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立义:珠宝不是‘第三消费热点‘


 缪立义:珠宝不是‘第三消费热点‘

我在5月份的第五届上海国际珠宝展的研讨会,提出了“珠宝不是第三消费热点”的个人观点,引起业内的不少反响。其实这个观点我在3月份香港国际珠宝展的专家研讨会上就想说一说,可惜香港方面给我演讲的时间太短,我来不及讲,所以放在上海专门提出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阐明“珠宝不是第三消费热点”这个观点?因为这是一个带有经济投资导向性的理论,如果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和投资者,真的相信了“珠宝是继房产、汽车后的第三消费热点”,那么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激情昂扬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甚至投入巨资建设亚洲第一或中国第一的珠宝shopping mall,那么一旦消费不能跟上,投入和产出失衡,入不敷出,当你开始怀疑这个“第三消费热点”时,可能为时已晚。 我们一直在说“决策的错误是最大的错误”,尤其不希望因为偏颇的理论影响我们的决策,就比如在战争中,不希望因虚假的情报导致兵力调动的错误那样,我们希望对复杂的形势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公正的评估,以利于作出一个在经济运作中可以少一些亏损多一些盈利的决策,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出“珠宝不是第三消费热点”的初衷。 好在我提出这个观点后不久,全国晚报发行量最大的《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报道,题为《美容经济成为第五大消费热点》,印证了我在上海演讲时,对“第五消费热点”的判断,报道提供数据令人耳目一新:2003年全国化妆品市场销售1200亿元;2004年销售1400亿元;2005年超出1500亿元已成定局;去年全国化妆品行业产值高达3050亿元,生产许可企业多达3300家,香皂产量世界第一为60万吨,牙膏产量世界第一为25亿支,沐浴盥洗原液世界第二为300万吨;全国美容服务业2004年服务收入高达1762亿元,创造GDP为847亿元,直接就业人员800万,带动相关服务人员140万,星罗棋布的美容院高达170万家……这一系列数据对珠宝行业来说只能望其项背,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所谓的“第三消费热点”颇有点夜郎自大之嫌,因为人家做的这么大还仅仅是“第五消费热点”! 《新民晚报》排列的五大消费热点,与我在上海演讲时排列的顺序有一点点不一样,《新民晚报》排列顺序是:房产、汽车、旅游、电子通讯、美容;而我在演讲中的排列是:房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美容。问题还出在“第三消费热点”,是旅游?还是电子通讯?结果发现新民晚报是正确的,因为在旅游消费中,我忽略了对旅游项目中餐饮的数据统计,由于旅游产业发展,极大带动了餐饮消费,2004年全国餐饮零售总额高达74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其中旅游餐饮约占61%,而电子通讯(包括软件年销售3000亿元)去年的销售为6000亿元,从国家统计数据的排列来看,电子通讯应当排在旅游后面为第四消费热点。“旅游”消费涵盖吃、住、行,多年来持续升温,作为第三消费热点可说名符其实,毋庸置疑。 年销售只有1000亿元金银珠宝,与上述的几位产业的“老大哥”相比,无论如何也排不上“第三消费热点”的名次。那么为什么我们行业内有不少专家会认为是“第三消费热点”呢?后来我了解下来,发现这个观点一开始提出时并没有错,“第三消费热点”最早的时候是北京《财富珠宝》的刘元生老师提出的,那时我国刚刚恢复黄金珠宝内贸市场,由于计划经济和多年来政治上“左”的运动(包括“文革”)的原因,中国国内消费者对黄金珠宝的消费需求,一直以来受到的是极不公正的巨大压抑,应当说压力越大,爆发力越大,因此,一旦市场开放的大门打开,中国人对黄金珠宝需求消费如火山喷发,全国各地的金店银楼销售大幅上升,店堂内消费者摩肩接踵,营业员应接不暇……连续多年,我国的黄金珠宝销售的增幅名列市场的前茅,所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黄金珠宝确实是一个消费热点,而且名列前几位,其销售增幅要高于其它的产品,热钱的流入也多于其它的行业。 但是,这几年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而黄金珠宝销售金额的增幅,却仍在10%左右徘徊,扣除黄金、钻石、铂金等主流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珠宝实际销售增幅应当说还不到10%。市场流通情况表现的是,消费的热点在转移,其它行业如房产、汽车、旅游、电子通信、美容等等的销售大踏步上升,每年销售增幅都在20%以上,销售额少则几千亿元,多则上万亿元,以目前的珠宝销售情况根本没法同它们比。所以,我们的观点应当随形势的变化而更新,如果继续抱着旧皇历,以一成不变的观点进行营销策划,那么肯定会被经济运行的规律无情淘汰。毛泽东同志说过,情况在不断的变化,要使我们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不断地学习。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学习,来认识市场的变化;要学习那些后来居上的新兴行业的先进经验,整合珠宝行业的优势,提高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要更新自己的思想,及时发现市场热点,促进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千万不要自诩“第三消费热点”而沾沾自喜,固守传统的销售模式。 其实消费热点会经常转换,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这其中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因,也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流向的变化。