。

  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奢侈品牌大多把品牌在国际上的既有形象和营销策略直接移植到中国,用一个有关“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来介绍自己,以高昂的价签和坐落于五星级酒店内的门店帮助中国消费者树立起“奢侈品=金钱+地位”的标杆。在未实现收支平衡之前,这些门店更多地充当着传递品牌形象的“橱窗”作用。

  如今,奢侈品牌已经越来越花心思“量体裁衣”,不仅深度挖掘各个区域市场甚至城市间流行趋势、消费习惯间的差异,也开始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从最初的敞开大门、自等客来到施展浑身解数收买人心。不管是不断现身的亚洲最大旗舰店和中国限量版手袋,还是与全球同步发行的最新一季产品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像保时捷一样,把其60年来首款四门跑车全球发布会放在中国的品牌更是不胜枚举,2009年底香奈尔就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名为“巴黎-上海”的时装发布会。与此同时,奢侈品牌不仅在纸媒上大肆推广,还把广告高调地做上了电视甚至互联网,2008年,LV诞生150年来的首个电视广告在内地多家电视台投放。而在奢侈品牌最为拿手的事件营销上,爱马仕的“丝绸之路”展览、Fendi在长城上举行的时装发布会,以及卡地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的“珍宝艺术展”,都选择了把品牌形象通过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给中国消费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7245.html

更多阅读

《城镇品牌营销》连载八:城市品牌实战点击(2)

     南海经济开发区 一座新城崛起的翅膀  一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合作  时间:2004年夏,一个炎热未散的黄昏。  地点:桂城一家咖啡馆。  人物:南海狮山领导人叶镇长,壹串通董事长李锦魁。  记得,当时壹串通正为南海一家

从2012春晚看营销(2):情感营销,给你的菜里加一点盐

系列专题:春晚营销观察从2012春晚看营销(2):情感营销,给你的菜里加一点盐在营销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适度运用情感营销的策略,有时候能够起到春风化雨般的作用,今年春晚最大亮点是有了主题“回家过年”。该主题巧妙地运用了情感营销的力量,

澳洲宝泽:危机中凸显并购有道(2)

 蓄谋日久:2009重拳出击全面收购MacarthurCook Ltd  在王人庆的金融梦想世界中,还有一块版图是房地产基金。他告诉《国际融资》记者,从1995年开始,他就一直梦想着能够涉足房地产基金行业,但他知道进入房地产基金业,不是想做就能够很快

国进民退真伪:国企是做大还是垄断(2)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不得不面对记者的提问,正面回答“国进民退”质疑:中国不存在“国进民退”。   参加“两会”的地方官员也不例外,大多都被问及“国进民退”这一话题。山西省省长王君表

危机下亲民营销:服装奢侈品牌牵手大众(1)

 在2009年成本控制蔚然成风的奢侈品行业,有三件事是奢侈品牌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同时依然舍得投下重注的,一是高调的营销活动以维持品牌高端形象,二是打造品牌网络社区,强调与消费者的互动与分享,三是在中国市场上的进一步扩张,并在产

声明:《危机下亲民营销:服装奢侈品牌牵手大众(2)》为网友了无情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