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小平坐在家中书房那张泛着红光的黄花黎木大书桌前,一边品尝着上等的普洱茶,一边浏览着笔记本电脑里的时装网站,女儿妞妞坐在大客厅的柚木地板上与长毛狗嬉戏,太太小凡在欧式风格的厨房里指导阿姨做饭……对于这家人,十几年前在城中村一个菜市场里租摊改衣服的生活早已成为了过去式。
认识小平与小凡也有六七年了,那时他们已经搬离了城中村,在我住的小区开了一家临街的裁缝店。
小平的裁缝店能在小区安下家来,是因为他的做工很受街坊们的认可,每当见到有爱美的少妇拿来衣料让小平给做一身合体的时装,看着小平与女人们在一起翻看时装杂志商讨款式的样子,觉得裁缝店挺有点时尚的感觉。
慢慢地我和小平、小凡也熟了,得知来自天府之国的小平自幼师从当地一位老裁缝,学得一门好手艺,最擅长精做旗袍,只是旗袍在十年前这个时髦的南国都市并不流行,小两口就从改衣做衣开始,慢慢经营起自己的小生意。
因为那时小凡的哥哥在一家粤菜酒楼当楼面主管,小平接到了第一张制服订单,他给老板提议在女服务员的制服上融入精做旗袍的镶嵌,使得那款中式印花小袄有了一份别致的设计感,当那家粤菜酒楼在城中开到第四家分店的时候,小平设计的制服已经为酒楼赢得了鲜明的视觉识别效应。
这应该是小平、小凡的第一桶金吧,从此,裁缝店的制服生意一发不可收拾,店里又添加多了三台电动缝纫机,一卷卷的布料已经快要堆到小店的门口了,除了晚上,六台电动缝纫机一直哗哗地滚动着,小平再也没有时间给街坊们做时装了,他和小凡都忙着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赶单与收款的工作上。
直到两年后的一天,看到小店在搬家,我问小平将要搬到哪里去,小平说,小凡怀孩子了,他们打算歇一歇,两口子利用这段时间一起去读一门服装设计的短训课程。
“制服的单价越来越低,已经很少利润了。我们想做自己的服装品牌,但是先要懂得设计衣服呀,做品牌就不能只是抄款啦。”小凡的话很平实,这个只读到小学毕业的女孩做得一手好针线活。
小平、小凡就这样结束了裁缝店的生意,开着他们的皮卡离开了小区。
现在,他们的品牌不但在城西做出了名气,更在全国拥有十五家直营店,我看过他们的时装,做工精致与细节处理几乎成了卖点,他们告诉我,那些略带点韩风的时装很受都市年轻白领的青睐。
他们依然兢兢业业地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只是,他们已经不再自己亲自设计款式了,公司的设计师均毕业于城中两所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小凡是自己品牌的设计总监,小平则每天都穿梭于工厂与卖场之间,代步的是一辆新款“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