比如,最近随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房地产的消费热点在降温;又比如,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的消费热点在不断升温;从我们业内的情况来看,消费热点也在不断转换,前几年有黄金饰品的消费热,后来又有钻石、铂金热,有东部发达地区的足金饰品热转变为18K金饰热,近年来,又有年轻一族的时尚饰品热。所以,消费热点的转换是正常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消费的动态变化是否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及时的察觉,因为这关系到营销战略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记得2003年7月,有一位国家级协会的副秘书长,向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进言,其中谈到“珠宝是继房产、汽车后的第三消费热点”。这个观点代表国家级协会发布,对上海来说是个新的动向,关系到城市经济政策的调整,因此,市政府十分重视,上海市经委的专家专门找我探讨此观点,我也为此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从吃、穿、住、用、行五大消费行业的热点流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珠宝在吃、穿、住、用、行五大消费领域中,所占的流通比例并不大,属于一种边缘性的跟随性的消费经济,而且随着消费动态的进一步扩大,一部分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成了不可随意支配的防风险资金,这样投入吃穿住用行的消费性资金在珠宝方面就更少了,所以我和市经委的几位专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目前阶段,珠宝不可能成为“第三消费热点”。现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制定的“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中,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是金融、电子软件、汽车、航运、钢铁、石化、旅游、外贸等行业。而珠宝依然以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以稳健的态势在缓步前进。 否定珠宝是“第三消费热点”的观点,并不是给这个行业泼冷水,作为我本人来说,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协会的秘书长,我也希望全国人民男女老幼都来买珠宝,希望这个行业能天天为消费热点的前三位,但是,当良好的愿望同实际情况有所距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立足“求实”二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考虑问题最起码的基点,也是制定行业发展战略最起码的基点。我们认为,珠宝,有其不同于别的行业特定的发展规律,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这个行业不会太冷(即便其它行业变冷了,珠宝行业也不会太冷);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又决定了价格的攀升性和消费层次的稳定性,因此不可能象吃穿住用行五大行业那样变化很热很烫手(除了特殊原因如上述的政治原因外)。因此,必须看到“珠宝是第三消费热点”的情况已是“明日黄花”,市场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现在,为了珠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的头脑,研究如何转变经营模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做的工作很多,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叫做:“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抛开。”咀嚼这句话的意韵,你就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1041.html

更多阅读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 wave的第三人称单数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简介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与之对应的谓语也要采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那么动词怎么变成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呢?现在就讲一讲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普遍规则动词第

卖迪,我爱你不是两三天_learn 梁静茹爱你不是两三天

有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吵架了,男孩再也不对女孩说:"我爱你"。当然女孩也不再说:"我也是"。他们谈到了分手的事,背对背睡下了。半夜,天上打雷了。第一声雷响时,他醒了,下意识地猛地用双手去捂她的耳朵,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又拥著她。雷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专项练习

不规则变化:do----doeshave----has在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即常在动词原形后加-s或-es。但有些同学们对于哪些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还不十分清楚,现归纳总结如下:一、人称代词he,she,it是第三

声明:《缪立义:珠宝不是‘第三消费热点‘》为网友温暖了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