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编自中国黄金报12月2日第1157期) 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消费者群体庞大,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已进入消费旺盛期,其消费需求每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2003年、2004年金银珠宝首饰零售额分别增长11.7%和27.5%.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铂金消费国,年销售铂金量达140万盎司~150万盎司;2004年铂金消费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黄金的产销量位列世界第四,年黄金首饰需求达到200吨左右. 2005年上半年珠宝销售继续增长,千家重点流通企业金银珠宝首饰零售额增长13.9%;钻石进口9亿美元,增长17.5%,其他宝石进口4722.8万美元,增长18%.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黄金珠宝首饰消费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我国是亚洲最大的钻石市场之一,年消费钻石达11亿美元;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可以说,我国珠宝消费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 营销市场现状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翡翠加工及消费国,珍珠产量更是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以上,铂金、黄金、钻石等首饰年消费量也居世界前列. 我国已经培育形成了一批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在钻石、人造宝石切磨加工和首饰镶嵌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基地.一大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中国名牌”. 我国珠宝首饰业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我国珠宝产业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品牌,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继2004年9个黄金首饰品牌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为“中国名牌产品”之后,今年又有11家珠宝企业的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我国包括钻石镶嵌在内的饰品加工业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和能力.据统计,香港几乎100%的镶嵌首饰是在内地加工的,内地有200多个加工厂常年为国外加工首饰,年产值30多亿美元.另外,我国内地还有300多个工厂具备加工外单的能力.可以说,在珠宝镶嵌加工方面,我国有成为世界珠宝加工中心的能力和基础. 我国不仅是世界钻石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钻石加工中心之一.我国的钻石加工工艺水平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地认可和好评.以精细著称,以加工中小规格钻石为主的“中国工”,在商家和消费者心目中就是“好工”和“优工”的代名词.因此,我国加工的钻石在世界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我国目前年加工钻石量达300万克拉,从业人员18000人. 我国的石雕、玉雕独具特色,有着浓郁的文化传统.翡翠产自缅甸,但市场却在我国.从数量看,80%的原料在我国内地加工销售;从质量上看,自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正逐渐成为主要的高档翡翠市场之一. 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珠宝玉石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很大发展,利用地域优势、传统文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形成了深圳、番禺、东莞、梧州、昌乐、镇平、诸暨等一批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武汉市也在建设中国珠宝首饰博览基地. 珠宝首饰出口持续增长.2003年我国珠宝首饰出口32.95亿美元,2004年出口达44.5亿美元,2005年1月~6月份,珠宝首饰出口贸易额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其中贵金属或包贵金属首饰出口8.86亿美元,仿首饰出口2.57亿美元,珍珠出口0.81亿美元.出口对象仍然主要是我国香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珠宝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珠宝首饰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之间、企业之间缺少差异性. 珠宝首饰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设计和挖掘出我们本民族的东西,生产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品、艺术品、高档珠宝消费品. 市场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高标价大打折、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珠宝首饰行业整体形象,行业自律任重道远. 有些产业大而不强.中国珍珠年产量达15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但是产值仅占世界总产值的10%.要使我国从珍珠大国变为珍珠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缺乏可以和国际大型珠宝厂商相抗衡的“国际品牌”.加入WTO以后,我国珠宝市场面临国际珠宝商的竞争和挑战,扶植具有国际声誉的“大品牌”尤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