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牵动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牵动着现代文明的车轮。中国汽车怎样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重要课题,需要不断探讨。
解决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正视影响发展的五大矛盾。这是直接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消费需求、产量与节能减排、城市汽车容量的矛盾
中国汽车消费需求一直在增长。但大中城市的道路容量也越来越小。交通堵塞已成常态。道路通行效率低下,排放增加。居民行车难、停车难矛盾日益突出。沈阳的私车已经因为停到了马路上而频频遭遇罚单,小区内又没有停车位。行车没有路,停车没有位,有车不能用,购车的幸福指数被种种烦恼所冲淡,影响了汽车消费动力的释放。
这一矛盾还隐藏着汽车拉动消费与节能减排、汽车过度增长的矛盾。
如何在保持汽车经济对全口径经济的牵动作用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有序增长的目标,国家已有对策。如何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落实,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扩大城市流通空间,需要统筹兼顾。目前不少城市扩建新城新区,这又催生了过度占用土地资源的新的矛盾。
二、汽车增长超前与交通安全管理滞后的矛盾
目前汽车产品在城乡道路上的投放量以每年一千多万辆的速度递增,汽车保有量每年增长13%。大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趋于饱和,呈超前增长的态势。城区道路历史欠账多,先天不足的城区道路扩建速度慢,车与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交通疏导、管理、执法水平提升的速度远远适应不了汽车高速增长带来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于是通行效率低下,安全事故增多。近年来,城区内超速行驶、醉酒驾车、无证驾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增多,而且官员不能秉公提供实情,肆意说谎,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导火索,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
中小城市的交通事故呈增长趋势。交通事故引发死亡的案件增多。新手上路、培训不严、驾驶不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肆意非法上路、任意穿行现象非常普遍,得不到有效管理和纠正,使汽车密度明显变化的道路交通隐患大大增加。
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10万,每年道路伤害50万起,每5分钟有一人死亡。中国道路交通伤害10万人口死亡率从1951年的0.15增长到2010年的8.01,增幅接近50%。
中国卫生部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指出:2000年以前,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中国公安部的报告则称:2000年后,中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万人左右,受伤人数约50万。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数约占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死亡总数的8%。
美国人均汽车拥有量全球最多,有2.07亿辆汽车每天在各种道路上行驶,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4万。而中国5000多万辆汽车,死亡人数达到10万之多。照此比例,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美国的44倍。
道路通行不畅、违法案件增多、执法能力不强、管理水平太差,是造成交通事故-爱华网-频发的综合原因。
三、新能源车开发生产动力与技术、市场阻力的矛盾
我国新能源车发展动力充沛。国家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都有。但技术和市场阻力突出。
仅电动车的发展瓶颈就有电动车电池车速低、续航里程短、价格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电池使用寿命短而更换成本高、电池适应性差、充电便利性不够、电量消耗显示、电力供应不足、运行经济性差、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等等。
市场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度太差。比亚迪面对普通市民的电动车销量每年寥寥无几。国家已经出台了电动车补贴政策和新能源车技术标准,预热市场效果会很突出。但新能源车形成商业运作规模,尚需时日。
四、生产厂家过多与品牌精品过少品质不高的矛盾
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分散,研发力量不集中,各拿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品牌价值不高,精品少,质量低。
有调查显示,总体上看,自主品牌汽车的故aihuau.com障率最高,在60%以上;其次是欧系车的故障率,接近50%;韩系和美系车的故障率都接近40%,日系车故障率最低。
尽管自主品牌企业近年在明显进步,但外国产品品质提升更快。
五、外国品牌攻城掠地飞速发展与自主品牌市场空间狭小、发展缓慢的矛盾
目前,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蚕食日益加剧,而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既没有技术,又失去了市场,自主品牌有市场技术尽失、鸡飞蛋打之虞,危机重重。等到若干年后中国汽车真的做大做强了,市场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也就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希望中国汽车抓住问题,重点突破,短期之内有明显的跃进。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